春节,属于冬困时光,在以农立国的中国,只有这时有时同举行较大型的民众乐舞狂欢聚会。因此,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全国各地有数不清的乐舞活动。春节期同的民间音乐活动很多,其中尤以锣鼓乐较为常见。这是因为鼓渊源于上古,是原始人用以驱邪、集会号令、歌舞的工具,所以至于后世也仍流传着以鼓为主的驱疫、乐舞活动。
最初出现的鼓是土鼓。在神农氏时代就用土质鼓,用草槌敲打。这种土陶鼓考古中也有出士。后来有屁股,在山西襄汾陶寺尧舜时代的史前文化遗址中就已发现,用树木挖成鼓腔,鼓饰彩绘,鼓面蒙鳄鱼皮。正符合《山海经》《吕氏春秋》等书中均有的以鼍龙(猪婆龙,即鳄鱼)皮制鼓的记载。以击鼓驱疫之风,流传久远,每到春节,到处都是咚咚的鼓声。比如四川的迎春锣鼓、西安鼓乐、江苏十番鼓、浙东锣鼓、广东潮州大锣鼓等,都是数有代表性的乐,都常在春节演奏。
迎春锣鼓鼓也不仅是演奏而已,兴之所至,还可以边敲边舞,舞出一片热烈壮观的场景。鼓舞光在汉族就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是全国五大舞种之一。这无疑是上古击鼓驱邪的流风。像北京的太平鼓,山西的威风锣鼓,陕西的腰鼓,开封的盘鼓,还有种种花鼓、拉鼓、堂鼓、长鼓、渔鼓……鼓形或庞大,或纤小,或细长,或圆,或扁,形形色色,加以彩绘,美观可爱;声音或洪亮,或清脆,或浑厚,舞蹈更是变幻万千,生气勃勃。这鼓声,是整个民族奋进的脚步声;这舞姿,是整个民族在欢舞此外,锣、钹等乐器也常与鼓相配合,在舞龙、舞狮时或其他民间舞蹈时使用,尤其是舞龙、舞狮子,是绝少不了的。
这里顺便提一下清代的鼓舞记載。如《燕京岁时记》載:“太平鼓者,系铁圈之上蒙以驴皮,形如团扇,柄下缀以铁环,儿童三五成群,以藤杖击之,鼓声冬冬然,环声铮铮然,上下相应,即所谓迎年之鼓也。”这就是今天北方常见的太平鼓舞。《北京文物月刊》中有一幅画,绘几个小童手持彩绘小鼓,乐陶陶地敲打,还配有一首诗“村童送腊乐丰亨,不识不知赤子情。岂为催化频击鼓,团圞尽是太平声。”正符合此记载。
陕西腰鼓凤阳花鼓,原发源于安徽凤阳,是由男女演员边敲边舞的一种舞蹈形式。从明代的“凤阳歌”开始发源,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流传于两广(从广州、佛山直至南宁百色等广大地区)的民间“八音”乐,也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八音,因古代乐器分为八大类(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而得名,又称锣鼓柜、锣鼓亭。因为它把锣、鼓、铜铃之类乐器放在一个长柜子里,柜子用上等木料制造,其上雕绘各种龙凤、花鸟图案,并用彩绸、花串、球穗等装饰,柜顶上或装饰重檐豆角的亭阁顶,或是平顶,并用黄绸布垂挂。演奏时有人肩扛前行,唢吶、管弦乐器的乐手更跟在一旁,边演奏边行进,气氛热烈。八音既可独立演奏,又可在出台阁(飘色)时伴奏用,舞龙狮时等也用。在春节期间,又有一种全国性的大型游艺活动“台阁”,广东或称飘色,广西宾阳称为游彩架。它起源于宋代,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当时的杭州,已有用铁枝擎举起扮作仙佛的演员巡游的记载。如今,合阁多处地区都有,成为最吸引人的民间艺术之一。
凤阳花鼓台阁,是把特技、音乐、舞蹈综合成一体的艺术。它使用钢铁巧妙地相连,选俊俏的小孩子装饰为戏剧人物,擎举于半空中,表面看似惊险绝伦,其实稳如泰山。小孩子们身着五彩戏衣,演出神话传说、古典小说、戏剧中的种种情节。近年又出现了“虎门销烟”等现代爱国题材,这是对民众宣传、寓教于乐的绝好方式。每通海时。往往还要配上龙舞、狮子舞、民间音乐演奏,沿途吸引成干上万的观众,争先恐后,先睹为快。
此外还有河南、安徽等地的“肘歌”,场面也很惊险,把小演员放在大人肩上表演,有铁架子撑持。陕西关中流传的“高台”,形式与台阁相似:“背亭”,与肘歌相似,也经常演出于民间。至于全国各地广泛流传的花会及走会、社火等民艺形式,都多于春节时表演,是汇集了民间音乐。
肘歌演奏、舞蹈、台阁等乐舞技巧的大型群众文艺汇演。这些形式名虽有异,内容却基本相同,都是在广场上、街道中进行演出。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打霸王鞭、腰鼓、舞刀剑、舞中幡、大锣大鼓等,一片红火热烈,波澜壮阔,成为民间群众性的狂欢时刻,预示着中华民族年年岁岁红红火火,生机蓬勃,喜气连绵。
花会花会、走会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的鼓乐车,即一种在行进的车上边击鼓奏乐、边舞蹈的形式;南北朝时有佛像出巡,配以狮舞、吞刀吐火、走索爬杆等节目。清代又有《北京走会图》其节目大与今天走会基本相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