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匈奴的蔡文姬被曹操以重金赎回,临行前,她的两个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母亲,你当真这么无情,要弃我们而去?”蔡文姬闻言已是泪流满面,但她还是狠心地推开孩子,转身决绝地上了马车...
书香门第,名女方嫁心已碎
光和元年(公元年)的一天,天色微亮,被发配到北疆五原地区充军的蔡家老小正在苦苦地赶路。衣冠不整的蔡邕骑着一匹老马在前边领路,满载杂物和家眷的马车跟在后边。从车里传出婴儿的啼叫声,划破了静寂的黎明。
蔡邕是东汉末年闻名天下的儒生,他的脸上灰尘很多,倦容满面,但双目炯炯有神。
他学识广博,才艺俱佳,因写《熹平石经》而名震全国。只因他几个月前上书汉灵帝,触怒了当朝权贵,被关进大牢,出狱后从家乡陈留发配到五原安阳县。
一路上,不满一岁的婴儿蔡文姬不停地哭着。开始时是低声哭,后来,哭声越来越大,搅得一家人十分心烦。
蔡夫人赵五娘怀抱文姬喂奶,盼望她能停止哭泣。可是,文姬好像中了邪一样,更加用力地哭。
“相公,歇歇吧。姬儿可能受了惊吓。”赵五娘说。
蔡邕停下车马,打开帘子,接过裹得严实的文姬,仔细端详着。
文姬眉头紧锁,仍然哭泣。可怜啊,这么小就随家人一起遭受跋涉之苦。蔡邕感到对不起女儿,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衣襟。
文姬停止哭泣,用小手紧紧抓着蔡邕的衣领。“唉,这孩子倒有些灵气,可惜一生下来就命薄福浅啊!”蔡邕叹道,摸了摸文姬的额头,把她交给夫人,骑上马朝五原方向走去。
光和二年,汉灵帝大赦天下。蔡邕从安阳赶回陈留,半路上得罪了五原太守王智。王智密报蔡邕“私谤朝廷”。当晚,蔡邕携家人逃到外地,隐姓埋名长达12年,逃亡的足迹遍及天下,远达杭州等地。
在亡命天涯的12年中,蔡文姬懂事了。蔡邕膝下无子,再加上长期赋闲,便把主要精力放在养育乖巧的文姬身上,以享受天伦之乐。
文姬自幼识文断字,背诵诗书。蔡邕开始向不到十岁的文姬传授经书。在父亲的精心教育下,文姬对《诗三百》、诸子百家、《史记)中的诗章都能背诵,记忆深刻。她爱发问,经常在父亲谈古论今时发问,问得父亲答不上来。
满腹经纶的蔡邕不仅文采风扬,而且擅长书法,精通音律。受过长期的调教,文姬成为琴、棋、书、画俱佳的才女,在音乐上的造诣最深。
一次,蔡邕坐在家里弹琴。他演奏的是逃亡生涯中写的曲子,真情流露。琴声忽似泉水鸣咽,忽似银瓶乍裂,急促迫人,像要把满肚子的怨气发泄出来。
正在这时,“嘎”地一声琴弦断了。文姬说:“爹爹,断了第一根弦。”蔡邕笑道:“你碰巧猜中了。”
他换上新琴弦,弹奏《幽居》。弹到一半时,故意将一根琴弦绷断。文姬说:“第四根弦断了。”蔡邕点点头,牵着女儿在院子里散步,看那繁星满天,每一颗星都闪烁着。与女儿朝夕相处的天伦之乐冲淡了蔡邕的郁闷之情。
公元年,董卓听说了蔡邕的大名,把蔡邕一家人强行请到洛阳。由于受到胁迫,蔡邕只好担任尚书,后升为左中郎将。蔡邕告别了逃亡生活,在陈留翻建新屋。文姬由流亡之女变成佩玉簪翠的富家小姐,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她爱呆在父亲的书房中读书,练字。看书困了,就看一看窗外的桃树和柳树。她磨墨挥笔,在一方素绢上赋诗。12年的逃亡生活虽苦,但使她的眼界大开,生出了大度的气质。这些随意之作,其诗文似有大丈夫之气,没有儿女之娇态。
第二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蔡邕被迫前去。夫人赵五娘卧病在床,无法追随。14岁的文姬留在陈留服侍母亲。
“爹爹,你放心吧,我会服侍母亲的。”文姬帮助父亲收拾行李,送父亲远去,没有料到父女就此永别。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公元年3月春季,姹紫嫣红,亭享玉立的少女文姬嫁到河东,与卫仲道结为秦晋之好。良辰吉日,文姬享受着恩爱的夫妻生活。
夏季,董卓被司徒王允设计诛杀。蔡邕念董卓知遇之恩,不禁哀叹,此事被王允得知。王允大怒,把蔡邕交给廷尉治罪。蔡邕惨死狱中。
恶耗传来,文姬昏倒在地,醒来后失声痛哭,哭声令闻者无不垂泪。
文姬还没有在丧父的沉痛中恢复过来,夫君卫仲道病逝了。穿着孝服的文姬把丈夫埋葬后,带着丫环琴儿回到陈留老家。
逢乱世,胡笳声如泣如诉
董卓篡权以来,纷争四起,群雄逐鹿中原,战乱不断。匈奴乘虚而入,在中原烧杀掠夺。黄河流域土地荒芜,无数城郭变成废墟,百姓纷纷逃难。
在逃难的路上,文姬和琴儿背着琴具,挎着两个包裹。一路风餐露宿,受尽苦难。路上饿殍遍野,回想起家破人亡,亲戚逃散,文姬十分凄苦。百姓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文姬成为无家可归的女子。
正在嗟叹命运不济之时,人群大乱。胡兵杀来了。突然,成队的难民四散而逃。一队胡兵挥起马鞭乱抽,把难民赶到一起,逼难民向北国迁徙。
文姬和琴儿躲在一大群难民之间。不久,一位胡兵看上了文姬怀抱的焦尾琴,便去夺琴。文姬不肯松手,争抢之中,胡兵一脚将她踹倒,一怒之下把焦尾琴扔下山去。
文姬不顾胡兵的马鞭威胁,拼命挣扎,昏死过去。
“滚,左贤王来了。”胡兵们一边抽打,一边把难民赶到路边,让开一条路。一脸杀气的左贤王骑着骏马出现了。左贤王奉南匈奴单于之命追击汉军,乘机掳掠了大批奴隶和财物。文姬躺在路中央,左贤王拔出弯刀,刚要砍杀。
文姬醒了,满脸是泪,她那绝色姿容,宛如带雨的梨花。左贤王下令:“找两匹好马来,扶她们上马。”
就这样,文姬成了左贤王的妃子,过上了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前往匈奴的道路漫长,胡兵稍不如意,便拼命鞭打难民。夜里,文姬听见挨打的难民悲惨的哀号,禁不住垂泪。
来到草原,左贤王下令安营扎寨,一顶顶毡帐缀满了草坡。“就住这个鬼地方吗?”文姬感到沮丧。
塞外的气候多变。一会儿,狂风大作,风沙弥漫,顿时天昏地暗。天气奇寒,严冬漫长。文姬穿着毡裘,闻着牛羊的腥臊。
胡人的饮食与汉人大不相同。面对一桌带红血丝的牛羊肉,血腥的酥酪,文姬感到恶心。左贤王宠爱她,见她瘦了。每顿饭都命厨子给她多做一些,希望她像胡女一样肥胖。在左贤王的注视下,文姬勉强吞咽。
一天夜里,文姬生下王子。胡人敲打锣鼓喧闹到天明。文姬躲在帐内垂泪。她是书香门第的汉家女,生逢乱世,亡家失身,竟替胡人生子,生不如死啊!
白嫩的婴儿在文姬怀里嗷嗷待哺,她擦干眼泪,给儿子喂奶。为了孩子,苟且偷生吧,一定要重返家乡,埋在家乡。
秋季,秋雁排成一字形在上空哀鸣,它们要到南方过冬。鸟儿恋土,人更恋家。每到秋季,文姬都更加思念家乡。躲在毡帐里,她恨不得变成鸟飞回家乡。
她辗转难眠,披上她最喜爱的白色斗篷,悄悄地出了毡帐。
夜里寒意浓浓,秋月俯照大地。文姬来到山坡上,遥望南方。狂风四起,呼啸人耳,把文姬的斗篷吹得飞动。她兜紧斗篷的飘带刚要离开,忽然停止了脚步。
从山坡下的毡帐里传出凄楚的胡笳声,单调、笨拙,战马产生了共鸣,纷纷在夜里长嘶。
胡笳声如泣如诉,把她带入对往事的回忆中。
小时候随父母逃亡天下的日子历历在目。那时,马车就是家,她和母亲在车里睡觉。一觉醒来,常听到父亲背诵屈原的《离骚》,念到忘情处忍不住叹息。
父亲惨死,文姬不禁垂泪。蔡邕本想编撰一部《续汉书》,留给后人,未料到惨死狱中。狂风在呼啸,又把文姬的回忆吹得踪影全无。
想起迁徙的日子。胡兵马前挂人头,马后载妇女,那情景太惨了!定居草原后,南匈奴各部落之间互相残杀,还与汉军连年战争,草原上经常残留厮杀后的血迹。
胡人爱卷芦叶吹笳,笳声凄惨。胡人嗜血成性,不懂教化。她的心在流血。
自己的一对儿女流的是胡人的血,他们也会杀人不眨眼吗?文姬忍不住失声痛哭。“夫人,快回去吧。大王若不见你在帐中,会发脾气的。”琴儿劝道。
文姬说:“你先回吧,我再站一会儿。”
春去秋来,转眼12年了。文姬的一对儿女都十多岁了,她的思乡之情更重。有时,她听说汉朝商人来到草原,就非常高兴,跑上前去打探消息。可他们不是同乡,问了也是白问。
管鲍之交,曹操千金赎才女
建安十一年,汉朝丞相曹操夺回匈奴人聚居的并州,安抚南匈奴,双方息兵。多年的汉匈之争平息下来,草原上迎来了太平。
建安十三年春,一日,左贤王毡帐中十分热闹,扎挂五彩旌旗,下悬几面铜锣,挂有弓矢、马鞍、鹿角等。帐内成队的胡姬忙个不停。
文姬梳妆打扮,身穿华丽的胡服向左贤王的毡帐走去。左贤王说有贵宾将至,命她陪伴。
文姬看到正在忙碌的琴儿,向她招手,叫琴儿过来。
琴儿迎上前去说:“夫人,曹丞相派特使送来很多黄金和玉器,锦缎绫罗,王爷要款待特使。”
曹丞相......战争停止了吗?文姬心里怀疑,但不敢问左贤王。
左贤王坐在正中,文姬站在右边。两边铺有毡毯,右面坐满了匈奴贵族,左面的席位空着。一阵马蹄声传来,几名汉朝官员自马上跳下,向毡帐走来。左贤王率众相迎,为首的汉官是汉屯田司马周迈。
左贤王把文姬带到周迈面前介绍:“这是接你回家的使者周司马。”
周迈鞠躬行礼,说:“我奉曹丞相之命特来接夫人回家。曹丞相昔年与蔡邕大人有管鲍之交,敬仰蔡大人的学识。听说夫人孤身漂流在外,于心不忍,特派在下持金壁赎回夫人。左贤王已经同意了。”
左贤王贪婪地看着光灿灿的金璧,说:“你若想离开草原,就走吧。”
“谢大王。”文姬向左贤王行屈膝礼,泪流满面。文姬兴奋地搂着一对儿女,将他们的头紧紧贴在胸口。
“他们是匈奴人,绝不能带走。”左贤王喝道。
“你凭什么?我苦盼了10年才盼到这一天,你却逼我们母子分离,苍天啊!”文姬捶胸顿足,当众哭嚎。左贤王脸色铁青,命胡姬斟酒,与诸人宴饮。
席间,周迈对文姬说:“曹丞相听说夫人善操琴瑟,特命我将焦尾琴赠给夫人。”说完,命随从献琴。
那具桐木琴,竟与文姬家中的那具琴很像。文姬反复看着,眼泪落在焦尾琴上。12年犹如一场梦啊。
宴饮结束后,文姬和儿女回到自己的毡帐。夜深了,从她的毡帐子中透出火光。
在左贤王不在的晚上,她经常借助烛火,把自己的悲愤写出来,编成了《胡笳十八拍》。第一次听到胡笳声,她便彻夜难眠,偷偷记录胡笳的曲谱。每次听到愁绝的胡笳声她都悲愤难忍。她想给曲谱填词,《胡笳十八拍》便由此而成。现在,她正在写第十二拍。
烛火嵫嗌地响,火苗跳跃,牛油快烧干了。她的心情烦闷,在黑暗中披上斗篷走出毡帐。
她在山坡上漫跑,今晚没有催人泪下的胡笳声。去还是留,文姬左右为难。嫁给左贤王12年来,她深知左贤王的脾气,就算把眼泪哭干,左贤王也不会允许她把儿女带走。
如果不跟汉使回中原,就再也无法离开野蛮的胡人,离不开荒蛮的胡地。寒风吹不散文姬心中似乱麻一般的烦愁,她更加烦躁了,在山坡上跑来跑去。
文姬跑回毡帐拿出焦尾琴,抱到一块平整的草地上。
她调好琴弦,弹起父亲编的《渌水》、《幽居》等曲子,琴音袅袅滑出,滑过空旷的草原。
不知何时,周迈和随从们纷纷来到,倾听文姬弹琴。琴声愁断人肠,周迈和随从们都长吁短叹。
忽然,她的琴声中出现一种粗犷的声音,有几分像胡笳。
“夫人,你弹的是什么?“周迈问。
文姬受到惊吓,等看清他们时,才镇定下来。她停止弹奏,走到周迈面前行礼说:“我睡不着,所以弹弹琴,惊动了周大人,望大人原谅。”
周迈将半跪的文姬扶起,说:“夫人的琴技高超,周迈能亲耳闻之,真是万幸。只是夫人弹的曲子似乎不像中原音乐。”
“我是按胡笳的音律弹奏,却总是弹不好。”文姬叹道。
“夫人,你还犹豫什么呢?难道不想跟我们回去吗?
“大人,你也听到了,左贤王同意放我回去,但不让我带走孩子。儿女是我的骨肉呀,我怎忍心抛弃他们呢?”
周迈劝道:“夫人,你应该明白,若这次你不回中原,以后怕是回不去了。难道你愿意埋骨异乡吗?夫人一定听说过狐死首丘的故事,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落叶归根啊!再说,蔡大人的墓已经荒草成堆了,夫人难道不想前去尽孝吗?”
文姬茅塞顿开,自己苟活至今,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回到中原,祭扫父母的墓地。她决定收拾行李随周迈返回中原。
她的心里如绞肠般疼痛。儿子总是睁大了眼睛,问:“娘,父王说你要到很远的中原去,再也不会回来看我们。是这样吗?”她抱住儿子的头痛哭,哽咽着说:“孩子,别怪为娘心狠,娘不是不想带你们走,是你父王舍不得你们呀!”
“娘,我不放你走。”儿子发起脾气来,把她朝毡帐里拖,防止她离开。文姬刚狠下来的心又动摇了,泪流满面。
愁断西风,后半生的凄凉岁月
十几天后的清晨,草原上停着一辆华丽的马车。经过多日的停留,文姬含泪与一对可爱的儿女离别,踏上返乡的路。
临行前,母子失声痛哭,凄惨的情景令左贤王都为之黯然神伤。
在归汉的途中,文姬用蘸满泪水的笔记下了又一拍。
她终于回到思念已久的故乡,生命是一场长吁短叹。
陈留是蔡家世代居住的地方,因过多的战乱,蔡家的祖居被毁,乡亲们音讯全无,陈留城成为废墟,白骨遍野,不闻鸡犬声。
马车停在蔡家破旧的危房前,文姬和琴儿推开大门,发现沾满脏物的蜘蛛网遍结墙壁,很久没有人住了。
文姬来到书房里,一地散书变成一片片的残页。父亲辛苦收藏的上千册巨著付诸东流了。
傍晚,文姬从书房出来,想找个人问问族人的下落。但放眼观望,到处都是断壁残垣,不见人影。只听到豺狼的嗥叫,文姬吓得惨叫几声,昏倒在地。琴儿找到文姬,把她拖回旧屋,不断地呼唤:“夫人啊,不要抛下我...”
文姬醒来后,说:“琴儿,你找笔,我要记下这一切。”
几天后,曹操派人拜访。来人对文姬说:“贺喜夫人。
“我家破人亡,有什么喜事?“文姬问。
“曹丞相念夫人没有亲人,便派人做媒,望夫人嫁给陈留人董祀。”
文姬摇摇头,谁肯接纳她呀?就算曹丞相逼董祀娶她,婚后肯定打骂不断。与其受罪,不如一个人生活,反而清静。
又一想,若不同意这门亲事,她怎样生存呢?总不能讨饭吧。再说,曹丞相是她的救命恩人,怎能背违他的美意呢?
文姬同意后,到长安蔡邕墓前祭拜。
夜晚,文姬来到长安郊外。她走到墓前跪拜:“爹爹,女儿来看望你了。
文姬困了,在墓前睡了一觉。她梦到了儿子和女儿,醒来后接着写《胡笳十八拍》。
来到邺下城外,文姬嫁给了董祀。董祀是小小的屯田都尉,为人忠厚,夫妻相敬如宾,生活和谐。
不久,董祀到华阳赴职,文姬留在邺下城外。
一天,琴儿跑到文姬的书房,说:“不好了,曹丞相昨夜下令,差人送往华阳,命老爷服罪自裁。”
文姬跑到丞相府求情,曹操正在松涛馆里与名士们赋诗。
曹操向宾客介绍说:“文姬夫人出身名门,才情不亚于班昭。我为在座引见一下。”
琴儿扶文姬进入,站在阶下。曹操看到文姬蓬头垢面,感到诧异。文姬叩头请罪,求道:“罪臣之妻文姬参见丞相,谢丞相将我赎回,又让我嫁给董祀。不料丞相要让文姬重新成为寡妇。文姬没有怨言。但董祀替丞相效力多年,忠厚老实,恳请丞相念在他辛苦多年的分上,饶他一死吧。”
满座名士为之动容,曹操不愿意更改法令,使威严受损,说:“夫人言之有理,但文状已经颁布了。”
文姬说:“丞相麾下骏马万匹,何必在意一匹病马呢?董祀犹如病马,丞相救人一命,也是功德一件。至于文状,丞相一定有办法收回。”曹操无言以对,只好命人追回文状。
这件事给曹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派人送去大批丝绸,在大殿召见文姬,命她参与力修文治的工作。
一天,曹操在朝殿上问文姬:“传闻蔡大人著有几千册文卷,夫人家中是否还有一些文卷?”
文姬说:“父亲一生著有多篇,无奈家中手稿散失殆尽。”
“唉!”曹操深深失望。文姬说:“丞相,我能记得的尚有多篇。”曹操说:“我命10名官吏协助夫人整理遗著。请夫人背诵。”
文姬说:“男女有别,礼不亲授,还是由我亲自书写吧。”
曹操只好答应。从此,文姬闭门不出,抄录父亲所写的文章,同时潜心钻研。
时光如梭,蔡文姬的两鬓斑白。她年复一年地在书案上整理残存的藏书,经常一松笔,便睡着。
她决心代父亲编修《续汉书》,希望能完成他的遗愿。然而,她逢此乱世,典籍散佚,如何能完成呢?
凄切的呻吟声惊醒了琴儿。琴儿来到文姬身旁,给她披上外衣。文姬睁开睡眼,一会又睡熟了。
“夫人,明天再写吧....琴儿知道劝也是白劝。自从曹操处回来,文姬案头堆积似山,毛笔用秃了很多枝。
抄完篇遗著,她整理朝中的汉代藏书,校勘古籍。她收集了汉代史料,零散地编成《上汉书十志疏》,成为范晔著《后汉书》时重要的参考文献。
“琴儿,你不要管我,写完这一章我会睡觉的。”文姬文思泉涌,运笔如飞,一篇篇地写下去,直到再次睡眠。
第二天清晨,新的一拍《胡笳十八拍》又写成了。
与此同时,文姬也作诗两首,一首五言体《悲愤诗》,一首骚体《悲愤诗》,技巧圆熟,意境颇深。
秋天的月夜,满头银丝的文姬坐在庭院抚琴。一别音讯两渺茫,天天思儿不见儿。
此时,文姬已经年迈,董祀也逝世多年,留下她在这寂寞的人间度日,膝下又无儿女可以承欢,那一对胡儿胡女又生死不明。
她无法承受这么多苦难,借诗作、琴声来倾诉心中的悲痛。
秋风飒飒,比不上塞外的凛列,但寒意仍然阵阵袭来,文姬咳个不停。深藏在记忆中的胡笳声响起,拖得老长老长,哀思一点点渗透其中,布满了夜空。
她跑回院内,坐下来抚琴,一曲悲凉的《胡笳十八拍》如泣如诉。
《胡笳十八拍》曲谱和歌词终于完成了,但文姬却无法完成《续汉书》,愧对九泉下的父亲。与子女生离死别,愁断西风,到老也无法骨肉团聚,天伦之乐与她无缘,只有无尽的哀叹...
蔡文姬的一生,正是东汉末年乱世当中人命如草芥的一个缩影,她受尽了命运的捉弄,经历了其他人可能几辈子都没有经历过的不幸。不过她也是坚强的女子,凭借一份韧性,创作了大量的文学和音乐,给历史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
参考资料:
1.《后汉书·列女传》,(南朝宋)范晔,线装书局。
2.《漠国明月——蔡文姬传》,郑彦英,作家出版社。
3.《屈原·蔡文姬》,郭沫若,人民文学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