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锵!咚咚咚咚锵!”敲锣打鼓必是好事登门。在宿松县龙山街道小湾村,锣鼓传承至今已有两百余年,其韵乐淳朴雄浑,鼓声起伏如潮、振奋人心,场面壮观、气势浩大。
“口口相传叫‘九番’,我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意思,只知道是我们家族的独门技艺,打起来非常过瘾。”村民尹国洲说。锣鼓是祖传的,流行于民间也就仅限于尹氏一支,以激热、欢快、喜庆见长。
锣鼓最小规模为五人,也有七人,主要包括钹、鼓、苏锣、马锣、大锣、小擦等,在打击时都有不同技巧,如轻、重、柔、强、闷、亮、散、边、吱、单、双、快、慢等。
谈到周边村落为何都没有这样的表演形式,尹国洲说,锣鼓里面深藏有很多“秘密”,外姓人不解,所以他们就没有形成固定队伍。小湾村锣鼓传递着劳动人民子女婚嫁、开业庆典、庆生祝寿、丰收喜庆等质朴纯真的情感,体现着强烈的民风民俗,充满着乡土气息。
锣鼓历史悠久、表演形式多样,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民族传统艺术,最为质朴的体现。在尹氏族中,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族人就会奏响锣鼓,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这应该算是‘非遗’吧,时代不同了,在弘扬、传承和创新中,依然散发出耀眼光彩。我们不打算独自占用了,可以与更多人分享。”尹国洲说。
每天与尹国洲一起敲响锣鼓的村民尹会军也说:“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丢失,也不应该是我们尹氏一姓独有,希望这样珍贵的东西,能够一代一代永久流传下去。我们现在经常在村老年学校里练习,学校在硬件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增添了我们的信心。”
为了能够将锣鼓传承下去,多年来尹氏族人都一直默默扮演者“蜡烛”的角色,尤其是今年以来利用小湾村老年学校教学平台,不仅仅现场示范锣鼓表演,更多的是进行传授锣鼓技法。
鼓点节奏明快,锣镲铿锵激荡……在最近一次“乡村春晚”上,小湾锣鼓敲击出新的格局,他们的节目成为龙山街道的保留节目,深受周边群众的喜爱。
“传统锣鼓艺术也要不断推陈出新,符合时代需求。现在的主角就是群众,明星就是村民。鼓点敲打出朝气蓬勃的心态,也给观众带来幸福的喜悦感、浓郁的乡土情。”小湾村党总支书记、老年学校校长尹德龙说。
据了解:耍锣鼓是我县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音乐、历史价值。
尹氏族人中,五十岁以上的老者都会敲打锣鼓,中间因为各种原因停顿下来,最近两年又开始“捡拾”起来,为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小湾村尹氏家族对传、帮、带的兴致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小孩子和年轻人从了解和喜爱再到操作表演,因此激活了“九番”锣鼓的生命力。
“我喜欢打锣鼓,小时候学更好,更容易记住,现在基本上每天都要练习,一天不打还不习惯,因为场地不允许,我就自己在家里练习。”小学六年级的12岁少年尹鑫说。
“我们家锣鼓乐律结构巧妙,密而不杂,疏而不散,配合协调,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风格。”尹国洲说,现在时代这么好,我们这一代人要接过祖先的“接力棒”,然后交给下一代,发展、传承、发扬下去。
现在,尹氏祠堂变成了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尹德龙介绍,将在尹氏祠堂加挂“小湾村老年学校教学点”牌子,更好发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耍锣鼓的魅力所在。
“锣鼓也是灿烂丰富的乡村音乐,是人们的劳动创造,展现的是朴素的人文色彩和审美意识,对普通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龙山街道老年学校教务长夏海青说,街道将进一步加大扶持推介力度,努力将锣鼓艺术和锣鼓文化走向群众的日常生活,为小湾锣鼓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做到老年人老有所乐,年青人传承。
来源:安徽经济网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