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世事如戏本有因。所谓娱乐民俗大多是一种以消遣为目的民间文化形式,有固定的模式,更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为贫乏的精神生活添加一抹亮色。而更深层的目的则是祈福辟邪,通过娱乐的方式达到人神和谐的境地,从而实现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稳定。在襄阳地区,就流传着一种特殊的娱乐活动。名叫“薅草锣鼓”,也叫“开山锣鼓”。顾名思义,这是一种活跃在田间地头,伴随着农业活动诞生的一种农事娱乐活动。根据考证,薅草锣鼓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击鼓御田神”活动。楚地先祖祝融用歌舞祈祷风调雨顺,后世人为了纪念先祖,把这种祈祷五谷丰登的田间歌舞传承下来,并加以简化改良。使其具有更加简易可操作性。每逢开荒耕种的时候,百姓点起熊熊大火,围绕着火堆载歌载舞,即兴表演。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一种劳作必需的娱乐活动。到了汉代锣鼓也加入其中,成为固定的伴奏乐器,延续至今。在明清时期,府志、县志都留下了“耕山犁地,终岁勤劳,击鼓讴歌”的记载。时光荏苒,千百年的变迁让“薅草锣鼓”成为了凝聚着古楚崇尚鬼神的观念,以及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要民间风俗,集山歌和地方戏曲为一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其中被誉为汉民族长篇史诗的《黑暗传》就是薅草锣鼓的典型代表作。薅草锣鼓最初用于祭祀,随着农业文化的发展,成为了一种提高劳动效率,丰富文化活动的重要娱乐形式。不限场地限制,一个锣鼓,一个歌匠就能在田间地头展开表演,减轻人们劳作的疲劳,调动劳动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遇到重要的农事活动,例如除草季节,旧时候的地主往往要请上几十个锣鼓匠,分布在成片的农田里为大家表演。你方唱罢我方又起,热火朝天,争先恐后赛个高低,直接鼓动农民的干劲。薅草锣鼓有讲究,敲鼓表演的只能是男人,被称为“锣鼓匠”。一般由两个人配合,一个敲鼓唱歌,一个人身挂锣鼓架,配合唱师表演。大型活动则分工更加明细,几个锣鼓班子轮流上阵,以替换中途嗓子唱哑或者体力不支者,做到了人歇鼓不停,歌声不落地,兼顾帮忙指挥生产,类似如今的团建组织。锣鼓匠并非纯粹的按部就班,表演中也有互动,如遇到农活节骨眼,锣鼓匠也会加快节奏,提高嗓门,唱的是前仰后翻,唾沫横飞,潜地里让农民的精神紧张起来,加快工作的速度,踩着节奏开展集体作业。与此对应的是,在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锣鼓匠也会放慢节奏,唱一些轻缓抒情的曲调,放松大家的情绪,唱一些感谢的客套话,例如“难为朋友来,缺少好招待,有心无好酒,朋友莫见怪”。从一天的疲倦中逐渐舒缓出来,起到解乏舒展的作用。当然,一味的鼓劲只能适得其反,在间歇中,锣鼓匠也会见缝插针唱一些长篇幅的传奇故事,并留下悬念,将农民的好奇心吊的高高,期待下回分解。这个表演讲究掌握节奏,要保证既要完整唱完整个故事,也要在歇息中留下“活扣”。例如休息时候,故事的主人公不能正赶上遇难,一定要摆脱困局,而作恶的反面人物一定要遭到报应,或者情节正在往好处发展,总之就是让劳作者保持良好的心情,休息的踏实,而不是揪心。薅草锣鼓表演形式灵活,精湛的锣鼓师傅往往临时起词,即兴表演,锣鼓并非一直敲个不停,而是间隔搭配。如果讲述故事,锣鼓就作为间奏,穿插其中,烘托气氛,如果是歌曲,则有节奏的敲打锣鼓,也就是“鼓里藏声”。薅草锣鼓一般由固定的程序,出工的时候唱工歌,这叫“歌头”,正式上工的时候唱“扬歌”。晌午的时候唱《敬神歌》,到了晚上收工则唱《送神歌》。上午唱古人,中午唱花名,下午唱爱情,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套路规律。附:薅草锣鼓唱词选清早出工早来,清早露水打湿鞋;左手拿把黄荆棍,右手拿把马桑苔。黄荆棍,马桑苔,打开露水上场来;来的都是庄稼汉,千军万马把路开。原创不容易,更多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