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图片 >> 正文 >> 正文

百城百艺非遗名录东山转灯中踩的是什么字你

来源:锣鼓 时间:2025/5/2

东山转灯是集民俗仪轨、祭祀仪式、扎灯、剪纸、制炮技艺和文学、书法、绘画、乐舞艺术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流布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向秦岭及四川盆地过渡的陇西走廊区域,包括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康县、成县、文县、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的部分乡村,核心区域集中在舟曲县东山镇的韩沟、石家山、真节、坪里、店子湾、湾里、罗家、鲁家等行政村,其中韩沟村和石家山村最具代表性,是转灯活动参与人数最多、传承最完整的村寨。

东山转灯主要包括转灯和踩道两大特征。转灯仪式包括迎旗起灯、转灯、迎灯、踩道、庆祝等步骤。说话先生负责在迎旗起灯时念诵祷文;所有转灯人身穿长衫背负各色灯具,手持火把响器,在转灯过程中要演奏锣鼓、唢呐、号角。整个队伍排列顺序、行进方式、演奏内容、祷词都有严格的规矩。踩道则是数百名转灯人在头灯带领下在百米见方的一块空地上走出隶书或篆书字样,整个过程要一个多小时。除了头灯,其他人在踩道时都不知道踩的是什么字;历代头灯多不识字,不同字样踩道的心决和脚法各不相同,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东山转灯以庙会为依托,会长是活动的组织者,头灯是踩道的引领者。每年腊月会长们按每户男性人数筹资,组织灌蜡、煮酒、制作供品等,各家按男丁人数扎灯。正月十四晚迎接神灵旗号,说话先生念诵祷文祈福后正式起灯。正月十五晚转灯人集结,着长衫背各色灯具,待三眼炮响后开始转灯。转灯队伍由会长带领,炮手、头灯、二灯、说话先生、头行人、响器和背灯人等跟随,进村后各家焚香化马敬酒迎灯。深夜头灯带队入田间,在挡灯人站立范围内按特定心诀脚法踩出数百米见方的“国泰民安”等隶篆字形,称为踩道。正月十七会长、头灯、挡灯人、村干部等议事,总结得失,推选来年六位会长。会长和头灯是主要组织者和传承者。扎灯、剪纸等器具的制作工艺、使用方法在当地广为传承;踩道的心诀脚法以往作为秘法仅被头灯掌握,并以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口传心授、代代传承,近年来逐步公开。

目前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第一代传承人是刘永安和李恩珍。后经刘英华、李公平、刘万顺等人已传至第五代。

年5月,东山转灯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责编:吴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