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3日上午,丹徒区辛丰镇河达村进行了传统的“蹦鼓”表演。表演现场锣鼓声震耳欲聋,表演者龙腾虎跃,围观的人们欢呼雀跃。
河达村是镇江东郊的一个传统文化村落。“蹦鼓”表演诞生于当地民间传说中的保护神“圣玉三娘”有关的巡游祈福闹元宵民俗活动,是一项民间音乐与舞蹈竞技相结合的表演活动,距今已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
“蹦鼓”用的是24英寸直径牛皮鼓,鼓槌长约40厘米,前端是弯形,一般用农村常见的柳树枝做成,表演时用弯头的背面击打鼓面。表演者会一边击打一边跳跃,边蹦边打,动作舒展奔放,因而称为“蹦鼓”。3日上午,张玉祥、袁爱萍代表“健有所幸,老有所依”爱心群,向河达村捐赠了四面鼓,该村“蹦鼓”队增加到八面战鼓。
河达“蹦鼓”有“开场锣鼓”“巡游行进仪仗锣鼓”“四人表演”“四人两两对抗竞技表演”等多种表演形式,对抗节奏强、速度快,对表演者耐力、体力有很高的要求。
年底开始,河达村对“蹦鼓”进行抢救性挖掘。该村93岁的老人张广元不顾年事已高,专程赶回老家进行现场指导。当年参加过“蹦鼓”表演的81岁老人魏瑞荣,既是传承人又是指导老师,亲自出任镗锣指挥,将“蹦鼓”表演的主要四段表现形式串联。从小就离开老家,在外地工作的朱向伟购置了四面战鼓及全套表演装备,并邀请市、区民间艺术专家深入河达村采风、挖掘,完整梳理恢复了“蹦鼓”表演流程。经过多方努力,年春节前,这一民间传统音乐表演形式终于恢复。
河达“蹦鼓”已于年11月收入江苏民间文艺数据库。
张广元老人说,他的父亲、祖父都参加过“圣玉三娘”巡游祈福闹元宵活动,参加过“蹦鼓”表演,“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为‘蹦鼓’传承做点贡献,我真的太高兴了”。(马彦如)摄影沈延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