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电影首次在中国出现。
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
一种最古老“电影”已经出现在民间,
带给人们无尽的文化享受,
这种古老的电影,就是皮影戏了。
始于传说,历史悠久
孝义皮影戏源远流长。在元代,孝义就有了专事影人的雕刻者,并且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孝义皮雕艺术。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皮影》特种邮票,其中一枚刻画的是《封神演义》中的赵公明,展现的就是山西孝义古老皮影的形象。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皮影戏巧妙地结合了民间的雕刻与绘画技艺,同时还吸收了传统戏曲、表演及文学艺术的精华。流传在我省孝义一带的皮影戏,是“真人借假人的影子迷人,假人借真人的唱腔抒情”的独特的戏曲形式。因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是民间艺人通过手工雕刻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戏。
光影艺术,电影始祖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而精美的傀儡戏。利用灯光,将用兽皮雕刻的各种人物雕像、景物映在幕布上演出,古代称之为“灯影”,法国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称它为“世界电影的始祖”。
皮影的人物形象多是半面侧影,挂起白幕,敲起锣鼓点,吹响唢呐,拉着二胡,灯光中映出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说唱中道出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透过雪白的幕板,一个个栩栩如生、色彩斑斓的皮影人物你来我往、活灵活现,让人拍案叫绝。山西,是皮影戏的重要流传地之一,而孝义皮影戏,就是山西皮影的代表。
孝义皮影戏在演出中,有先演“打台戏”,后演“正本戏”的习俗。“打台戏”一般为神话戏和武戏,故事较短,红火热闹,操作技巧很高,最能显示表演操作者的高超技艺。如《收五毒》表现的是玉皇大帝令托塔天王李靖带子哪吒下界收服五毒(修炼成精的蝎子、蛇、长翅蜈蚣、三爪蟾和蜈蚣)的故事;《大变化》演绎的是孙悟空和各种妖魔鬼怪斗法斗智的故事等等,最适合少年儿童的欣赏趣味。
演绎生活,寄寓希望
皮影产品作为独立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一件皮影作品的制作,通常需要经过选皮、浆皮、下料、画稿、描样、镂刻、敷彩、熨平、罩漆、缝接等2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现在皮影作品被广泛用于各种装饰,成为了一种产业。
千百年来,就是在这光与影的默契交融中,皮影用自己独有的生存方式,演绎着来自民间或悲或喜的生活,寄托着普通百姓淳朴善良的希冀。时至今日,孝义皮影戏依然扎根民间,在广袤的土地上汲取着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营养。
如今,我们仍能从这些散落在乡间村里的皮影戏台和早已班驳的戏单中,依稀感受到明清时风靡一时的皮影艺术。仍能从这些在光与影中轻盈掠动的影像里,遥想皮影这门最本色的民间技艺的未来。
眼中晃动的是光与影,耳旁流过的是余音绕梁。
生活是一幕华美的戏,
锣鼓胡琴,灯红影绿,
咿咿呀呀的哼唱中流转着眼角的泪光;
戏散点灯,
留得一场余音绕梁的悲欢离合。
灯影下,映各路人物,
道世间百态,这就是皮影的世界。
部分资料整理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