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戏骨补锅》是由三个10后的小演员出演,作品则是改编经典剧目《补锅》,小演员们虽然年龄尚小,但是表演起花鼓戏来还是有模有样。节目播出之后,惊动了文艺界,得到了湖南省文化部门的大力推荐,甚至还有很多观众打电话要求重播。就连《补锅》的原版主演艺术家彭光打来电话,激动得落泪,称这部剧为花鼓戏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小戏骨补锅》讲的是生产队的养猪能手刘大娘,原本想找一个有文化、技术好女婿。但是女儿却喜欢上了补锅匠小聪。但是刘大娘却对补锅匠这一职业有着偏见,觉得这是一个“屋檐脚下蹲,一脸墨黑尽灰尘”的职业,不想让女儿嫁给这样的男人,直到有一次,刘大娘家的锅漏了,打算找个人来补。这时兰英借这个机会跟小聪说服母亲。母亲最后同意了这桩婚事,接纳了小聪。
整部剧演员的台词都是用湖南话说的,很有地域特色,但让我这个北方人看着字幕都有点难以理解。刘大娘让女儿兰英去找补锅匠,但是却对着兰英喊“妹儿”。一般而言,我们都会管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叫妹妹,但是这里,妈妈却管女儿为“妹妹”?
我也带着这个疑问去翻阅了相关的资料,来更加了解这部剧。再这里,我会通过补锅匠这门手艺、湖南的花鼓戏、湖南的方言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四个部分来了解这部经典剧目。
01、即将消失的民间补锅手艺
听闻一句吆喝“补~锅~嘞~”,周围的邻居街坊,赶紧拿出自家的有漏洞的锅碗瓢盆,冲出家门,朝着小摊就跑去了。当然,各地的风俗和方言的不同,吆喝声也不一样。但是,相同的都是吆喝声都是那么得铿锵有力,声音洪亮。
很早以前的“补锅”都是走街串巷吆喝,没有固定的时间。手艺人走到这条街上,遇上哪家想要补锅的就停下来开始忙活,什么时候忙活完,再走下一条街,一条街一条街地走,如果这回错过了,那就只能等下回了。
现在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很多人家里的锅要是坏了就直接换新的了,“补锅”这个行业也就不多见了。不过,在一些乡村,使用大灶台的地方,还是用大铁锅。那里的“补锅”,也不像原来的走街串巷,而是有固定摊位了,支上一个牌子,就是固定的“补锅”点了。在固定日子的集市上也会有。
在我的记忆里,对“补锅”也是有印象的,每次“补锅”的师傅来了,我就会凑上前去围观。“补锅”的老师傅“家伙事儿”也是不少,整整摆了一地,叮叮当当得很是热闹。细看师傅的手长时间补锅都很粗糙,手指或多或少也有一些变形。
补锅的师傅先把要补的锅拿过来倒扣在铁架上或者倒扣着的板凳上,仔细寻找锅上面破损的地方,并用小铁锤敲打试探,周边不结实的地方也要一一敲掉,露出可以补的地方,根据漏洞的面积,锅的厚度和弧度,从自己的“库存”当中,找出相应的替代品。并用铁丝或者木棍支撑在破洞上,待会就可以补上。这小小的动作看似简单,实际上手去做,要么支撑不起来,要么紧靠着一边,一门手艺的养成都是靠着这些不起眼细节积累起来的。
接着就是要架起火炉了,有的人使用的是风箱,通过拉动风箱吸入周边的空气,达到生火的目的。就像影片中,小聪用的这个就是这种风箱,刘大娘跟兰英都帮他拉风箱。但是这种就比较费事,需要有人来帮忙。还有一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直接用炭来生火,就是烟比较大。生火工作完成之后,只见“补锅人”一只手上带上特质的手套,把一些废铁块废铁片放在一个容器里,把这个容器放在火上,目的就是让这些废铁融成铁水。
几分钟以后,就开始做最关键的地方,左手带上厚手套,手套上垫一块特殊材料制成的耐高温的布料,从刚才的容器当中倒入一团赤红的铁水,那个容器继续放回火炉中,将铁水伸向刚刚固定好的破洞的地方,右手拿着一个铁棒。这时,左手上的铁水跟右手的铁棒从两个方向同时用力挤压,不时地再用小棒敲打,使铁水跟锅融为一体,冷却之后便形成了一块黑色的补丁。
冷却之后,在用一个小铁片仔细刮去衔接缝处突起多余的部分,不断打磨使手指摸上去光滑平整才算可以。最后往锅上倒一点清水,检测一下是不是漏水。毕竟,在补锅之前都有过承诺,“漏水不要钱”。打烊之后,再把满地的碎铁废渣拢到一块装在小盒里,等待下回再用。
人们认可的补锅匠摊位前都是排起长队的。像我这种喜欢上前凑热闹的,一看就是好久,自然也是“回头客”。小时候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门靠着补锅手艺为生的匠人日渐稀少,生存的空间也被无限的挤压。会这门手艺的人少了,曾经的热火朝天的场景也只能停留在记忆里了。
在剧中刘大娘认为补锅是“屋檐脚下蹲,一脸墨黑尽灰尘”的职业,觉得这个职业没有前途,但经过兰英和小聪的“批评教育”也有了改观,“革命工作是整体,七十二行都重要,彼此相依不能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补锅匠”也被当作传统手工作坊匠人存在着。
02、经典作品再现,宣传花鼓戏,让更多人了解民族文化
花鼓戏最早来源于宋代名叫“花鼓”的民间技艺,这种技艺只表演简单的、没有情节的歌舞。后来在明代初期开始有了歌舞的情节。在乾隆、嘉庆年间花鼓戏当中才陆陆续续收录了一些曲目。到了清代中期,花鼓戏才在农村各地盛行并流传开来。
花鼓戏地域分布得很广,湖南、湖北、安徽、广东等地方的统称,而这些曲调来源于民间的小曲小调。这部《补锅》则是湖南花鼓戏的曲目,湖南花鼓戏又因地域的不同,分为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六个流派。
湖南花鼓戏起源于民歌,跟其他的大多数民间曲艺一样,起源于民间。乾隆年间《辰州府志》记载》:刘禾既毕,群事翻犁,插秧耘草,多打鼓唱歌,但中亦间有说古道今者。湖南属亚热带地区,境内多山地、丘陵、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小麦水稻。所以,农田收割翻地之余。唱歌跳舞,缓解农忙时期的劳累,也为农忙时节增添几分快乐,而兴起的一种曲艺形式。
就像作家王蒙在他的自传《半生多事》中说的那样:
“湖南花鼓戏的曲调,充满了江南泥土气息。不用学就会哼唱。”
在表演形式上,湖南花鼓戏的曲调分为正调和小调两类。正调就是“对仗”的形式反复出现。而小调就是民歌和山歌,这种就很常见。湖南花鼓戏源于湘南民歌,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活泼、轻快,适合歌舞的戏里面。
《补锅》就是属于小调,讲得是养猪能手刘大娘,在给自己的闺女找女婿的问题上思想过于保守,而引发的一系列的有趣的故事。
03、湖南方言的传播
说到湖南方言,我以为就是湖南卫视的主持人在节目当中说的那样,在每句话的最后加个尾音。但是,真正听过湖南人说方言,会感觉一头雾水,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湖南话就有这么一个特点:隔山换个调,过河转个腔。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就算细分,一个乡镇跟一个乡镇说话都不一样,湖南人之间交谈都用普通话,如果说方言,他们自己都不太理解。
就像剧中,我一直对刘大娘的称呼不理解,她家里的锅漏了,想要闺女兰英找个补锅匠,去家里补锅。见补锅匠一直都没来,便问闺女:“妹子,来来来,我来问你,昨天妈妈要你去接一个补锅的师傅来,你到底去了没有?”妈妈为什么管闺女叫“妹儿”。
通常,我们对比自己小的女性称为妹妹。而刘大娘嘴里说的“妹儿”就是湖南话,而“妹儿”在湖南话当中,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对不认识的女性,喊“妹儿”意思跟“叫你美女”差不多。另一个含义,对着屋里的人,喊“妹妹”的话,就是女儿的意思,不是妹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语言。所谓方言,就是“四方之言”。南北各不相同,听南方人讲话,麻烦就大了。就算用一个词,也未必都能听得懂。“有”是“乌”,“无”是“馍”,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再说也不是所有的南方人都把“没有”叫“馍”,也有叫“猫”的。他们也常常分不清l和n这两个声母,an和ang这两个韵母。结果,在他们嘴里,男子就变成了“狼子”,女子就变成了“驴子”。
要是同说家乡话,那就更麻烦了。湖南人把“困扎”叫“tia(二声)”,把“劳累”叫“nia(二声)”,两个同音字都找不到,这怎么能听得懂?
但也正是这样,相同地方的人可以通过语言,分辨出谁是老乡。正如主持人汪涵先生所说,
“普通话让你走得更远,但方言是为了不让我们忘记从哪里出发。”
04、文化内核延伸:主创团队打造精品传统文化,我们也应该将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小戏骨”的演员都是从全国范围内挑选的十几岁优秀的孩子,让小孩子演艺这个年代久远的经典戏,呈现出极大的反差,孩子表现出来的很萌,引起了很多大人的喜欢,促进了年轻观众了解民族文化,了解花鼓戏。
花鼓戏因为它的曲调多样,又来源于生活生产当中,所以有着很浓厚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为了一方水土的特色小戏。由于各地的民俗风情,地理位置差别呈现出多样的艺术种类。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逐渐被影视、歌厅、卡拉OK甚至时兴的网络直播等所占据,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对于花鼓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