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资源 >> 正文 >> 正文

这条巷子的历史十分悠久,距今已有700多

来源:锣鼓 时间:2025/3/25
一条老街,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过去,甚至可以看到一个王朝的历史。在这条街道的每一座古宅,每一个巷口,每一片砖瓦,无不显露着过去的印记。各色的府邸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各样的树木是哪一位有心人种下,各异的店铺又是保存了多久的味道。街上的行人不止,大家都想过来观看曾经的建筑,都想过来品尝曾经的味道,都想过来感触曾经的市井。多年前的南锣鼓巷,如今仍旧络绎不绝,只因过去的元代气息仍存。元朝时期,城市的格局推崇“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而南锣鼓巷就是当时的“后市”。位于北京的南锣鼓巷其实算是一条轴线,以它为分界线,东属昭回坊,西则属靖恭坊。往后在不同的时期,东西两侧又被更改为不同的所属。无论怎么更改,难以改变的是南锣鼓巷固定的位置走向。南锣鼓巷呈现的是南北走向,在它的东西两侧,各分布着8条胡同。从上空往下看,就好似一条“鱼骨”。同时这种以整体机理布局的胡同,和四合院的结合,正好将元大都当时所谓棋盘式的城市建筑格局体现的淋漓尽致。另外,在南锣鼓巷的各个胡同里还分布着不少名人的故居。在炒豆胡同古色古香,颇有韵味的僧格林沁王府便是其中一个代表。原先的时候,僧王府跨越了两个胡同,分东,中,西三路,可以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建筑群。之后在民国时期,亲王府逐渐被后代的子嗣拍卖,从前偌大的亲王府就被分割成了大小不一的各式院落。除了僧格林沁王府,这里还有靳云鹏旧宅,齐白石的故居,矛盾先生的故居,蒋介石行辕,可园,后邸,绮园等等。如今回头看,元朝已经是七百年以前的历史了。在各样朝代的变更,时间的变迁中,许多具有元代气息的建筑遗迹都逐渐消失了。所以南锣鼓巷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历史遗存,我们应该用心去呵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