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优势 >> 正文 >> 正文

南通市崇川区五星村锣鼓声中,文化惠民添活

来源:锣鼓 时间:2022/8/26
北京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8035391007877403&wfr=spider&for=pc

崇川区五星村陆家锣鼓历史悠久,不但是南通民俗文化的精髓,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18日上午,天生港镇街道五星村文化广场,鼓乐齐鸣、歌声悠扬,党员群众欢聚一堂,“五星陆家锣鼓艺术队”揭牌仪式在这里举行。一群陆家锣鼓的传承人,用一组传承剧目《欢庆锣鼓》迎接新年的到来。

基础到位,“舞”动有平台

据了解,五星陆家锣鼓艺术队有固定队员30个,年龄上至65岁、下至42岁。每个天气许可的日子,她们会以锣鼓打破乡村夜晚的沉寂。“夏天我们在广场上练,伴着夏风星辰,练完出一身汗很舒服;冬天我们在村里舞蹈房练,有空调有热水,不容易感冒,厚重的外套脱了也方便。”

锣鼓队员话中的“很方便”,是五星村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建设健全乡村基础设施的结果。近两年,五星村整合多方资源,组建村舞蹈队、合唱团,成立老年大学,聘请专业老师前来授课;拨付专项资金,重新装修舞蹈房、购置音响设备,逢年过节搭建表演舞台,实现文体活动的有组织、有队伍、有规模。

思想转变,“舞”出新农村

“以前谁要是每天吃完饭去跳舞、敲锣打鼓的,会被说成是‘吃饱了撑的’。现在村里很支持文化活动,饭后大家聚在一起练习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啦。”五星村锣鼓队队长项美娟回忆,刚接触陆家锣鼓时,心理障碍比动作障碍更大。“找不准节奏、打不出氛围,周边的人指指点点,家人也不怎么支持。”

五星村是天生港镇街道最偏远的村,村民们的思想也相对保守。“以往锣鼓是喜庆的大节日用的,专业的人才会敲打。现在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学,都能学会。”项美娟觉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人们生活富裕、时间充裕,文艺队伍的增多,使大家的生活多了选择,也多了乐趣。“很多站在一旁观望的人也加入其中,文艺队伍迅速发展起来。”

志愿奉献,“舞”来一家亲

“姐妹们,大家鼓点打准,力道到位啊!”项美娟的一声招呼,现场顿时热闹起来了。为在揭牌仪式呈现良好的演出效果,队员们真是拼足了劲,已经连续几个月起早贪黑。鼓声雄壮,锣声悠扬……威风锣鼓的气势在家门口向乡亲们展示,鼓点与新时代合拍,敲出动人心弦的新节奏,赢得村民们阵阵掌声。

“我们辛苦排练不算什么,乡亲们的大拇指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接下来,五星陆家锣鼓队将排练出更多精品节目,敲出党的好声音,舞出群众美好生活,把文艺节目送到企业、农组、敬老院等,用“小文艺”讲清“大道理”,让党的理论插上“文艺”的翅膀,为迎接明年建党周年做好积极准备。

本报通讯员候玉凤本报记者任溢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