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朴
龙灯也叫“龙舞”,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在汉代已有记载。《汉书·西域传赞》载:“曼延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曼延者,即张衡《西京赋》所云:‘巨兽百寻,是为曼延’者也;鱼龙者,为含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西京赋云:‘海鳞变而成龙,即为此色也。’”从上述可以看出,汉代的鱼龙曼延,即幻术与龙舞的结合,演出中是以龙舞为主的。
舞龙灯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历久不衰,是都市乡村闹元宵或重大庆典活动中的传统节目。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写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薜家集闹龙灯的事:成化末年,正是天下繁富的时候。新年正月初八日,集上人约齐了,都到庵里来议闹龙灯之事。到了早饭时候,为头的申祥甫带了七八个人走了进来……荀老爹先开口道:“今年龙灯上庙,我们户下各家须出多少银子?”申祥甫道:“且住,等我亲家来一同商议。”说了半日,才讲到龙灯上,夏总甲道:“这样事,俺如今也有些不耐烦管了。从前年年是我做头,众人写了功德,赖着不拿出来,不知累俺赔了多少。况今年老爷衙门里,头班、二班、西班、快班,家家都兴龙灯,我料想看个不了,那得功夫来看乡里这条把灯?但你们说了一场,我也少不得搭个份子,任凭你们哪一位做头。像这荀老爹,田地广,粮食又多,叫他多出些;你们各家照份子派,这事就舞起来了。”众人不敢违拗,当下捺着姓荀的出了一半,其余众户也派了,共二三两银子,写在纸上。
灯与龙的结合,大约起始于宋时。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有记载,南宋行都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吴氏所说的是静止状态供人观赏的龙灯。但龙是一个能行走、善飞腾的神物,自古又有舞龙的传统,所以龙就舞了起来;而既然舞,就不只是在白天,晚上也要舞,这就离不开灯,因此就有了龙灯,所以大凡能舞之龙,都通称龙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有“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词句,说的就是由人舞动的龙灯。
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组成,一般用篾竹扎制骨架,以棉布缝裹并以彩墨绘画,用染红的苎麻作龙须,以红、黄布为龙脊,将龙头、多节龙身、龙尾连接起来,在布上画出龙鳞,一般取蓝、红、皂、白、黄等色绘龙鳞。龙头部分一般重量二十多斤。龙身由许多节组成,每节间距五尺左右,每一节称一档,下面装有供舞者手持的木柄。龙身大小不一,有九节、十一节、十三节、十五节,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组成龙身的节,一般都是单数,象征吉祥。每节点燃蜡烛;也有用桐油、棉纱或灯草做成油捻。这种油捻烧力很持久,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始终不会熄灭。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夜色降临,明月初升,鲁西北地区的临清市龙灯亦称云龙会,大家来到体育场集合,然后在市区的中央舞起龙灯。演出时,队伍两侧不时点燃铳炮,烘托气氛。耍火流球的人在前面打场,持珠人引龙前行,龙头在半空中上下起伏,长龙时而左右盘旋,时而侧仰着全身,时而龙头随珠、尾随龙头追逐,宛如巨龙腾云游水。一阵喝彩声过后,龙头高举,龙目闪闪发光,左顾右盼,张牙舞爪,十分威严,又十分动人。龙腰部位的舞龙人,健步如飞,舞弄着整个龙体,将龙头紧紧地围绕在当中,顿时做出盘头舐尾之势。持珠的领龙人,将珠摆动,另外一人把火硝往上一甩,在半空中形成一个红色大火团,火团的周围散发出灰褐色的浓烟,宛如云龙钻雾,十分壮观。临清龙舞表演技艺丰富多彩,有“蛟龙探海”“双龙戏珠”“云龙腾空”“龙钻祥云”等。锣鼓伴奏有车鼓、群钹、铜锣,鼓点铿锵,气势磅礴。过去,“龙”在百姓心中是吉祥的化身,多有龙舞祈雨之习,驱灾除害、吉祥太平之说。现在多形容喜庆吉祥之意。临清龙舞,较别地锣鼓颇具特色,并专用铳炮队和火硝队配合表演,演出中铳炮几十门列队两旁,龙舞时铳炮如声声春雷,硝烟如滚滚云雾,龙在硝烟云雾中翻腾搏击,气势宏大,气象万千。记得有一次“闹元宵”临清各路龙灯汇集竟达五十余条,队伍长达二三里地。每条龙灯还伴有“十番”锣鼓,声闻十里。赶往观看的人十分踊跃。人们中有“锣鼓响,脚底痒”的说法。
龙灯还是一种民间体育,据一些耍“龙头”的老把式说,一把龙头最重的足有二十斤,最轻的也有七八斤,所以耍龙灯时,龙头把式要经常换人;耍“小龙”更要就地十八滚,是非得有些能耐不可的。
龙舞是历史悠久、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并由此形成了丰富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龙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