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2月18日电题:宁夏红寺堡:王家狮子又“醒了”
新华社记者马俊、任玮、李浩
临近元宵节,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红海村的文化广场格外热闹。两只绿鬃红髯、阔口圆眼的“狮子”身披彩绸,匍匐在地,待得鼓响三通,手持长棍的“打狮人”一敲狮头,卧狮腾跃而起,围着“打狮人”前扑后退,左右腾挪,引得观众一片叫好。
“这是我们村上的‘王家狮子’,你看场上那两只‘狮子头’已有50多年历史,都是纯手工制作。”红海村村民吕重科说,老王家的“狮子”正为社火大赛做准备。
作为红寺堡区社火大赛29支参赛队伍中唯一的舞狮队,“王家狮子”四代传人齐聚一堂,带领50多名队员加紧练习。看着场上的表演,“王家狮子”第五代传人,今年55岁的王林在场外指点动作、调整阵型,忙得不可开交。
“我们祖辈就‘打狮子’,已经传了上百年。”王林说,上幼儿园的孙子也能将一些基本功练得有模有样,“王家狮子”有了第七代传人。
把舞狮叫作“打狮子”,一个“打”字显出了“王家狮子”的孔武有力。王林的儿子王晓明告诉记者,“王家狮子”耍的是武戏,表演者不仅要练习舞狮,还要学习刀枪棍鞭等兵器和单刀套打、大刀破花枪、连枷破枪等武术套路。
“在我们这儿武戏舞狮不常见,老百姓很爱看,十多年前我们在社火大赛中表演,队伍走到哪儿观众就围到哪儿,那场面可壮观了。”王林说,他们在春节前后排练了一个多月,想在今年的社火大赛中重现当年盛况。
“王家狮子”过去几十年间也曾经历断续甚至沉寂。“早些年日子过得不宽裕,大家都忙着过生活、奔发展,没心思耍狮子。后来日子好了,年轻人又外出上学、打工,能耍的人也越来越少。”王林78岁的父亲王汉章一边为儿孙敲锣鼓劲,一边担心“王家狮子”后继乏人。
乡村文化振兴的号角吹醒了“沉睡”的狮子。年,红寺堡区整合万元资金,建成64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宁夏率先实现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全覆盖。乡村文化活动阵地搭建起来,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遇上了好年景。
“这两年红寺堡区给参加社火大赛的队伍准备了奖金,听说一等奖今年涨到了6万元,我们得好好耍,争取拿到奖。”王林说,去年红寺堡镇文化站站长还专门到村上给他们鼓劲出主意,让他们一定不能把传承了上百年的“王家狮子”丢了。
“王家狮子”不只是王林家的。意识到这一点的王林为了让队伍壮大起来,动员了村里十多名年轻人加入。不过,他还是有点担心,“舞狮耗时间、耗精力,而且要练真功,这些娃娃过完年就要上学、工作,我怕他们坚持不下来。”
了解到父亲的忧虑,王晓明也有自己的思考,“如果能把我们的舞狮技艺作为一项强身健体的课外活动项目在中小学校推广就好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王晓明的想法不谋而合,红寺堡镇正计划在当地开办一所业余武校,请王家人免费教授学生舞狮技艺。
“为了把‘王家狮子’打造成红寺堡的文化名片,我们正在准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寺堡镇人大主席刘学军说,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文化的“根”,一定要挖掘、保护。(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