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北京历史的人们都知道,我们今天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成的,元大都,简称大都,是元朝的首都,蒙古语称为Dayidu,突厥语称为“汗八里”(Khanbaliq),意为“大汗之居处”,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元代统治者将大都城内陆续建成的街巷划分为五十多个,每坊各有名称,其中“昭回坊”的位置就在今天东城区南锣鼓巷及其东西两侧区域。
根据《元一统志》的记载,为大都的街道坊巷“拟定名号”是在至元二十五年(),但在该书中列出的50个坊名中却没有昭回坊之名。
《元一统志》的修纂始于元至元二十三(),到元大德四年()成书,在大德七年()又进行了增补,这说明昭回坊一名的出现应该晚于大德七年。
目前从文献记载看,昭回坊之名最早见于元末熊梦祥所写的《析津志》一书中,记载也很简略清晰:“昭回坊,都府南。”都府是指元大都。
路总管府,明清时成为顺天府治,位置就在今天鼓楼东大街东口北侧、交道口西北,正处于南锣鼓巷北部。
《析津志》的记载说明至迟到元末,南锣鼓巷及其东西两侧区域已被称作昭回坊了。坊名“昭回”,源于《诗经·大雅》云汉篇:“倬彼云汉,昭回于天”。云汉就是只银河,翻译过来就是“看那银河多么高远,白光闪亮回旋在天。”
“昭回”意谓星辰光耀回转,这应该是与此处紧邻皇帝居住的大内之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的。
需要澄清的一点是,现在一些记述南锣鼓巷地区历史的文章或著作往往认为,南锣鼓巷及其东西两侧区域在元代分属于昭回坊和靖恭坊,南锣鼓巷恰好是两坊之间的分界巷。
其实,在元代北京地方文献中未见有靖恭坊之名,这个名字直到明代才出现。
根据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和清《嘉庆一统志·京师》等书籍的记载来看,元大都昭回坊的坊界北自鼓楼东大街,南至皇城北垣,东起交道口大街,西达地安门大街,正好就是今天南锣鼓巷及其东西两侧区域。
可见,元代这一地区归属昭回坊,并不存在靖恭坊。如上所述,南锣巷诞生于元代,它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
它位于元代的昭回坊中,南邻皇城御苑,北望鼓楼与中心阁,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这一地区历代繁荣、经久不衰,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的肌理。
明代初年,朱元璋将大都改称“北平”,而且对大都城也进行了改造。
朱元璋
主要是在大都北城墙以南约五里处又新筑了一道城墙,这样就使得明初的北京城北部向南内缩五里,而城里的坊巷也随之加以调整。
朱棣
根据《日下旧闻考》的记载,在明成祖朱棣未建都北京之前,北平府城中分为33个坊,其中包括了昭回坊和靖恭坊。
“靖恭”之名也源于《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小明》所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恭尔位,好是正直。”意思是“作为君子,莫贪图安逸坐享福分;应恭谨从事忠于职守,交正直之士亲近贤人。”
以“靖恭”作为坊名其实并不始于明代,唐朝长安城里就设置有靖恭坊,北京城的靖恭坊之名或许借鉴于此。
作为一条多年历史的古老街区,关于南锣的历史还有很多典故,我们会在后续的推文中继续为大家介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