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优势 >> 正文 >> 正文

韩城二三思中国经济网

来源:锣鼓 时间:2024/8/24
黄河中游上的渡口有多少,一下子是说不清的。举凡河边的县城和大的集镇,少不了渡口的标配,大大小小的“磴口”,也少不了“板船汉”的身影。过河是黄河两岸人的寻常事,谁也离不开渡船。反映在地方社火里,就是过年、过大小节气“闹红火”闹得凶。“跑旱船”的花样多,娘家新媳妇的扮角要“坐”花船,轮桨的照例是戴着卷边花斗笠的白须老者,紧划紧走,还忘不了卖一个避礁转船的“花格子腿”。“扎高跷”的表演出自什么样的生活原型尚不晓得,敢情是戏台子高我更高,来个场上场下打对垒,生旦净末丑一个也不少。至于那手上的扇子和手帕,其实是用来找平衡的,“长”有一双长腿好过河,但在锣鼓声里扭来扭去,还要些腰腿功夫。打腰鼓的队形变换,则带有关河之地尚武精神的外溢。在黄河岸边看“红火”,实在是很大的民间文化享受。我不知北方的社火是怎么起源和传播的,但这里有魏武锣鼓,那里有威风锣鼓,确乎是黄河两岸的一大景。有一次到韩城的一个乡街上,见到过这样的场面,锣鼓声咚咚,震得人心向外跳,但又感到兴奋。接近潼关一带“老腔”流行的地方,那捧在唇边的“土埙”,发出的低徊哀怨声,传达的是另一种关于昔日谋生的艰难与含蓄。黄河边的民间文化土壤是很肥沃的。从上游地区的“花儿与少年”、草原上的长调、大青山里的“蛮汉调”、陕北塬上的“信天游”,再到秦晋峡谷里99道弯的船歌,都伴着黄河流水的和声,在时缓时急的抑扬顿挫里,抒写黄河人的生活。一路看到的窑洞剪纸、窗花、编艺乃至陶艺,也都带着黄河的曲线与色彩,让人从中看到民间艺术的原生态。我从渭南去韩城,一路上也闻到了黄河民间艺术的泥土气,尤其在从渭南澄城到韩城的路上,感触更深。过澄城,是因为那里的北洛水吸引着我。北洛水从陕北横山区的白于山流来,在黄土高原上蜿蜒。我在这儿还看到一个正在整理开发的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足有年历史。进得一方院落,有很大的洗泥引水池和搅泥池。搅好的泥,细得像一团揉好的面,一位师傅在飞转的木轮上用五指捏塑着陶胎,这是在检验泥质的柔韧度合不合标准。从院落高台出去,是一段高低弯曲的崖沟路,许多完整的窑口迤逦排列,长有三四里,有的已经熄火,有的还在烧制陶品。人们一说陶瓷,就是几大官窑,殊不知这里的“庄稼汉”和“板船汉”更喜欢耐用、沉稳且美观大方的民用陶用品。这古窑也有黄河的性格,该显的显,该露的露,是一个活着的民间陶瓷艺术集中地。购了一只小陶瓷碗留纪念,在我眼里,它并不比宋代油滴建盏的品位低多少。看过澄城的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终于来到心仪已久的韩城。在韩城,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