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十面彩旗簇拥着田湾村的门旗在前面开路,五六十人的锣鼓队紧随其后。表演的两头狮子,一会儿腾空跃起,一会儿就地翻滚,一会儿匍匐不前,一会儿狂跳追赶,活灵活现,尽显风采。田湾人,终于圆了社火梦。
每每想到家乡过年时的社火表演,我就心驰神往,万分激动。
老家在白鹿原的南原上,耍社火历史悠久,那气势宏大、热火朝天的壮观场面,至今仍不时浮现眼前。
白鹿原南原上,西属长安砲里街道办,东属蓝田前卫镇;但在耍社火方面,不是以长安、蓝田画线,而是以社火结社为主。白鹿原的布村,过去几乎年年春节都要耍社火。布村又分乔家和熊家两个村,乔家属于蓝田,熊家属于长安。乔、熊两家实际上是白鹿原上两大社火派系的一部分。耍社火时总是两家对垒,比赛谁家的社火精彩。
我的家乡蓝田县田湾村,过去是有名的贫困村,根本没有耍社火的资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田湾村耍过一次社火;实际上,社火芯子所用的服饰、道具等,全都是熊家包干的,田湾村只是出人出力而已。
田湾人做梦都在盼着,有一天真正能耍上自己的社火。经过60多年的奋斗,田湾人如今彻底改变了贫穷面貌,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日子红火了,盖了高楼,买了新车,小日子一年比一年滋润、舒坦,耍社火正当其时。年,在能工巧匠田可义和本村几位同行的共同努力下,田湾村竟然成功打造出了第一桌芯子,到去年已经发展成10桌,形成了规模。芯子是社火中最核心、昂贵的设备。有了芯子,耍社火的关键问题就解决了。村里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年轻人,纷纷慷慨解囊,自掏腰包购置与社火、芯子相配套的服装道具。一切排练准备工作,村里庙会前都在紧锣密鼓、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这几年来,每逢一年一度的村里庙会,父老乡亲就觉得是一展风采的大好时机,海报贴到原上、原下几十里之外。正式表演之日,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赶来,把整个田湾街道围得水泄不通;妇孺老少扯着脖子,瞪着眼睛,踮着脚尖,唯恐错失观看良机。看,10桌平头桌、10桌芯子,狮子队、高跷队、秧歌队闪亮登场,一齐向观众缓缓而来。几十面彩旗簇拥着田湾村的门旗在前面开路,五六十人的锣鼓队紧随其后。他们铆足了劲,鼓圆了力,敲出气势磅礴、如春雷滚动的声音,敲出了乡间人的豪迈和激情,敲出了农家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往日里,只知道围着锅台转,只知道穿针引线、缝衣补衫的农家妇女,一个个脸上彩妆、身着彩绸,手里摇着花伞和花扇,扭着陕北大秧歌。走在最前边的一对男女,头戴白毛巾、身穿黑衣,男的嘴叼长杆旱烟袋,女的臂挎竹篮,眉飞色舞,打情骂俏,诙谐幽默。憨态可掬的表演,引得众人捧腹大笑。
社火队伍中间的两头狮子,都是全新的。表演狮子的几位年轻人中,领狮人孙缠续是几年前从山区迁来的移民户,已完全融入了田湾这个大家庭中。表演的两头狮子,一会儿腾空跃起,一会儿就地翻滚,一会儿匍匐不前,一会儿狂跳追赶,活灵活现,尽显风采。
最为精彩引人注目的,当数十桌各具特色的芯子了。它们展现的全是或传统或现代的戏曲人物。每桌芯子,社火娃有的站在令人唏嘘的刀尖,有的立于使人胆战的细细枝头,一个比一个光彩靓丽,一桌比一桌惊险悬妙,令人眼花缭乱、大饱眼福。
走在社火队伍最后的,是独树一帜的高跷,那可是大有看头的。只见几个表演的小伙,踩着两米多高的柳木腿。有一个年轻小伙,是地地道道的田湾人,走着、走着就跑了起来,先是金鸡独立,单腿蹦跳;后又东倒西歪,看似要倒,其实不倒,他表演的是古戏《玉壶醉》,看得人们掌声雷动、呼哨不断。
那天,我也参加了村锣鼓队的表演活动,实现了60多年的愿望。实在没想到,在我80岁高龄、腿脚不便的情况下,还能再敲一次锣鼓,重温一下儿时敲锣鼓的激动心情。那天,邻居龙忠帮我借了一个铜锣,我随即就跟着敲了起来。动作和锣鼓队节奏非常合拍。“当钗钗,当钗钗,当钗当钗当钗钗”“钗钗当,钗钗当,钗当钗当钗钗当……”紧张的节奏、震耳的声响,一幕幕欢乐情景穿越时空而来,我仿佛一下子飞到令人回味的儿童时代。
就在我忘乎所以、投入敲锣时,儿子在一旁悄悄为我摄像,录下精彩瞬间的视频。在城里工作的侄孙看到了视频,说我“像个专业队员”,我也为自己这个老顽童而得意扬扬。
田湾人,终于圆了社火梦。家乡的社火,承载着家乡人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美好愿望,也展示着新农村大发展的美好前景,更蕴含着我思念家乡一草一木、永远割舍不断的缕缕情怀。回忆在家乡看社火的美好情景,我终生难忘。
责任编辑:仵佳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