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区民政局、区老龄办、区文明办、区慈善协会决定联合开展阎良区第三届“十佳老有所为最美老人”“十佳孝亲敬老之星”“敬老文明号”评选表彰活动。
经过前期基层推荐及入户核查,初步筛选出以下人员和单位进行网络投票。投票结束后,主办单位通过网络投票、入户调查和组委会综合评定,最终确定10名“十佳老有所为最美老人”、10名“十佳孝亲敬老之星”和10家“敬老文明号”。
投票时间:8月20日至8月30日24:00
评选标准
“十佳老有所为最美老人”评选标准
年龄在60周岁以上;发挥老年人在家庭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对社会成员的言传身教方面事迹突出;发挥老年人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方面事迹突出;发挥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方面事迹突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老年文化教育、老年维权、移风易俗、关心下一代、银龄行动中贡献突出;事迹真实感人,有代表性,社会影响力突出。
“十佳孝亲敬老之星”评选标准
参评者可以是老人的子女、婿媳、孙辈等直旁系晚辈,也可以是不具有血缘关系但长期赡养老人的公民;孝敬父母、长辈,家庭和睦,事迹突出,感人至深,受到当地群众一致好评;义务赡养扶助社会老人,事迹典型,深受公众敬佩,在社会上广为传颂;在为老服务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无私奉献,重视老龄事业发展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镇街、社区(村)等基层单位领导干部。
“敬老文明号”评选标准
全区各级涉老部门、为老服务组织、所有公共服务窗口单位;积极践行尊老助老传统美德,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配套法规政策,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和孝亲敬老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老年优待服务、志愿服务活动和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创新为老服务方式,开展为老服务岗位创优、岗位能手活动,不断提升为老服务水平;深入社区广泛开展为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贫困老人提供物质帮扶和精神关爱的“双关爱活动”。
十佳老有所为最美老人
曹述民
曹述民,男,70岁,振兴谭家村会计。自从谭家老年人协会成立以来,曹述民就在村上工作,管理老年协会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各党政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呵护,他为村上的老人理了老年人敬老优待证,为了不让那些上年纪的人跑腿又亲力亲为的为他们办理高龄补贴和老年人敬老优待证,并先后成立了锣鼓队,秧歌队,自乐班,广场舞,音乐队,红白理事会,藏书房,棋牌室,文化娱乐广加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老年人协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的为老弱病残者服务。为减轻社会负担和社会压力做出贡献。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深入开展为老服务,使老年人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努力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在他管理的的老年协会以老人满意、社会认可为目标,不断发展,一如既往的做好为老服务工作。不断探索工作新方法,创新工作举措,以优异的成绩做好新时期为老服务,托起夕阳更美好的新格局。
纪忠仁
纪忠仁,年7月出生于阎良老街东关。年毕业于陕西省高龄师范,中学高级历史教师,终生从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尽职尽责,钻研业务,勇于探索,深得同仁和专家的好评。阎良区徐特立教育研究会成立后,他积极参加努力学习研究毛泽东、徐特立的教育思想。其撰写的论文发表在陕西省徐特立教育研究的刊物上。在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多次被所在的学校、阎良区政府选为先进教师、先进分子等。多年来,纪忠仁教书育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涉及到全区经济的各个方面。退休后不想无所事事,虚度光阴,仍坚持多读书多看报。但他还不满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关心掌握相关的区情,坚持撰写文史,尽可能为阎良区文化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在《荆山追踪本模百世》一书中担任责任编辑,并撰写了《黄帝铸鼎于荆山》一文。在大荆山报上发表《古老神秘的荆山塬》、《三贤村与紫荆花》、《黄帝东迁》等多篇文章。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国庆六十周年,阎良区庆五十周年之际,撰文《阎良一七二阎良区》并在阎良区电视台播讲。为宣传阎良的(塬)<石川河>的美,在阎良电视台上讲述《诗经》,吉日、潜、歌颂山川秀美的两首诗歌。年与郑春瑞合写《商鞅变法之地——阎良》,区地方办公室出版。年与新兴街道办合写《美在新兴》一书,新兴街办刊印。年与纪建德合写《阎良断塬村情》一书,凤凰街办断塬村出版。年6月7日,被政协西安市阎良区委员会聘请第八届委员会文史顾问。年参加富平县《石川河,我的母亲河》一书的写稿。
康有实
康有实,男,80岁,高级经济师。迎宾社区一位耄耋的老人,退休的二十年里,老人发光发热,发挥自己的余热,致力于社区老龄事业,他常说:“做为老年人,首先要树立正确老龄化思想观念自尊自强的自爱意识,思想上要与时俱进。充分理清现实问题,要做老年人力所能及的事情,发挥正能量。”坚持理论学习,具有政治立场坚定,认真学习和研究,进行创作,谱写和讴歌改革开放大潮的主旋律,康有实老人退休以来一直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关心时事政治;不断更新知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作为一名党校的教育工作者,康有实老人能科学合理安排老年生活,长期参加老年大学活动,汲取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在老年大学的学习中,主动帮助别人,辅导别人学习,发挥了一名老教育工作的作用;做好后勤工作,让子女们安心工作,退休多年来,他以共产党员的优秀精神品质继续奉献光和热,为社区守正出新,发挥出了老年人正能量,同时也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抒写了富有意义的厚重的一笔。
雷来逊
雷来逊同志,现年78岁,年参加工作,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员,系阎良区公安系统退休干部。该同志在思想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心装全局;退休后,仍然有鲜明的党性修养和高度的思想觉悟,也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追求。生活上,秉持优良家风,认真教育培养下一代,又怀有关爱他人、心系社会的质朴情怀。学习理论,提高党性修养,与时俱进加强素质;退而不休,立足基层建设,忘我奉献发挥余热;传承家风,教育子女成才,弘扬传统家庭美德;关爱他人,助人所急所需,心怀社会乐善好施;“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些年,雷来逊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解释了这句诗的美妙含义,通过他的努力和带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打破了“人过七十古来稀”的界限,生活的安康幸福。“老马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雷来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群众尽着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所有同志们和全辖区居民树立了一个老有所为的榜样。雷来逊是一位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对社区和谐建设无比期望,对社会繁荣发展无比热忱的居民,退而不休,继续奋斗在第一线,继续奉献在最基层!
李彩琴
李彩琴发挥余热,为党工作尽职尽责。退休回到社区以后,仍然牢记自己是一位共产党员,要发挥余热为党工作,为群众服务。由于退休前,她在公司家属管理科工作多年,对社区工作有一定经验。因此她经常作为一位志愿者到社区工作,协助社区制定活动计划,报道社区的好人好事,参加各种会议,写论文,编写党课教材,上党课等。特别是近几年来,她帮助策划的《饮水思源歌颂党》、《邻里节活动》、《观看西安新变化》、《拜谒习仲勋墓地》等活动都别具风格,深受群众喜爱。在年和年连续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她都担任选举委员会主任。组织大家学文件,依法圆满地完成了选举工作。为社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工作中她不怕苦和累,不计得失,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居民和群众说她是名副其实的自愿者。她还是一名义务巡逻队员,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随叫随到,从不耽误。联系群众为居民办事尽心尽力,由于十多年的家属工作,使她对居民有了很深的感情。群众有什么事情都爱找她,她也不失众望,尽力去做。她所在党小组连续八年被评为优秀党小组,年被评为公司先进党小组。尊老爱幼做到善待每一个人。李彩琴同志为党的工作尽心尽力,乐于助人,起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
刘玉民
刘玉民,男,63岁,慕郑村党支部书记。刘玉民同志高中毕业后先后任慕郑村永西组组长、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四十余年,曾任县乡人大代表、乡人大代表和区党代会三任代表。特善于学习,敬业奉献,带领干部群众办企业,搞运输,把收入投入到公益事业和村内基础建设,他带头捐资捐款,为慕郑小学盖起来二层教学楼,购置了教学设备,他争取上级资金,发动在外的企业家名人慷慨解囊,为村民装上了自来水,硬化了村内道路,安装了路灯,村内环境大幅改善。他深入群众,热心为村民办事,为村民排忧解难,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不下百件,且均得到双方满意,为群众代写申请,介绍等服务千余件,在强班子带队伍过程中,严于律己,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更是走在了全区的前面,得到了村民的称赞和上级的表扬。通过订阅报刊、观看时政新闻,坚持每天学习,每天进步。他积极参加社区党员活动日与大家一起学习“群众路线”、“两学一做”等,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探索老年协会工作中的创新,通过这段时间老年协会中的实践,对他的确是个考验和困难,但刘玉民只要是为了工作,就应大胆创新克服重重困难,扫除一切障碍,使老年协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芦新利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助老传统美德,展现广大老年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发挥老人在村容村貌改变,调解民事纠纷,宣讲革命故事等活动中积极发挥一名老党员的先锋作用。芦新利老人就是其中一员。他是拥有52年党龄的老党员,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接送学生的好爷爷”,75岁高龄却义务为村里打扫卫生,是老有所为的标杆,提到他的时候,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道,老寨村“最美老人”。他是我们身边普通又平凡的老年人,却给了我们一份不平凡的感动。芦新利有过7年的当兵经历,他曾为毛主席站过岗,也是他值得一生为傲的珍贵经历。年复员后,他就在村里工作,曾经带着村里的妇女们一起修过路。勤劳朴实、闲不住的芦新利做起了村里的义务保洁员,把村里的卫生、绿化、美化管理作为份内的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里曾经是村民们乱倒垃圾的大坑,一到夏天更是“臭气难闻”,芦新利与村干部齐心协力,用自己的行动推动着老寨村的新农村建设。面对老寨村发展壮大的现状,他发挥着自己的余热,为老寨村做点事情。对他而言,坚持善行已成为一种习惯、一份追求、一种乐趣。
史德深
史德深,男,82岁,党员。与妻子王秀芝育有一子,现一家三口居住于西安市阎良区德瑞养老院。年7月21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额头上布满银丝的史叔和老伴带着儿子史学华一同来到了西安市阎良区德瑞养老院。在入住养老院近五年的时间里,他用热情、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着院里的每一位老人及工作人员。他说到养老院不单是某种意义所谓的老有所养,更重要的是要体现老有所乐、有所为。躺在床上的史叔辗转难眠,脑海里思索着如何让更多的老年人走出来,如何才能丰富老人们的娱乐生活:德瑞养老院“天天向上秧歌队”和“爱笑合唱团”诞生了,针对不能走动的老人,史叔总是不断的寻找可以使他们娱乐的新花样,转手帕、猜字谜、投沙包、模拟保龄球、跳棋、夹玻璃球、钓鱼等等不计其数的活动内容都在史叔在不懈努力下“出世”了。如今每周日的老年人卡拉OK,在“爱笑合唱团”的组织带领下进展的如火如荼,参与的老人与日俱增。老人们被史叔持之以恒的精神所感动,积极投身于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也许人人参与,对于史叔来说是一种欣慰,老人们的参与更是对史叔的一种肯定,更多的是一种赞美。史叔也被称为“团长”。一个火柴所发出来的光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有这点微光的指引,才点亮了更多的光,温暖着更多的人。去年,史叔拿出了自己的积蓄,为养老院捐款伍仟元整。也许在史叔的养老道路上,他还会继续迎着东方那颗最亮的启明星前行,因为带给大家的不是简单黎明的到来,而是奔向黎明前进的动力和永不言退的傲骨。
王波
王波同志现年65岁,年关山镇政府公务员岗位退休,中专文化,曾先后当过教师、教育专干,抽调参与临潼县民办教师整顿工作;年调关山中学教导处工作;年调任关山镇政府,先后担任政府办主任、民政办副主任、计育办主任等职务;年退休。退休后抽调关山镇政府档案整理归档、区志编纂、阎良村情编写工作;年成立北马村老年协会,任会长至今。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王波同志在一贯的工作中,养成了爱学习、讲政治、守法律、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抓好时机,发挥特长,走访群众,翻阅资料,查询证据,编写了北马村的历史,使村落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以及特色产物、名胜古迹真实地再现于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退休后凭借在镇政府的工作经验,为村上的农业普查出谋划策,手把手指导,圆满完成普查工作。借助能力,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为当地老年人开辟了活动、交流、健身以及发挥义务和权利的平台。
杨茂森
杨茂森,男,年1月退休。之后,仍不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广泛赞誉。徐研聚力育人,关工奉献爱心。年11月28日,阎良区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会成立,选举杨老为会长。建起了17个分会,下设小组,形成网络。建立麻张小学实验基地,撰写的《坚实地踏着徐老的足迹前进》刊于《万世师表徐特立》一书。年创办“阎良区人才培训学校”,解决了一批贫困家庭子女升学难的问题。年10月,区委任命他担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建成19个关工委、个关工分会、个关工小组,形成关工网络,覆盖全区。区关工委被评为先进单位,他个人也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年省关工委和省精神文明办又授予他“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功勋奖”。树立家族风范,融入群众之中。退休后的杨老,出版《征程回眸》一书。同儿女们共同赡养鰥居的二堂哥,并养老送终;接济从企业退休的胞兄,资助“五保户”四堂哥盖房;资助大表兄丁吉庆度过生活难关……以诗会友,几十年间,他写诗多首,一首颂扬毛主席的古风还被评为学会的一等奖。他84岁的时候,写了《不忘祖先恩德,提振杨门风范》,强调做好概括出的“六个方面”,教育后代。“莫道已卸担,须知早加鞍。世路本崎岖,时刻正三观。警惕邪恶扰,高举除魔鞭。誓言入党立,公仆终生愿。”这首杨老最近写的诗,正是耄耋之龄杨老精神年青的体现。
张逸三
张逸三,男,92岁,汉族,党员,原任原阎良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人生总得有些作为,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人”、“只要认真探索,就会有创新,创新永无止境”。作为一位共产党员,离休老干部,现年92岁的张逸三老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离休后不忘初心,坚持誓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理念不变。给中央、国家、省市区有关方面撰写的建议、意见数十篇。为阎良老年大学讲了12年保健课;编写了阎良工业发展史初稿;编辑出版了三本书:《中华三千字文》、《中老年强身与保健》、《中老年健康与长寿》。荣获“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优秀成果”特别金奖;评为“国学十佳贡献奖”等。
周彩贤
周彩贤,女,62岁。现任北屯秦家村妇联主任。光阴流逝,我国逐步走向老龄化社会发展,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各自的长处,有在事业上默默奉献的,也有在家支持儿女工作的,秦家村有一位六十二岁的老人,她奉献青春三十余年,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她不是别人,就是周彩贤,今年六十二岁,现任秦家村妇女主席,从事妇联工作三十余年,主要负责妇联、计划生育、老年协会工作,作为一名村级干部,她能端正态度,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支部村委会交给她的工作做好,以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为广大村民服务,正如上级领导群众对她的称赞“老婆主席”,她嘴快,腿勤,工作效率高,特别是北屯街道办书记、主任对她的评价,这“老婆主席”对工作极端负责,敢于处理家庭矛盾纠纷,对不孝敬老人的事敢管敢说,而且是一管到底。
十佳孝亲敬老之星
谷晚亭
谷晚亭,村子里公认的好媳妇。年丈夫意外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女儿和一个老婆婆,虽然她丈夫上面还有两个哥嫂,但婆婆一直跟随她。丈夫走后,谷晚亭坚持没有改嫁,一心一意地照顾老人的起居饮食和疾病,用心的抚养两个孩子长大。12年如一日,现在老人已经87岁,所有事情都要依靠这个媳妇,谷晚亭不离不弃,一直侍候在其身旁。多年来,她跟老人从未发生过一句争执,更没有冲老人发过一次脾气,没有惹过老人不高兴,总是想方设法把老人照顾妥妥的。平时也与村中邻居从未红过脸,有过矛盾。谷晚亭确实是婆婆眼中一个性格阳光、心中有爱的好媳妇,女儿心中一个孝敬老人、团结邻里的好榜样!
惠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她人生的信条,“做老人的五星级服务员”是她工作的定位,“让老龄工作大放光彩”是她事业的目标。她就是西安市阎良区迎宾社区老龄工作者----惠波。她把社区的每一位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数年如一日,她以老人的“服务员”自居,四年多的时间,不算久,但她将社区的老龄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社区老人连声称赞,社区同事好评如潮,就连社区诊所、餐厅的人都为她竖起了大拇指。一切为了老人,细心谋划,让老年人“老有所乐”;悉心照料,让老人“老有所养”;耐心陪伴,让老人“老有所依”;用心工作,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惠波就是一个行动派,她始终坚守自己在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心系老人,不怕苦,不喊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好社区老人的“亲闺女”。
焦宏利
焦宏利的家庭是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他们孝老爱亲,夫妻和睦,教子有方,工作勤奋结婚多年来对待老人有口皆碑。她公公爱好写诗文,她平时就是公公的“秘书”,校对、打印诗文等平日对双方老人的生活起居她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也经常接济亲戚朋友。在困境之中,能与家人和谐相处。她婚后一年,婆婆就去世了。那时家里还有未成家的妹妹和弟弟。婆婆去世后,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公公为给婆婆治病,在单位欠了些款,逐月从工资中扣除;十多年,同公公、爱人一起照顾二堂伯。每个星期都回家,为二堂伯送钱、物等。除此之外,还支持家人经常接济从企业退休的三伯;为“五保户”四堂伯垫钱修缮房舍;生活上照料双目失明的二舅;对于村上的修路、建校等社会公益事业,他们积极捐款;村里的红白喜事,也是亲自到场;在社会上,谁家有困难,都会主动帮助。
李妮
李妮是一名细心孝顺的女儿,也是一名体贴入微的儿媳;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慰藉,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她是家中老人的细心家长,知已挚友,对老人真心呵护,倍至关怀;她对父母亲如此,对待公婆更是让人羡慕。公公年龄大,身体一直都不好,吃饭不能吃生冷食品,她就做老人喜欢的饭菜。公公总是逢人就夸他有一个巧手儿媳妇,老人没有女儿,她就像女儿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两位老人。从细节中倾注了关爱,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诗篇,奏响了一曲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真正内涵。
冉亚玲
五年前,冉亚玲的丈夫因为患高血压做了脑部手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因此家里里里外外都是冉亚玲一个人支撑着。九十岁的婆婆王爱英,语言表达不清,时常吃药。刚嫁到赵家的时候婆婆就是疾病缠身,特别是支气管炎,一到冬天更是无法下床。经冉亚玲精心照顾、按时吃药支气管炎好多了。但并没有根除。现在病情还时常反复。公公因为老年痴呆常常忘记回家的路。公公尿裤子、拉到裤子上也是常有的事,每次冉亚玲在水池边用刷子刷着公公换下来的尿湿的有粪便的裤子,刺鼻的味道让冉亚玲有作呕的感觉,遇到这种情况亲戚们嚷嚷着让把裤子扔了,她知道大小便失禁对公公来说是常有的事情。她每次把脏裤子洗干净晾晒好就会放在顺手的床边以便公公穿。每天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冉亚玲从嫁到了赵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坚守,孝敬父母,为我村组广大村民做出了表率。冉亚玲用自己一颗朴实善良的心感动了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最淳朴的爱。
孙明学
孙明学是关山镇卫生院康桥分院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但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在当地他不仅是一名卫生院的医生,他还是康桥老年公寓50多位老人的健康守护者。多年来,他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关心老人的生活,保护老年人的利益,尊重老年人的意志,自从康桥老年公寓开办以来,他会在老人们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自愿义务地为老人诊断治疗,就连药品都是自掏腰包,从不收老人钱。对待村里村外的老人,他也是如此,看个小病,从来都给老人免费,出不了门的老人,他就上门看病,不厌其烦,方圆几十里,一提到孙大夫,大家就竖起大拇指。他就一直这样默默的奉献着……
就是孙明学的话:“谁家没有老人,看病,是尽我所能,一点医药费不算什么。”是他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为康桥老年公寓入住老人和村里村外的老人们尽心尽力的服务,在敬老爱老方面做出了表率!
孙迎仙
年,孙迎仙怀着“让每一位老人幸福的活着”的创业初衷,成立了西安先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从保洁、家政服务、月嫂到居家养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一路打造“以老为本,为老服务”的理念。年经过努力,开始为我区部分在册困难失能老人定期入户服务,从简单的一日三餐到居室卫生,从洗头洗脚到端屎端尿,她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不敢有丝毫懈怠。年,她申请成立了阎良区先洁助老服务中心,中心建立了居家养老公寓,培养了专业的护理团队,让老人得到专业护理和专业服务。她总是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区公寓照顾老人,为他们洗洗头、剪剪指甲,和老人聊聊天、说说话,给老人端一杯热水,喂一口热饭……她就是老人心中的乖女儿。
王亚莉
提起王亚莉,村子的人们赞不绝口,她的为人处事,敬老扶幼,勤劳持家,帮助丈夫,在当地传为佳话。婆婆、公公、祖母均年老体弱、多病,失去劳动能力,丈夫在外身体不佳常年多病,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就落到了她一个人的身上,这样的她就不由分说的担起了家庭主任这副担子,68岁的婆婆,不慎感冒,反复发烧、头疼、咳嗽、呕吐,整夜无法睡觉,当时还患有脑梗的王亚莉不顾一切全力整天整夜的服侍着老人,岁高龄的祖母,因行动不便,下院子台阶时滑了一下,摔倒了,致使额头磕破,下肢软组织挫伤,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顿顿询问做什么饭,饭的调料是否合适,盐轻醋重?热凉程度,软硬如何?倒尿、倒屎,天天擦洗,晚上洗脚问水温如何?帮助老人康复。
肖婷
年仅20岁的肖婷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投身养老,用最好的青春、专业的医护知识服务于老人。对于初入工作岗位的肖婷来说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原以为作为护理专业毕业的我们只需为老人打打针、发发药,然而接下来的工作让我们将更多的第一次都在这里实现,第一次为奶奶洗脚、第一次为爷爷刮胡子、第一次为卧床的老人翻身、叩背、收拾大小便、第一次看见老人离世....等等。短短的三年时间肖婷从一名基层护理工作者干到了护理部主任,常常会有人问肖婷你这么年轻怎么会选择养老这份工作呢,肖婷总是呵呵一笑说“因为在这里我能深深的感觉到老人对自己的那份信任与依赖”,如果有人问她干到什么时候?我想用她
二是加强老年协会队伍建设,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文化需求。为了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文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每年对老年人不定期开展知识讲座,组织开展了中秋节茶话会,重阳节过集体生日,春节唱秦腔送春联活动。
三、是注重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延凤社区选举了责任心强、威信高、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居民担任了楼栋长,协助社区干部工作。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老党员发挥余热,担任义务宣传员,维护社区治安,劝阻不文明行为,老年人在配合社区工作中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服务社会。
四、是切实关心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在延凤小区居住的老年人居多,其中不乏子女长年在外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社区从基础工作做起。关心困难老人,多方联系协调办理低保,开展了送温暖活动,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