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很多老地名秉承着实用主义态度,也就是说这地方以前干啥用的的就叫啥
比如菜市口,一听就是卖菜的地儿,至于后来变成刑场那就另当别论了
豹房,古代皇上饲养野生动物的地儿啊
公主坟,应该是埋过某个公主吧T-T
但是有些地名现在听起来实在太差劲,于是就在后来被雅化了
礼士胡同
单口相声《君臣斗》里提到的“礼士胡同”,原来叫“驴市胡同”,卖牲口的地方,这么一改,礼贤下士,立刻高雅了起来。
秀水街,原名“臭水街”,由臭变美了,你造吗?
珠市口,原名“猪市口”,听名字就知道你是干嘛的了,卖猪的啊!~
(由于珠市口没有定位,所以定位到珠市口教堂,常坐7号线的朋友可能会很熟悉——“猪市口”站到了,请下车的旅客提前做好准备······)
王寡妇斜街
“王寡妇斜街”也在珠市口地铁站附近~
棕树斜街,几十年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清代的时候叫王寡妇斜街,后来改称王广福斜街。老人们平常不叫棕树斜街,还是叫王广福斜街。年将路北的两个叫广福巷、口袋胡同的小巷并入,改成现在的名字。在这条街的南边还有两条小巷,原来叫做寄骨寺东夹道与寄骨寺西夹道。
明末清初时这里妓院可比较多。那时这儿还是一片蓑草与农田中的一个小村子,相当于今天的城乡结合部,到北京城里做生意的远道而来的人们,要提前一天到这儿等天亮开城门时好进城赶上早市,如果当天没有卖完货或没办完事,也在这儿投店吃住,还有做完生意后天太晚了回不了家的,也要在这儿住一晚,等到天亮再回家,那时的人很少有敢于赶晚路的,因为土匪太多,世道不太平。
所以当时这条胡同就有了供人们吃饭与睡觉的小店,有店家为吸引客人就想办法弄来穷人家的女儿,或招来流娼供客人玩弄。此时有一个姓王的中年妇女死了丈夫,人们叫她王寡妇,她在这条街上开设的妓院很有名气,所以人们一说到这个地方时就说:“到王寡妇街。”叫的久了,又加上此街为一条斜街就得到了“王寡妇斜街”这个街名。清代的《京师坊巷志稿》就称王广福斜街。
雅宝路,原名“哑巴路”!
(只能定位到这个超市~超市莫名躺枪······)
锣鼓巷,原名“罗锅巷”,对!就是南锣鼓巷~
光彩胡同,原名“棺材胡同”,在地铁1号线复兴门站附近,这个名字听着真渗人啊!还好改名了!
(只能定位到这个超市~超市再次躺枪······)
梅竹胡同,原名“母猪胡同”,位于王府井大街西侧,呈东西走向的死胡同。
额,这名字太尬了,不改不行啊!
准备好出发了吗?呜呜呜呜呜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