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东城区“大戏东望·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在南锣鼓巷街区举行开幕演出。作为“文化东城”的重点活动品牌,本届活动以“戏剧温暖城市”为主题,首次创新采用戏剧融入街区,增加群众的沉浸式体验,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戏剧年度盛会。后续,展演季将于9月-12月期间为观众呈现多元戏剧内容。
多年来,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以突出东城元素、传播戏剧文化、鼓励群众参与为特点,吸引戏剧工作者、艺术家和戏剧爱好者广泛参与其中,至今已举办九届,累计推出了部剧目(其中讲述东城故事的原创剧目38部),演出余场,观众25余万人次。
本届展演季以“戏剧温暖城市”为主题,突出戏剧艺术与城市街区的共融,注重百姓的参与和互动。展演季分为开幕街区演出、戏剧主题沙龙、云剧场展播、线下原创剧目展演等单元,打破剧场的固有模式,将城市空间当做舞台,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凸显东城戏剧原创性、互动性、多样性,传递疫情之下的人文关怀,丰富市民的文艺生活选择。
·艺术与空间共融,为南锣鼓巷打造专属开幕街区演出
大戏东望·南锣鼓巷展演季开幕街区演出以“南锣鼓巷”与“温暖”为核心,结合南锣鼓巷历史沿革、空间个性、文化特色,打造专属南锣鼓巷的街区演出,使空间、艺术与观众形成立体共鸣。
开幕演出以南锣鼓巷街区空间作为天然舞台,并利用光影设计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表演空间——从玉河岸边的春风书院出发,途径玉河河畔,进入雨儿胡同,终至南锣鼓巷主街。
整场演出融合话剧、戏曲、舞蹈、木偶、皮影、音乐等多元的艺术形式,京剧《贵妃醉酒》与昆曲《牡丹亭》在开篇打下如梦似幻的风格基调;《飞吧,丹顶鹤》关照现实问题,传递社会温度;四合院里的实景话剧《邻居们》、雷琴独奏、老北京叫卖则还原了南锣鼓巷乃至北京百姓的生活日常;尾声,南锣鼓巷主街的歌舞表演带领观众共同感受艺术带来的惊喜与欢乐。
据开幕演出总导演梧桐介绍,这场以“大戏剧”概念整合的新业态演出,用大密度的原创内容和非同以往的视听体验,重构后疫情时代的跨时空观演关系,展现前沿戏剧观念,打造南锣戏剧梦幻,倡导戏剧与空间共融,是东城戏剧的一次重要创举。
通过传统与现代、现实与理想、艺术与空间的交融,大戏东望·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开幕演出成为一场多元共融的艺术盛宴,这也是东城戏剧结合城市空间特色的一次突破性尝试。
开幕演出之后,9月12-13日,展演季还将在南锣鼓巷持续进行街区表演及戏剧主题沙龙,其中,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著名导演罗锦鳞将携手著名演员陈好、青年导演王翀、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彭涛带来《戏剧——梦开始的地方》主题对话,著名影视话剧表演艺术家宁文彤将携手中国国家话剧院著名演员崔奕、李晔,以及建筑师高宇老师围绕《胡同与实景话剧》进行探讨。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将鼓励东城市民、戏剧爱好者在日常空间中近距离接触戏剧,让戏剧融入生活,感受戏剧的艺术魅力和乐趣。
·拓展线上戏剧空间,云剧场展播14天好戏连台
为丰富市民戏剧观赏形式,使优秀戏剧作品获得更多更广的受众群体,本届展演季开设云剧场展播单元。
云剧场展播单元包括历届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优秀原创剧目和北京市演出责任有限公司出品的经典剧目,将在大麦x优酷独家展映。9月14日-9月27日期间,十四天每天一部作品上线,其中包括根据真实感人事件改编的戏剧东城年度大戏《十年》和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生命密码》;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温情话剧《男保姆》和《最美的时光》;体现平凡人物在大时代下奋斗故事的都市题材话剧《跑吧,儿子》和《微时代之囏人》;以及再现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旗袍》、《广陵散》等,观众将可以在云端看遍古今故事、人生百态。据悉,云剧场线上展播将持续放映至12月底。
·回归剧场空间,9部作品汇聚东城原创力量
受疫情影响,戏剧演艺市场面临巨大挑战。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东城区在做好演艺行业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要求时,积极坚持推动新剧目创作,带动疫情之后演艺单位复工复产的信心。
9月-12月,将有9部全新的东城原创剧目陆续在北京儿艺排练场、隆福剧场进行展演,观众将可以回归剧场空间,以最熟悉的方式享受戏剧艺术。即将展演的原创剧目中,包括讲述普通人在疫情之下不懈奋斗的抗疫题材话剧《14天》和《门里门外》,以小见大,共同回忆这段对于我们来说十分特殊的日子。
据悉,东城区积极扶持原创剧目创排,十多年来,先后通过直接补贴演出、对优质剧本重点奖励、政府购买、设立专项资金扶持等方式,共支持了多部原创剧目,集聚了大量创作资源,吸引戏剧工作者落户,鼓励开展剧目创作。尤其年以来,每年配备专项资金,鼓励东城原创剧目创作,共推出了38部东城原创剧目,演出场,发放惠民票3.5万余张。
艺术与空间交融,让戏剧温暖城市,大戏东望·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年9月-12月,不见不散。
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