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出现于明代,是一种融合了民间歌舞和曲艺的民间表演艺术,主要是以说唱的形式进行表演。在安徽省凤阳县的大部分地区广为流行。和花鼓灯、花鼓戏并称为“凤阳三花”。年,凤阳花鼓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代中叶,在安徽凤阳等地区流行着一种在山歌和号子上形成的曲调,这种曲调旋律优美,文雅动听,因此常被花鼓灯艺人用来表演花鼓灯。
后来在泗州戏和外来剧种的影响下,这种曲调渐渐吸收和借鉴这些曲艺中的优势,在表演、曲调、声腔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使凤阳花鼓开始向戏剧的方向转变,到清光绪年间,形成花鼓戏。凤阳花鼓戏早期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者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在明清时期,凤阳是“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的长年灾区,很多民间艺人以凤阳花鼓为乞讨手段,因此凤阳花鼓被这些逃离的艺人带到了全国各地,凤阳花鼓的名字响遍大江南北。
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凤阳花鼓载歌载舞的场面,花鼓戏的伴奏只有锣鼓,没有弦乐,其中的三大件(锣、鼓、钱)必不可少。清朝中叶以后,凤阳花鼓进行了改革,把舞蹈淘汰掉了,只剩歌曲部分,分为“唱门头”和“坐唱”两种形式。早期的凤阳花鼓曲目如《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秧歌调》等,每一首都曾经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尤其是《凤阳歌》即使处在21世纪,仍有不少地方在流传。
新中国成立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改革,凤阳花鼓在打法、演唱、舞步等方面仍保持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又与时俱进揉合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流畅明快。凤阳花鼓蜚声国际,曾经在日本进行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凤阳花鼓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东方芭蕾”和“凤阳一绝”的美称,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声誉,后来出现了很多以凤阳花鼓为题材的创作,所以凤阳花鼓成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东至县木塔乡是安徽省的东南大门,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塞,商贾往来,商贸发达,人口的流动量很大,是皖赣边的边贸重镇,随着人口流动量的增加,各地的文化也在此传播交流和融合,为木塔带来徽州文化和浮瑶文化的交融与积淀,逐渐形成边界文化大镇,底蕴丰富,光彩夺目。鸡公调就是在百家交流和融合中产生的。
清末民初,饶河戏腔传入到木塔乡并且与当地的民歌、歌舞、小调和戏曲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当地方言为念白的表演形式,唱腔响亮明快,节奏快而且带有尾音,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主要在东至县衣村流行,是衣民衣闲时或节日时最好的娱乐活动。演唱高腔时常在句尾和句间出现衬字和变音,而且常用舌根翻高8度,声如雄鸡报晓,所以百姓把这个新兴的剧种称为“鸡公调”。年,鸡公调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鸡公调”的内容丰富,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表演、舞蹈、舞台设计、手工工艺、唱声、服饰美术、音乐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每年腊月开始到来年的二月二日,是鸡公调表演的活跃时期,演出地点为各村祠堂或村间空地搭台,演出没有费用,但邀请方要置办饮食和礼品,并且安排住宿。按照传统,一般表演滨三出,即一场大戏两场折子戏。演出往往会吸引很多观众,人山人海,很是壮观。
演出时,演员的服饰装饰也是一独特的亮点,“鸡公调”的制作工艺主要也是体现在各类服饰上,演员所穿的服装均为丝绸面料,在上面刺各种图案和花纹,有高山流水,有鸟语花香、有百凤朝阳、有玫瑰牡丹、有龙腾虎跃、有森林密布、有百花齐放、有瀚海平波等图案和花纹。件件是刺绣佳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色彩明艳,栩栩如生。这些刺绣具有非常高的工艺价值。
演出时分角色着装,并绘画各式脸谱,主色调为红、白、黑。根据剧情的发展和需要,演员往往做很多工作或者表情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腿部有蹬、踢、跳、抬四个踢法,手部有揽、抱、托、扶、劈、打等动作,腰部则可以扭、转、弯等。脸部也会根据情节作出喜怒哀乐的表情。较为死板的一般是演员先演唱或者念白,然后才有动作表演。伴奏乐器主要以鼓、琴为主,还有胡、锣、梆、呐等乐器,旋律柔和优美,后台有众人帮腔,所以鸡公调的表演往往能够促动人们的感情点,现场热闹非凡。演员惟妙惟肖的逼真的演姿,更是容易获得群众的掌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