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魁星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首席记者肖菁/文詹程开/音频
一
“的的各的一的才,台台、次台、乙台、才、台台、次台、乙台才”,建根和宇昶两个老伙计把烟往嘴上一搁,升腾的烟雾氲氤了沟壑的老脸,手下的鼓点蓬勃而出。舞台另一侧,68岁的何奇戴好面具、抖着肩膀,两腿打成剪刀步,“台台、次台、乙台”,跳将上来。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时候,台下会爆发出男人们的阵阵叫好,和女人们的哄堂大笑。
淳安民间素尚歌舞,三角戏、跳竹马,历史悠悠,但是,不知怎么的,倒是让个滑稽的跳魁星在各场演出中打头阵、拔头彩。魁星不在舞台上走一遭,人们不蜂拥上去把红包往魁星怀里塞,这戏似乎都没法开演。
新安江出山入林、绕水跌瀑,年前,置郡安民。相比新安文化延绵千年的历史,跳魁星是年轻的。
淳安有史记载的跳魁星,不过始于百来年前,清末民初。彼时朝代更迭世事动荡,但是置身山水一隅的淳安人在跳魁星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欢乐是一样的。
跳魁星的快乐是简单而直接的,带着山里人淳朴的希翼,靠山吃山择水而居,来年风调雨顺哩,家家户户招财进宝咯……
二
那一年,赖小兰16岁,这是个眉眼清秀身形玲珑的姑娘,当时家里人为她想到的最好的出路是学裁缝。
赖小兰被送到淳安县城一位颇有些手艺的裁缝那里。晚上昏黄的灯光下,裁缝阿婶一边做手工,一边哼戏文,有时候停下来看着身边的姑娘:小兰啊,学裁缝有哪样好哦,还不如去学唱戏文哩。
小兰也停下来,扑扇着大眼睛望着灯光,对啊,唱戏文多好啊。
“演目连戏武场搭一大台,选徽州旌阳戏子剽轻精悍、能相扑跌打者三四十人,搬演目莲,凡三日三夜。四围女台百什座,戏子献技台上,如度索舞絙、翻桌翻梯、觔斗蜻蜓、蹬坛蹬臼、跳索跳圈、窜火窜剑之类……”这是明朝大才子张岱《陶庵梦忆》中对淳安目连戏的记载。
赖小兰描绘不了那么生龙活虎,淳安的戏文也远远不止目连戏,还有睦剧(原名“三脚戏”)、越剧,都是从小耳濡目染的。这种舞台上的闹猛和或高亢或悠扬的唱腔都是赖小兰喜欢的,“是哦,去演戏文该多好”。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和神州大地其他地方一样,淳安最风靡的当属样板戏,靠山靠水的小村庄大家凑一凑,都能在大队礼堂里演上一出“红灯记”。
花季的赖小兰没想到,后来她兜兜转转还真的走上了演戏文这条路,而且还跳出了名堂,成了跳魁星的非遗传承人。
(图:非遗传承人赖小兰)
三
淳安自古多峻岭,山里人讨生活不易,伐木、狩猎、种桑、采药、放排,哪一样都要体力和胆魄;淳安人素来勤劳淳朴又生性开朗,劳作之余最喜欢的就是逗唱几句乐一乐。
关于淳安的戏剧,史料记载得不多,确凿比较早的有:元末明初淳安出过一位剧作家,写了一部号称四大传奇的《杀狗记》,写的是“杀狗劝夫”“妻贤夫祸少”的故事。
到清代和民国,活跃在淳安的剧种就相当丰富了。
据《文翰事类志考绎》,至清末民国初,在县境内流行的戏曲中,除当地特有的“三脚戏”(睦剧)、“目连戏”外,尚有徽戏和婺剧,以及由于徽、婺两剧所影响而相继出现的均由当地人组合的徽班、兰溪班和清唱班等。
在淳安众多民间剧团中,“三脚戏”、“竹马班”尤为盛行。20世纪三十年代,淳安本地的三脚戏班发展到十余个,演出范围遍及周边的遂安、开化、衢州、寿昌、分水、昌化和皖南的歙县、屯溪各地,而在这众多的民间剧团中都流行“跳魁星”表演活动,而且均以跳魁星开场。
四
我,来自何方?这是作为人,对精神家园的思索和拷问。
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倡导“寻根”教育。校长姜蔚颖说,淳安人要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以此去触摸淳安精神的实质,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收集和贴身感触,比如麦秆扇,再比如魁星舞。
谁能教教孩子魁星舞?
淳安文昌镇潭头村。何奇,68岁;程建根,67岁;何宇昶,75岁,三个老伙计一台戏。现在会跳魁星的不多了,“今天我们跳给你看”,他们把我邀到村俱乐部。
把锣鼓搬上台,把魁星的戏袍找出来,那个魁星手捧的金元宝,何奇拼装了好一会儿,“淘宝买的,10元,质量不好”,但是这丝毫没影响,鼓点汩汩而出,三三两两的村民就走进了礼堂,笑容在脸上荡漾开来,一张张日晒雨淋饱含沟壑的脸笑成了颗颗核桃。
何奇的父亲原本是村里清唱班的,30多岁跳过魁星,那个时候何奇年幼没印象。后来村经济越来越好,每年弄一台“村晚”成了潭头村顶顶重要的事情。
“村晚”的开场是什么,跳魁星啊。辛劳的山里人鲜有膀大腰圆的,“但是人一定要滑稽,动作夸张有节奏感”,何奇被推上台前。
何奇戴着财神帽,拿着状元笔,怀揣红榜,应着鼓点一路跳将上来。东南西北拜一拜,来年风调雨顺喽……状元笔横竖写一遭,魁星高中哩……最重要的是接元宝,那个质量不大好的元宝各个方位扬一扬,台下的人就坐不住了,大爷们小姑子都上得台来,拿着红包往何奇怀里塞,沾运气,招财进宝嘞……
塞红包的人多了,跳魁星的时间就不大好控了,原本十来分钟的开场往往要闹忙半小时。大家闹够了笑够了,何奇两腿也有些打颤了,浙江省著名农村艺术团潭头村“油菜花”艺术团的姑娘小婶们就扭动着腰肢排队上场了。
五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奎星是指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的北斗星中前四颗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的总称,主文运。
东汉纬书《孝经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说,后世附会为神,建奎星阁并塑神像以崇祀之,视为主文章兴衰之神,科举考试则奉为主中试之神,并改称“奎星”为“魁星”。
淳安自古有“文献名邦”的美誉,少不了供奉“魁星”。
年,“淳安魁星舞”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非遗项目“跳魁星”有这样一段介绍:始于清朝,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有民间睦剧、越剧、京剧、徽剧、黄梅剧等多种剧团余个,在这些剧团中都流行跳魁星表演,所以说,这一时期是“跳魁星”的鼎盛时期。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剧团的减少,“跳魁星”表演也日趋回落,一度,老百姓难得看到此项表演。直到近年农村剧团复兴,“跳魁星”活动又开始盛行。
当年16岁的赖小兰其实就学了一个月的裁缝,在裁缝阿婶的撺掇下,交了元押金,瞒着家人偷偷进了一个个体越剧团。
师傅们一看,这姑娘眉宇间自有一股英气,就给小兰上了一个小生妆面。得,你就学小生吧。
赖小兰聪慧,爱唱戏,一年多就唱到贾宝玉。后来这个个体越剧团冒充建德县越剧团去上海表演,事情曝光后就解散了。
年,建德县越剧团招生,四五百个姑娘考31个名额,18岁的赖小兰一举考中。
按着申遗材料中跳魁星的发展脉络,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剧团减少,剧团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唱戏的小兰终究被父母领回了家。
“后来啊,结婚生孩子,我没工作,老公做生意我帮一把”,淡然的叙述中是一个姑娘最美好的20年。
年,当年剧团的姐妹们聚会,人到中年,想起剧团里那段浓妆华服的芳华,个个都有一种梦做了一半不愿醒来的遗憾与怅然。
有姐妹撂下话,现在能办民营剧团了,小兰,当年你是台柱子,今天,你能不能挑这个头。如果你点个头,我们都来。
六
年中国杭州千岛湖秀水节,有媒体报道,千岛湖望江越剧团对“魁星舞”进行了改编,编排成大型广场民间舞蹈,深受淳安人民和广大游客的喜爱。
千岛湖望江越剧团,法人代表就是赖小兰。
一起跳魁星的34人都是当年的剧团姐妹。为了跳魁星,有的关了自家的服装店,有的把小饭店盘给亲戚,这个平均年龄近40岁的剧团改编的魁星舞引起了空前的轰动。
整个队伍分三个角色,金脸的魁星,白脸的天官,红脸的财神。
魁星身穿戏装中的兵衣,头戴兵帽,左手持墨斗,右手握朱笔;白脸头戴九龙相雕,身穿白蟒龙袍,手持阴阳板;财神身穿短红蟒袍,手持金元宝。
魁星第一个出场,紧接着是天官,最后是财神。招财进宝点状元赢得满堂喝彩。
而赖小兰和她的剧团姐妹们因为将魁星舞重新考证做编排,统一了扮相、舞姿、配乐以及舞台程序,而成为跳魁星的非遗传承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