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介绍 >> 正文 >> 正文

今日,端午澎湃在线

来源:锣鼓 时间:2023/6/27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 http://m.39.net/pf/a_5154125.html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又一年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佳节

饭桌上早已飘起粽子的清香~

你知道“粽子”的英文是什么吗?是“Zongzi”!这源于中国粽子历史悠久、国际影响力大,所以粽子的英文翻译,最终采用了中文粽子的拼音。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多年历史,是我国首个跻身世界“非遗”的节日。

究其由来,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等。其中,为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是在民间影响最大的说法。

图源:新华社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五”就是“初五”。按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就演变成了“端午”。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一个,有重午节、女儿节、五月节、粽子节、龙舟节、浴兰节等近30种。

吃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习俗。粽子初名“筒粽”,用竹筒装黏米煮熟,色、香、味别具特色。

晋代时粽子正式定为端午节食物,它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

赛龙舟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端午,人们最爱看的是赛龙舟。吼一声,锣鼓喧天!划一桨,欢呼雷动!

棹影斡波,鼓声劈浪。赛龙舟已有多年历史,人们认为龙舟滑过的水是“大吉水”,可以洗去霉气,带来好运。

外秦淮河上,市民正在赛龙舟。通讯员虞子军南报融媒体记者李子俊摄

系五彩绳

端午节系五彩线的风俗古代就有。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孩子手腕上系上用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彩线编成的线绳,以期盼多福安康。

图源:

新华视点

挂艾草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民间普遍认为艾草、菖蒲可以退蛇虫、灭病菌。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每至端午,人们把艾草、菖蒲挂在门前,期望给今后的日子带来平安和好运。

图源:

新华社

点雄黄

端午节这一天,要将雄黄点在孩子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二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

图源:

人民日报

佩香囊

端午香囊内大多装有艾叶、肉桂、菖蒲等药材,有很好的杀虫驱蚊的作用。

在端午的早晨,大人要把这些香囊给孩子佩戴在身上,希望香囊里的气味可以祛病求福。

图源:

新华视点

沐兰汤

端午节沐浴兰汤的习俗,历史悠久,战国时代已有明确记载。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端午时节,日暖而虫多生,人们会用艾、蒲、凤仙、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

图源:

人民日报

端午节历史悠久

各地习俗不尽相同

关于端午节,这些知识点你真的了解吗?↓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让我们沐浴着艾草、菖蒲的清香,在榴红梅黄的勃勃生机中,遵循古人传下的自然之道,祛病防疫,静享康宁。

小苏提醒您

端午期间

疫情防控不放松

非必要不出行,不扎堆不聚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用公筷、分餐制等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纸巾或肘袖遮挡。

出现干咳、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就诊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健康江苏等综合

原标题:《今日,端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