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介绍 >> 正文 >> 正文

繁荣的陕南安康地方戏种四城金融媒

来源:锣鼓 时间:2025/1/13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994023356023855&wfr=spider&for=pc
繁荣的陕南安安康越调皮影戏小剧种,流传旬阳、安康、平利、白河诸县山区。艺人所传:越调又叫月调,因其主奏乐器为月琴得名。实际安康越调就是流行于河南南阳、邓县、湖北襄樊、郧阳一带越调大戏清中叶流入陕南后的变种,称为月调,可能是记述时的笔误所致。据《安康专区戏曲发掘组资料》记载:清道光末至光绪初年(-),常有越调戏班沿汉水西进至白河、旬阳、安康、平利等县流动演出。约于清光绪中期()前后,河南越调艺人李大架子率演员十数人于旬阳县城附近及吕河、神河等地走乡串村演出年余。后因当地灾情严重,戏班散伙,各自分头谋生。时有李大架子、李二架子(小旦)、兰定子(工净)董寿亭(工净、旦)等被旬阳吕河汉坝川道情皮影双盛班班主赵万金挽留,并劝导他们以皮影戏形式继续传唱越调。李二架子在河南老家从艺时已学会皮影戏“拦门”,遂领赵氏皮影箱就地演出并授徒传艺。先后有当地人赵雄、赵维寿、胡茂学、庞盛昌、朱正洪、尚银仓等学成出师,并再组班社,又传徒辈,均以皮影戏为载体,使越调得以流传。与此同时,安康八步景皮影戏著名艺人汪文成在阳学会越调唱腔及锣鼓打头,返回安康后随即传于其婿、子及外姓徒弟数人。旬阳、安康二县方音发声韵母同多异少。第一代当地传徒唱念道白按河南话四声已不甚规范,二代亻以后基本采用安康、旬阳地方语音演唱。曲牌板式、唱曲及剧目等除保留越调旧制外,又吸收汉调二黄、八步景、道情、弦子戏等剧种成分及地方民歌如《十爱姐》、《倒采茶》等掺合运用,不断改造,逐步变化。清末民初,此类班社已达近十个。至此,河南越调大戏在旬阳、安康一带不断演变,进而具有本地特色的越调皮影小戏剧种正式形成。安康越调的唱腔既缠绵婉转又高亢激越。一些腔调用假嗓演唱并使用真假音结合的发声方法。根据剧中人物身份、情绪选用各种不同的放腔,为其唱腔音乐的突出特点之一。主奏乐器四股弦,另辅以月琴伴奏。击乐品种及打法与汉调二黄相同。演出剧目的故事情节一般都较曲折离奇。台词多用当地方言土语,通俗易懂,生动、幽默。班社由四至五人组成,一人“拦门”(掌签子);一人司鼓打板;一人拉弦兼小锣;一人弹月琴兼锣、铍、唢呐;背挑戏箱一人兼击水铃、马锣和吹大号。演出的全部角色若由四人分唱称“四顶柱”、三人分唱称“三角撑”、最少也需二人包唱,称“打连夹”。班子人员虽少,要求专多能。农闲时间,无论人口集中的村镇,还是深山老林,农户散居之地,皆可利用村头院落就地开演。以小型庙会及农村“还愿戏”、“寿戏”为主,从无售票演出之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