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按:正月十五的闹元宵,小时候晚上寻着锣鼓声,跑出去看人们拿着自制灯笼扭秧歌的欣喜再也不能重现了?开了工开了学,年基本就算过完了。春晚越来越不能看,而过年那几天央视滚动播出各地的传统年俗活动倒是很吸引人。年2月,汕头澄海盐鸿镇。一位父亲抱着女儿在祠堂前潮汕年俗潮汕是粤东以潮汕方言为主体的一个地域,历史上因交通等原因此处的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发展,“中国古代文化的冷冻库”说的就是潮汕。每到过年,这里的传统文化活动可谓最奇特多彩。游神赛会祭拜祖先,敬奉神明与潮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最隆重的形式是游神赛会(潮人称营老爷),和大多数节日一样,游神赛会在农历正月元宵节前后举办。农闲时间,人们祭祖游神,祈求新一年的福祉平安。人们从乡中各庙抬出神座列次穿街过巷,周游全乡。各家各户都备好供品香烛钱纸,在各家门前摆案迎神。在游神活动中,各处风俗不同,又创造出舞英歌、跳火堆等等各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年1月,潮州江东镇柚园村。准备出游的队伍年2月,营老爷神轿后休息的乡绅年2月,潮州磷溪镇溪口村。每年正月十六是溪口村固定的劳热日子,通过筛选的年轻人一律长衣礼帽,腰缚红绸,帽插如意,赤脚穿袜;抬着神轿走过全村年1月,潮州饶平高塘镇。年轻人在神轿高高抛起,再稳稳接住年2月,潮州江东独树村,抬着神轿的年轻人冲过界线。在潮汕有这样的风俗,游神中,跑得越快越兴旺年2月,潮州磷溪溪口村。几个年轻人抬着神轿走在村道上年2月,潮州东凤镇。神庙前年2月,潮州铁铺镇。游神队伍在表演“抛锣”年2月,揭阳普宁溪东村。一个男孩手拿香炉跳过燃烧着稻草的火堆年2月,揭阳官硕。每年正月十七、十八日,官硕各乡游灯,参加游灯的千人队伍扎红巾,腰缠红带,身穿紧身裤,打着脚带,手提用竹筛编成的火把,敲锣打鼓,汇集到神堂前年2月,澄海盐灶。游神活动正在激烈进行年1月,揭阳乔林村。年轻人赤腹舞火龙年2月,汕头濠江区。乡绅们在神庙前英歌舞“英歌”表演的是梁山泊众英雄乔装打扮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由于英歌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并经各地民间艺人加以不同的创造,因而形成了各种流派。但表现手法很写意。英歌队员均作古代好汉,主角被赋予梁山英雄姓名脸谱。全体队员分作左、右两队,领头的队员俗称头槌,二槌,头槌为黑脸挂黑须的“李逵”或“秦明”,二槌为红脸挂红须的“关胜”或“杨志”,再往后是“鲁智深”、“武松”,男扮女装的“孙儿娘”、“扈三娘”。作指挥而活跃于队伍前头的耍蛇人是“时迁”,锣鼓队中司打鼓的装扮成“宋江”。英歌舞年2月,潮州江东镇。孩子们背着“官印”和“令旗”年1月,普宁市交丙坛村。化妆成各式古装人物的村民和孩子赛大猪游神和赛会是个整体,潮汕新春的有各种赛会中,有汕头月浦23岁男丁祭祖成年礼举行的赛大猪;有一乡多戏台的赛戏;有夜晚各地举行的赛灯;还有潮州古巷神前赛大鹅等等。赛会赛的是阵容、祭品、祭具,也是赛艺术、赛技术、赛智力、赛勤劳致富,是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去追求美好的生活的竞赛。比如赛大猪,每年正月初八,有23岁男丁的家庭都要提前养猪参加比赛,一是比个头,而是比谁家的猪打扮的更漂亮,赛完后抢着把猪和祭品搬回家,比谁搬的快。以此证明家中成人的男孩勤劳能干。年2月,潮州彩塘。一老者在比赛大猪的场合年2月,潮州彩塘华美乡。临时搭建的棚子摆满了宰杀好的大猪大猪抬回家后,猪肉除部分送亲朋好友外,烹调成各式各样佳肴“凤岗妈”凤岗村的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丰富。每年正月十七以奉拜“凤岗妈”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活动,其中“活桌席”、赛酥糖塔、做大红桃粿等是凤岗村特有民俗。“凤岗妈”也称“珍珠娘娘”是潮汕地区和闽南一带民间信仰综合的地方保护神。正月十六晚开始,凤岗村的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四方香客如期会聚凤岗村,朝拜“凤岗妈”。供桌上年2月,汕头濠江凤岗村。潮汕各地都有这样的风俗,劳热当天,必然“做大戏”,是给神明看的年2月,潮州市区。神前拜祭的生肉供桌上的桔子,潮汕称“大桔”,跟“大吉谐音乡绅正在安抚祭台上的活鸡供桌上的活鸭其中的“活桌席”最有特色,人们在“珍珠娘娘”庙前供有一席丰盛精美的供品,全猪、全羊、三牲、粿品、海鲜、果蔬,以及用面料和果实塑雕而成的飞禽走兽、仙果糕点,约有二百份供品井然排放。而供桌上的两对活鸡、活鸭传能发现贡品中不干净的部分。罕见的供品——酥糖塔上还会装上灯饰、对联、题匾等。现在,各种各样用食品做成的奇巧祭品,让游客大开眼界。年2月,潮州浮中。村民们用糯米、大米在祠堂里做“團”,用于第二天的祭拜年1月,潮州磷溪村。凡是米制食品,潮汕人一律称“粿”。黑色的粿是由一种叫“鼠壳草”的青草捣汁加糯米粉做成;红色的粿是大米做成。这两种“粿”,逢年过节必备,用来祭祖年1月,饶平樟溪镇。按照风俗,去年有男孩出生的家庭,大年初一这天要在秋千上播撒花生让村民抢捡,意喻早生贵子戏台上表演的潮剧,粘贴在大猪身上寄托对未来吉祥生活期盼的潮汕剪纸,大猪口含潮汕柑桔,寄望生活的大吉大利;祭拜后争先抬猪回家的细节体现潮汕人敢为天下先的文化心态等等,无不体现出潮汕地域文化特征。看着祖国各地热闹非凡,而实际上能亲眼所见、能亲自参与的年俗活动越来越少。也许若干年后月浦村的赛大猪活动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但是将当下具有文化意义的常态记录下来,用自己的观看和记录去梳理出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的影像,是作者拍摄时思考的问题。-The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