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介绍 >> 正文 >> 正文

天下奇俗河南两村每年要互骂6天,被

来源:锣鼓 时间:2025/6/24
来源

都市现场综合梨视频、百度百科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花萝卜的心害怕,进了西常(村)他就不敢打,见人招手又挤眼……”2月17日正月十三,正是河南灵宝,东常村、西常村的社火队进行“互骂”的日子,按照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从东常村开始,他们跑到西常村里边舞边“骂”,第二天西常村的社火队又会去东常村回“骂”,交替着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六,两村这种“骂社火”奇俗已延续千年。但这里所说的骂和普通意义上的骂已有很大区别,有一定的社会积极性。每年农历正月十一到十六是约定俗成的耍社火时间。年还被评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骂家反穿皮袄,表示自己是畜生野兽,不是人,说的不是人能说的话,不能见怪。骂虚不骂实,专骂对方的社火头子,极尽捏造谩骂之能事,目的是激怒对方村答应耍社火。如西村上阵骂东村:东村七个队,为耍社火开了会,有的往前拉,有的往后退,七嘴八舌不配对,真真一村窝囊废!。这样来来往往,从正月初二开始天天挑骂。灯光之下,锣鼓之后,几个村民一个接一个反穿皮袄跳上大鼓骂赌博、骂陋习、骂懒惰、骂不孝不敬、骂对方村干部不作为等等。这种骂,当然不是污蔑非谤之骂。而是一种控诉,一种批评指责讽刺,骂中贯穿斗文、斗武、斗巧、斗富、斗丑全过程。被骂到的人呵呵笑,被骂得越狠越欢喜。在这里辱骂成为一种敬重,辱之愈甚敬之愈甚。为外地社火所不具备,所以这种大俗大雅完美结合的社火被誉为天下奇俗骂社火。据当地社火老艺人介绍,今年社火规模很大。有八九百人参与,甚至有一千人参与,光演员就有四五百人。当拍摄人员表示演员的妆十分漂亮时,东常村的一位大娘表示:“不漂亮的话,人家西常村会骂我们的,所以我们一家一家都很争气。”骂社火代代相传,是因为它起到了乡规民约的作用。通过骂这种游戏形式,大雅大俗美丑尽显,起到互相批评,互相警示,互相监督作用。村民们也自觉律己,少犯错误,怕被对方抓住把柄,到时受骂,揭短亮丑。并且群众也寓教于乐,欢度新年,所以,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