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继平
因防疫,千佛山山会取消,那就来一番卧游吧!——看看过去的千佛山山会是啥样?
济南让人流连忘返的名山胜水多矣!
著名摄影家、作家牛国栋先生却独独把济南千佛山称为“世俗之山”,斯言诚哉。当然,说它世俗,并非说它不是一个宗教之地,相反,它的玄机,它的神圣,它的晨钟暮鼓,它的经声佛号,每天都吸引着无数香客来此顶礼膜拜;说它世俗,是说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平民之山、市井之山。
济南的春天是一夜春风刮来的。
草绿了,花开了,沉寂了一冬的千佛山便热闹起来了。城里的市民扶老携幼、呼朋唤友纷纷向千佛山涌来。自此,千佛山春季庙会便拉开了帷幕。自元代便兴起的千佛山春季庙会,时间并不固定,期长有时长达一个月之久。人们踏青游览,尽情呼吸着春天的气息,顺便看看戏,听听曲,吃点小吃,购点生活必需品或儿童玩具,一天下来,好不快活。
我们的先人踏青、赶山会时节多在农历三月,明代王象春《齐音·踏青》一诗对此有精彩的描述:“三月踏青下院来,春山阔袖应时裁。折花都隔山前雨,直到黄昏未得回。”他在诗注中还记述道:“三月士女竞出城南下院踏青,山南花放最盛,攀跻过山折取,撷盈怀袖,犹是太平景象,凶岁岂可复睹。余谓一年景色无如三月,朱明(夏季)则烂漫近败,早春又羞涩畏寒,重阳有霜露之悲,赏雪有寒士之恻。惟三月四美俱矣,岂可轻掷此日。”
千佛山春季庙会有时可以提前到正月下旬就开始市。清光绪二年(),这一年的千佛山春季庙会是正月二十开始的。已来济南演出五年之久、红极一时的梨花大鼓表演艺术家郭大妮来到千佛山进行出嫁前的告别演出。这一消息一时传遍整个济南城,深爱郭大妮艺术的济南人纷纷赶到千佛山脚下的庙会现场,观看郭大妮的演出:“丙子正月上元后五日,邑之千佛山开市会,大妮就中设雅座,遍招所与欢者来,度曲永日,极尽所长。立而观者几无余地,识与不识,鲜不欣欣然称大快。”(《历下志游》外编卷三《歌伎志》)不到一个月,郭大妮出出嫁,遂退出演艺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千佛山春季庙会还一度定在农历三月末至四月末举行,会期一个月。年出版的《济南快览·名胜·千佛山》就记载:“每年旧历三月二十八至四月二十八,为该山之庙会,士女咸集。”可见,千佛山春季庙会的时间在各个时期是不同的。现在的春季庙会则定为每年农历三月三前后。
济南的秋天是充满诗情画意的。
这诗情,这画意,绝对是归属千佛山的。登高远眺,清赏美景,是多么逍遥的乐事啊!每逢重阳节前后,集登高、佛事、娱乐、交易、餐饮于一体的千佛山重阳山会该闪亮登场了。山会的会场就设在南圩子门以外的大片空场地及数里长的山路两旁。各色商贩,身背肩挑,车拉驴驮,簇集而来;男女老少,摩肩接踵,纷纷攘攘,几无隙地。锣鼓声、乐曲声、吆喝声、打闹声,喧天动地……济南人厚道,有么说么,假如去山会以购物为目的就说“赶山会”,若是以休闲消遣为目的就说作“逛山会”。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曾回忆起他少年时期在三合街新育小学上学时所见到的千佛山山会,他说:“每年,进入夏历九月不久,就有从全省一些地方,甚至全国一些地方来的艺人会聚此地,有马戏团、杂技团、地方剧团、变戏法的、练武术的、说山东快书的、玩猴儿的、耍狗熊的等等等等,应有尽有。他们各圈地搭席棚围起来,留一出入口,卖门票收钱。规模大小不同,席棚也就有大有小,总数至少有几十座。在夜里有没有‘夜深千帐灯’的气派,我没有看到过,不敢瞎说,反正白天看上去,方圆几十里,颇有点动人的气势。再加上临时赶来的,卖米粉、炸丸子和豆腐脑等的担子,卖花生和糖果的摊子,特别显眼的柿子摊——柿子是南山特产,个大色黄,非常吸引人,这一切混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人声嘈杂、歌吹沸天的气势,仿佛能南摇千佛山,北震大明湖,声撼济南城了。”
年国庆节后,著名学者沈从文来济南,即将离开济南时,听说千佛山有山会,便急匆匆地赶了一趟山会。他眼中的山会情形和36年前季羡林印象中的山会,几乎毫无二致:“山路两旁,是各种各样的地摊,还有个马戏团在平坡底进行表演,喇叭嘶嘶懒懒地吹着,声音和30年前一样!还有玩戏法的,为一件小事磨时间,磨得上百小观众心痒痒的。卖酒的特别多,此外还有卖篮子箩箩等日用品的,可知必有主顾。真正最有主顾的是成串柿子。山路转折处又还有好些提大篮子的,篮中作扑鼻香,原来是卖烧鸡的,等待主顾登高饮酒吃用,一定也有主顾。”时间虽然紧凑,兴致勃勃的沈从文还是在山会上买了一件艺术品,花了五分钱。
千佛山是神圣的,千佛山更是世俗的、平民的。(来源:别说学堂)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