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新闻 >> 正文 >> 正文

写点生活灿烂的除夕之歌

来源:锣鼓 时间:2023/1/6
北京好治疗手足癣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115/8593378.html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金锡逊

宇宙的旋律宏伟而绵长,动辄亿万年、千百年,在浩瀚的太空中旋转不息。参商疾驰,在黑丝绒似的天幕上,众星闪烁着宝石般的永恒之光。

大道无言,于无声处又似音韵不绝。渺小的人类等不及,于是发明了以地质时代、历史时期来分段落。个人的生命更是有限,于是又抓耳挠腮,想出些历法以年来分小节。

这样,时间的咏叹调在意念中似乎放慢了节奏,人们每年都可有机会唱一曲灿烂的除夕之歌。

农历十二月,朔风呼啸,冰雪交加,正值三九严寒天气,北方大部分地区歇冬,是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则在大寒;此时临近年节,谚曰“小寒大寒,就要过年;杀猪宰羊,皆大喜欢。”因为自从秦汉以来,人们都在十二月进行年终“腊祭”,所以称之为“腊月”。腊者,猎也,意思是田猎以祀祖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除夕了。

“除夕”是个向前看的叫法,人们似乎以为旧年总不如新年美好,每逢年底,须得把过去种种不如意的回忆“除去”了才甘心。古人所谓“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除旧布新”等等陈词,民间所谓要把一种叫做“年”的怪兽赶回它的老家深海里去方可避去洪水泛滥等传说,足可旁证。

除夕这种叫法比起民间的大年夜、过年等等是要文气多了,进取多了。可是我却更喜欢家乡另一种旧时的叫法:“谢年”,“谢”,虽然它的本义是“告别”,我却更想理解为“感谢”。试想,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我们吃地球的,穿地球的,用地球的,能不每年感谢她一次吗?

地球,我的母亲!我是你的生灵,我在你的胸膛上匍行;你用你的乳汁,甚至你的骨髓,滋养我成人!今夜,我要用灿烂的笑容、用响亮的语言、用虔诚的心向你祭告:愿来年风调雨顺、人间太平!

到底是人类!迈过这么一道门槛也想添许多人文气息。

这么重要的岁时,必然会反映到历史、传说以及文学作品中来。

故乡旧俗,农历十二月二十以后,叫“二十夜”,提醒人们,年尾短暂,岁暮将至,一般在二十四以后可以陆陆续续开始祭祖了祝福了,我们这儿就叫“谢年”。

农历二十三日祭灶,在烟囱旁的灶君像两边贴上一副“上天岁岁奏好事,回宫日日保平安”的对联,烧麦杆编的马,摆上祭灶果,内有一种麦芽糖,是用来粘住灶君嘴的。传说灶君原是颛顼的孙子,又叫“祝融”,是司火的天神。“抬头三尺有神明”,灶君是上天派来专管老百姓的,贿赂他,他回凌霄宝殿去做“述职报告”时,就不会说这户人家的坏话了。二十四日该掸尘扫地了,进行一次大扫除,清清洁洁过年。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道:“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和凤姐儿治办年事”。年事主要是两方面的,一是对即将过去的一年作了结、交待,比如结年账、馈岁等;一是指向将来,指为年节作准备。在经济方面,要偿还借贷,索取他人拖欠;在家庭方面,要办年货,要作新衣,要办年菜,要准备祭祖送礼请客;在社会上,各种娱乐活动准备进行。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过了这一年,旧年就从此除去了,大都是年三十,也有十二月只有二十九的,就称为“廿九夜”。今年就是“廿九”。

人们祭祖、贴门神、贴春联、挂苍术、芸香之类驱邪、饮分岁酒、相坐守岁到天明;合家吃年夜饭,北方人吃饺子。

上世纪年,新疆吐鲁番出土了唐代的饺子,与今天差不多,但作为节日的食物则是源于明代而盛于清代。有些人家还在饺子里包一两枚银币,穷人家就包一枚铜钱充数。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就算吉利。

当代的微型小说有一篇《大钱饺子》就讲到了与这种风俗有关的一个亲情故事,饺子里有一个包着一枚大的铜钱,谁吃到了谁交好运。母亲和儿子暗暗地让来让去,让出一个叫人掉眼泪的故事。“饺子”意思是“更岁饺子”,岁“相交”也,除夕不就是站在岁时的门槛上吗?

南方人则有吃年糕的习俗,明代的《帝京景物略》就已经提到吃年糕,谐音为“年年高”,可知吃年糕事非一日,习非一地。

这时候小孩子就最高兴了,除了玩还可以得到压岁钱。古代给儿童的一种饰物,形似钱币,上面有文字或生肖、图画,用来驱邪,真正是“钱”。现今的压岁钱已无迷信意味,而是一种亲情爱意的表示了,压岁钱也不仅仅是钱币,丰富多了。

过年是一个系列节日,不止除夕一天。这是全家乃至亲属团聚的大节,飞机火车,千里赶回,人情浓浓,喜气洋溢。

不过在旧社会,富人和穷人的过年竟是有天壤之别。

《红楼梦》中宁国府过年,皇上赏了一百两金子,加上庄头乌进孝送上飞禽走兽海参对虾木炭糯米等年礼共三十多类,几十大车,至少值二三千两银子,贾珍还说:“这够作什么的”,“真真是叫别过年了!”有这么一大笔过年的“专项资金”,加上宁国府平时准备的过年款项,贾珍还大叫无法过年,可见其奢侈程度。

而许多穷人就是无法跨过这个年,而把它称之为“关”。祥林嫂没有跨过去,杨白劳没有跨过去,胡万春《过年》中的旧中国工人也难在这“关”。

这是个讨债的日子,只有逃债,有谚描写欠债人推托的口气曰:“年廿七,勿着急;年廿八,我想发;年廿九,有有有;三十不见面,元旦碰见拱拱手。”过了除夕,正月里是不兴讨债的。宁波的民谚描写旧社会长工年底生活是这样的:“廿三祭祭灶,廿四掸掸尘,廿五挑满水,廿六要出门,廿六若勿走,屙扫帚赶出门!”那时的过年,真是:大户人家郑重其事,小户人家虚应故事,贫穷人家草草了事。

解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越发热闹。沙叶新的话剧《陈毅市长》中,描写了政府如何克服困难帮助工人过好大年。

如今每逢年底各级政府总是把帮助困难家庭过好年当作第一件大事。至于富裕起来的人们,已经不是吃红烧肉、穿新衣的问题;锣鼓敲起来,鞭炮响起来,焰火在天空中画出缤纷的图画,广场里看演出的人们熙熙攘攘,猜灯谜的人们绞尽脑汁,商业街上灯如白昼。许多人家还利用年节驾着私家车出游休闲,以掸去一年来繁忙工作之疲劳。而且,全世界的华裔都在热热闹闹地欢度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真是全球同庆啊!

说到真正的“谢年”仪式,我在儿时经历过。

在我幼年的那个镇海小城,穷的富的都要举行谢年典礼。

客厅里郑重其事地布置起来,最里边是搁几,往外是连排两张八仙桌,八仙桌的最外边是矮脚的木制拜几,拜几上蒙有布垫子。小菜一碗碗地摆上去,无非鱼肉菜蔬之类,红蜡烛明晃晃地摇动,驱散着黑暗,香烟缭绕出一缕缕神秘。

现在看来平常得很,在解放初可不是件小事,我很奇怪,平时连肉也不大有吃,今天叔父怎么像变戏法似的能弄出这些小菜来。在烧纸锭之前,叔父严肃地令我拜祖宗,虽然我看看搁几后壁的墙上没有祖宗像,祖宗像在祠堂里,墙上只有一幅吴昌硕的大桃子,我也只好远远朝着那只大桃子三跪九叩首。

现在我的年纪早已经超过当年的叔父了,老房子也早已经拆迁,我也搬过多次家,这些小事也够不上非物质性遗产,但小孩们问起“谢年”这个词,却是不用查词典的。

除夕,我们和女儿们三家在一起围坐欢笑。外孙辈说说笑笑,生命的鲜活洋溢满室。楼窗外的天空时时被雨点般的焰火溅亮,夜空成了一个巨大的深蓝色瓷花盆。燃烧的镁光的折射时时洒在白墙上,给来年绘出一幅捉摸不定灿烂诱人的画图,一年的劳累终被时光拂去。随即啪啪之声响起,火树银花在小公园里一簇簇地怒放。

想象前些年元宵,广场上是灯挂如红色的瀑布,各机关、各公司、各小区展出的动物灯、铁塔灯、神话灯流光溢彩,转动着、摇摆着、歌唱着令人目眩。焰火在天空中开出七彩花朵。令人想起古代的帝王们,什么“金吾不禁、与民同乐”,无非是他在深宫里寂寞异常才想出来的一个玩乐法子,哪里像如今真的是人们在一年辛苦之后自娱自乐一番呢。

祝愿新年,谢谢旧年。谢谢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在河姆渡古人的狩猎时代,人们就崇拜光明之神,向往光明,他们围着篝火跳着唱着,听着兽肉在篝火上烤得滋滋响,闻着鱼肉在火中发出的香气,在石壁上刻画上鸟儿拥着太阳神的崇敬之心,他们一定也像今天的人类一样欢呼休憩季节灿烂的日子、感恩生生不息肥沃的大地。敬天的仪式远去了,感恩大自然之心跳动不已。

作者简介:金锡逊。浙江省作协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上城区作协会员,上城区文学社社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