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新闻 >> 正文 >> 正文

女孩放弃50万年薪,回村完成父亲遗愿,被

来源:锣鼓 时间:2023/2/20
北京皮炎正规医院 http://m.39.net/pf/a_9052592.html

阿香是一名90后女生,出生于贵州黔东南黎平县。她从小成绩优良,十分聪明。阿香从湖南商学院毕业后,决定去大城市闯一闯。初出牛犊不怕虎,阿香努力奋斗,敢闯敢拼,在广州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从一无所有到年,她的年薪高达50万。父母都为她骄傲,村里的乡亲们都纷纷教育小孩,要以阿香姐为榜样,努力读书,走出大山赚大钱。

年,正在工作的阿香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母亲在电话的一头泣不成声,说父亲意外去世了。阿香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收拾好衣物回村,为父亲料理后事。回到家的阿香整理父亲的遗物,父亲生前非常喜欢侗歌,并且珍藏了大量的侗歌影像资源。

阿香忍不住观看了父亲珍藏的影像资源,她发现,这些视频十分模糊且短暂,有不少还是未成品。她想起小时候父亲非常喜欢唱家乡的歌曲。随着现代化的深入,村中有不少年轻人去外地打工,侗族文化传承面临危机。父亲一生热爱侗族歌曲,最后却意外离世,留下了诸多遗憾。

阿香思虑良久,决定辞去广州的高薪工作,留在家乡帮父亲完成生前愿望,接手父亲未完成的拍摄。母亲对于阿香这个决定,表示不能理解,还因此大骂了她一顿。村里一些原本对阿香有好感的村民,也觉得阿香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她放弃了许多人,求都求不来的生活。

女孩放弃50万年薪,回村完成父亲遗愿,被人批评混日子,7年过去了,现在咋样?

父亲对侗族山歌的热爱

贵州黔东南黎平县三龙侗寨中罗村,是深山里的一个村庄,这座村庄年代久远。阿香的父亲是一名村医,常年在各个村寨中穿梭奔走。村庄条件简陋,医院,村民有些小病小灾都来找父亲。因此,父亲整日非常忙碌,常常一整天联系不到人。家里人都已经习以为常,父亲不是在这个村子里看病,就是在另一个寨子里看病。

父亲很少有闲暇时间,一旦得空,就会在家里唱山歌,把弄乐器。父亲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他对侗族音乐十分痴迷,这是家里人都知道的事情。阿香从小就知道父亲唱歌非常好听,音乐天赋极高又富有艺术情怀。如果父亲不当村医,那他肯定会是一名出色的民族音乐家。

阿香在上小学的时候经常会去各村各寨找同学玩,村里的人家总是争着拉她去家里吃饭。起初,阿香以为是自己人缘太好,大家都喜欢自己。后来阿香才知道,大家对她热情是因为父亲时不时会去各个村寨教大家唱侗族歌曲。

在阿香的印象里,父亲会各种乐器,像钢琴,唢呐,小提琴,牛腿琴等,阿香在市面上见过的乐器,父亲全部都会。在村子里,一些会唱侗族歌曲的歌师在当地非常受欢迎,本地村民都非常敬重这样的歌师。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深入和现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会唱侗族歌曲。

阿香和很多同龄人,甚至连侗族话都不会讲,那就更不要提唱侗族歌曲了。阿香小时候印象里奶奶总是坐在门口反复念叨:“我们几千首的侗族歌曲传给谁呀?现在的娃娃连侗族话都不会讲了。”

阿香小时候居住的深山村寨,有人左右,会唱几千首侗族歌曲的歌师非常少,奶奶就是其中之一。父亲受到奶奶的影响,对侗族歌曲很感兴趣,奶奶传授了父亲很多侗族歌曲方面的知识。

阿香,记得前几年自己回村拿着手机,打开相机用镜头对准父亲,父亲发现后笑道:“我都这么老了,有什么好拍的,拍我也不好看。”阿香对父亲说:“就是拍着玩一玩。”父亲笑了笑说道:“既然要拍,那我就唱歌吧。要是不唱的话,几千首侗族歌曲,就只能跟着我一起进棺材了。”

奶奶和父亲离世,阿香想传承侗族歌曲文化

阿香从小聪明好学,读书十分刻苦,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做外贸生意。阿香凭借个人的努力,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年下来能赚50万。

年10月,我国以南地区还十分炎热,尤其是阿香所处的广州。而另一边,阿香的贵州老家已经在为入冬做准备了。

阿香有自己的梦想,她在心里规划着:再拼搏一把,努力在广州买房,把深山里的父母,三个弟弟妹妹都接过来,一起生活。她这个梦想即将实现,母亲和弟弟妹妹表示非常期待。父亲知道后,却说:“我的根扎在深山里,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做完。到时候阿香买了房子,你们就先去,不用等我。”

阿香还来不及细想,父亲未完成的事情是什么,意外却发生了。

父亲在村子里当村医,已经有十几年了,忙起来,一天都打不通电话是常有的事情。父亲背着医药箱子出门后,母亲在中午和晚上分别打了电话,父亲始终没有接听。之前也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没有在意。直到第二天,母亲和叔叔们都打不通父亲的电话,家里人才慌了。

母亲和叔叔立刻将事情告知村长,村长动员大家一起寻找,叔叔打电话告诉阿香说父亲失踪了,阿香心中忐忑不安,希望父亲只是手机没电,忙得忘记充电。下午叔叔便传来噩耗,说父亲发生了意外,已经去世。

叔叔在“父亲原本给人看病,准备回家,想到马上进入冬天,你母亲和弟弟妹妹又非常怕冷,想去山里砍些柴火取暖过冬。他去了谷仓边砍桉树,不幸被一棵大树压倒。过了一天一夜,才被发现,当时整个身体都已经冻僵了,我们来晚了。”

阿香回到家后百感交集,一时难以接受父亲的离开。阿香在给父亲收拾遗物时,发现了许多未完成的侗族大歌影像。

阿香想起父亲生前说过的一句话:“再不记录下来,几千首侗族歌曲就要被我带进棺材了。”父亲说完这句话后,眼神十分落寞。想到这里,阿香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因为很多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都已经濒临灭绝……

我们国家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过五千多年的洗礼,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的瑰宝。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到来,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正在消失。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人基本不感兴趣,一些人反而流行过洋节。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现在的年轻人多的是在情人节里互送礼物,在万圣节化鬼妆讨要糖果,却很少人会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很多人都以为登高是爬山,其实还包括寺庙高台等,寓意祈福避灾,有多少人在腊八节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祈求平安?

在西方节日被人庆祝得热火朝天时,有多少人会想起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意义非凡呢?

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京剧和传统歌舞,凤阳花鼓、云南花灯,侗族大歌,东北秧歌。在现代人们眼中却是庸俗不堪,迎合大众口味的媒体很少将它们呈现在大家眼前,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街舞等流行歌曲。中国的民间音乐和国粹京剧被大多数人打入了“冷宫”。

吹糖人是中国人几十年前的童年,现代的零食多样化,像这样的手艺已经快要失传了。吹糖人手法有“搓、捏、团、挑、揉、压、按”等,一招一式都非常有讲究,变化多样让人眼花缭乱。吹糖人在现代街上也出现过,家长们担心不卫生。

有一些人想买糖人,但是看到师傅用嘴吹后望而止步,感觉不卫生。一些手工艺术家,为了延续吹糖人的文化,进行了改变。师傅捏好糖人后,由买家来吹,这样卫生问题就解决了。捏糖人文化几乎是在夹缝中生存,十分艰难。

现代制作一床被子可能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完成,在很早之前,工匠为了保证棉花松软,弹棉花做被褥往往需要一整天时间。这样做出来的被褥,使用寿命更长久,经过手工弹出来的棉花十分柔暖。

现代的手工制品越来越少,工业化加快了加工的效率,大大增加了商人的利润,也节省了时间。过去我们装东西一般都是用竹编篮子,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一些篾(miè)匠制作篮子等物品,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价格普遍较高。所以竹编正在被塑料制品代替,竹编制品在市场上已经很难再看到了。

我们中国五千年的灿烂辉煌文化,是民间文化的瑰宝。在我国古代书法界有一只“奇葩”,那就是梅花篆字。古代文人多偏爱梅花,并且有欣赏字画的习惯。梅花篆字,有着一种淡雅的文化内涵。

梅花篆字,远看似梅花,近看是文字,可谓是花中有字,字中有花,融为一体。这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典范,梅花篆字经历了多个朝代的风雨沉浮,经久不衰。可是到了现代,人们普遍使用键盘打字,一部分人连汉字都写不利索。梅花篆字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基本上很难再看见。

卸甲肩担木偶戏,是卸甲镇地区著名的传统民俗歌曲,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木偶的造型多变,主要根据表演节目来定。木偶艺人用一种不易碎裂的棠梨木雕刻小木偶,木偶表演的一身行头包括锣鼓、支架、围布等。早年间,是一些艺人肩挑木偶,到处巡回演出。

现在,城市的街道上几乎很少再见到这样的木偶戏了。

阿香拿起手机记录大山里流传下来的文化

侗家人常常会说一句话:“饭养身,歌养心。”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将歌看成和饭一样重要。歌曲是他们的精神粮食,陶冶情操和心灵。在侗族地区,人们把歌看作宝,歌曲就是知识。在村子里谁掌握的歌曲多,谁就是最有知识的人,

侗族人民世代以“会唱歌、会唱很多歌曲”为荣,因此歌师是他们公认最有知识的人,最应该尊敬的人。侗族有各种各样的民歌,尤其是侗族大歌,那是一首经久不衰的古歌,是侗族历史最真实的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

几乎每个寨子里都有自己的歌队,更为有趣的是村与村之间的对歌比赛。那场比赛也可以说是一场相亲活动,在比赛时,侗族的青年男女会用余光偷偷打量对方,目光似水,充满柔情。他们通常是以唱歌的方式结识,相恋乃至结下良缘。

“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这是侗族大歌的精髓之处,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很早以前,他们的叙事、传史等都是口传心授。侗族文化经历了历史的风雨,保存下来的文化较少,到了现代更是凤毛麟角。

阿香的母亲始终不理解女儿为什么要放弃大城市里50万年薪的工作,重新回到大山里。阿香母亲不惜将女儿的衣物打包扔出门,让她回广州。作为一个母亲,希望孩子可以生活得好,是她唯一的私心,相信很多已为人母的人可以体会。

阿香想过听母亲的话,但是脑海中回想到父亲的不舍和遗愿,侗族的音乐和民族文化,这些谁来接手呢?侗族歌曲,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而现在的村子儿孙辈的人去了大城市发展,侗族文化岌岌可危。阿香在心里挣扎后,还是决定留下来,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情。

阿香想将侗族歌曲保存完整,一方面也想让全国人民看到侗族文化,这样侗族大歌才能得到完美的继承和发扬。年11月,阿香想到了目前最火爆的一款短视频软件。

阿香给自己的短视频账号改名为“村姑阿香”,她将自己的乡村生活和侗族文化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阿香已经在家乡耕种了三年,母亲不理解,村民也都说阿香自从父亲死后就疯了,精神不太正常。然而,此时的阿香已经将父亲的2千多首侗族歌曲补充完整了。

短视频拍摄初期,面临着不少问题。乡间的道路泥泞难走,稍不注意就会摔跤,阿香一手拿着拍摄工具,一手还要拿着农具。一天忙碌下来,将侗族村民和自己在田地里干活的画面剪辑后,发表在短视频上,结果却没有多少人看。

阿香是一个从不会轻易放弃的人,此时的她就像是一个过“独木桥”的人,没有人理解,一个人独自坚持。阿香表示自己并不怕苦,最怕的是没有结果。一个月后,阿香连续发表了多个作品,最后只有几百个粉丝。这让一直坚持的阿香感到有些沮丧。

聪明的阿香,有预感如果一直用老方法拍下去,观众只看得到一些干活的画面,没有任何情感。一些好的视频作品,要么美轮美奂,要么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一个优秀的作品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

认识到问题后,阿香开始改变拍摄内容,将自己身穿侗族服饰,围在篝火跳舞的画面拍了下来,视频中,侗族歌曲嘹亮动听,村民们的欢快也溢出了屏幕。

拍摄内容的方向转变后,阿香的粉丝越来越多。

如今,阿香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阿香的短视频账号火了起来,她雇佣邻居的姐妹教她们摄影,将自己拍进了视频中。最后,阿香一条脚踩石头制作辣椒酱的视频大火,点赞量达到一百多万。

阿香在视频中,身穿侗族特色服饰,脚踩在木头的一端,木头的另一端砸在装有辣椒的石槽中。通过这段视频我们可以看到淳朴民族的生活,大家纷纷在视频底下留言“我家小时候也是这样做辣椒酱的”、“一下子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啊”、“侗族的服装真好看”……

短视频账号火了之后,阿香的收入也渐渐起来,逐渐填补了这三年来的亏空。阿香的母亲也不再反对,阿香通过电商,不仅解决了个人的收入问题,还可以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

阿香在家乡承包了一片亩的地,种植果树。果园里面有橘子树、桃树、樱桃树等等,全村人帮忙来打理果园,阿香还经常帮村子里囤积了大量水果的村民卖水果,帮他们卖辣椒酱等,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阿香的母亲在家养鸡养猪,儿女都围绕膝下,生活过得十分惬意,每天心情都非常好;阿香的叔叔身体不大好,不能下地干重活,但是叔叔有些手艺,既是木匠又是篾匠,会做凳子、桌子,会编箩筐等。阿香也为叔叔打开了销路,将这些在市场上很难看到的手工作品放到了大众的眼前。

叔叔一家的生活问题也解决了,心结打开,病也好了不少,生活充满了阳光。阿香想要继续发扬侗族的传统文化,不单只是侗族歌曲,还有刺绣、饮食等。

阿香在村民的心中,又成为了另一种“神话”。年,当地一位歌师的丈夫得了胃癌,去世了。歌师为了给丈夫治病,借了不少钱。她的儿子为了还债选择外出打工,没过多久也出现了意外,因此村上有些迷信的人认为是她不吉利。

阿香得知后,深知发生的一切与歌师并没有什么关系,歌师身上承载了侗族的文化,不应该受到大家的冷眼。阿香请歌师来到自己的家里,一起拍视频,在直播间唱歌。歌师不愧是歌师,粉丝听后十分惊奇,纷纷表示喜欢,还说以后还要去山寨看她。

现在,阿香短视频账号的粉丝已经有一百多万了,阿香的视频中,不仅可以让网友看到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领略到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

有网友说,阿香的果园就像是世外桃源一样。在村民和阿香心中,也是这样认为的。

年12月,阿香得到官方的承认,她被认证为侗族大歌非遗传承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父亲的遗愿终于实现了,阿香已经整理完了父亲的侗歌多首,这是一件令人感到欣慰的事情。

一个普普通通的90后女孩,用智慧将整个村子团结在一起,将少数民族的文化展现在我们眼前,还解决了当地人的生活问题。

阿香值得每个中国人为她点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传统文化的恢复与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使其经久不衰,重新发出夺目的光芒。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