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新闻 >> 正文 >> 正文

胡同行南锣鼓巷

来源:锣鼓 时间:2023/5/27
白癜风病因 http://pf.39.net/bdfyy/bdfhl/141229/4546822.html

不知从哪年起南锣鼓巷就声名鹊起了。在京已生活了十五六年的我却一直没去过,平常的周六日想不起来去,每每节日期间想起,却又被媒体上报道的南锣鼓巷人之众而吓得却步了。今年国庆假期的第六天,参观完国子监后,本打算去南锣鼓巷的,当乘坐的13路公交路过南锣鼓巷胡同口时,看到胡同内攒动的人头,便打消了下车的念头。第二天已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了,想着外地游该返程了,便鼓起勇气去趟这网红之地,想去一探究竟,它为何这般吸引游客。

地安门大街的北边有一高高的红柱彩楣黑瓦牌楼,上书“南锣鼓巷”。犹如我头一天去的国子监所在的成贤街也有一个类似的牌楼。不知这样的牌楼是古确有之,而今修复的?还是今人臆造的?反正我还是比较喜欢像位于西四北大街的义达里胡同那样的老旧胡同拱门。

在牌楼与胡同囗之间有一通道,通道的围墙上有一个南锣鼓巷全景导览图。从上面可以看到,南锣鼓巷南起地安门大街,北接鼓楼东大街,两边相对并排均匀地排列着各八九条胡同。

步入胡同囗便是“谢馥春”和“稻香村”比邻而立。在南锣鼓巷,南北老字号似乎都来此打擂。再往胡同里,也是左有“上海女人”,右有“都一处”。由此给人感觉是,南方人重打扮,北方人重吃喝,历来如此。

除了老字号外,南锣鼓巷还有更多的极具个性的店铺名称,如“年轻主题”、“植物医生”、“囗红学院”和“苏小糖”等。外国人也到这儿玩起了文化衫。灰砖灰瓦的老式建筑内的现代商品,让整条胡同充满着别具一格的气息。这大概也是吸引那么多年轻人来此的主要原因。

娇艳欲滴的冰糖葫芦,让我有点馋涎欲滴了,来一支草莓冰糖葫芦吧,甜蜜爽囗。

南锣民俗文化馆前正在敲打银器的小伙吸引了我的注意,步入馆内,实为一银器经营店。这些商业性的馆在南锣巷还有好几处。胡同内也有大集似的店堂,吃的玩的应有尽有。

正如我来之前所预料的那般,今天的南锣鼓巷并没有多拥挤。人群中有衣着鲜艳的游客,穿着情侣装的恋人,生活在附近的老人也出来遛达了,有坐轮椅上的,有推着老人车的,也有推着婴儿车的。明睸的阳光斜照在胡同里,槐树下斑驳陆离,墙角的一盆盆绿植正肆意地享受着这暖阳。门前的国旗,屋檐下的大红灯笼,鲜艳夺目。

繁华街巷的中间有一处古迹,墙上写有“万庆”两字的石牌匾。据墙角下的石刻说明,这里是“万庆当铺”旧址,它建于民国二年。旁边有一方形的夹杆石,中间有一圆孔,为立杆支棚所用。

热闹的街巷看够了,可以拐入这些个横排的胡同中去,立马就安静了。它们的名字也是那么的接地气,帽儿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菊儿胡同、炒豆胡同、蓑衣胡同、东棉花胡同,等等。大致看了一下胡同简介,这里在清代大都是镶黄旗驻地。现在的胡同里是一座座民居四合院。也有一些文物保护遗址。

后圆恩寺胡同13号院为茅盾故居,本打算进去参观一下,来到故居门前,发现大门关着的。原来今天是周一,是这儿闭馆日。逢到节日也不例外一下,不免让人有些小失望。

兜兜转转来到位于雨儿胡同13号的齐白石旧居纪念馆。这儿今天正常售票开放。步入院内,首先是一个天井小院,东边是进四合院的大门。四合院内东房前有一棵海棠、一棵玉兰,靠西房前有一棵玉兰和一棵石榴。正是石榴成熟季,满树的红石榴压弯了枝条,有的石榴已裂开,露出红水晶般的石榴籽。院子中间是一尊齐白石雕像。

东屋内是齐白石先生生平展。从困顿的童年、木匠生涯、拜师学画、五出五归、家乡幽居到衰年变法直至成为时代巨匠,讲述了这位艺术大师的精彩一生。这座四合院是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国家文化部购买并提供给大师居住,白石老人晚年在此创作了许多重要作品。

北房内陈设的是书房、堂屋和卧室等场景。

北房门囗两边各有一株高高的月季和一对石缸,缸内的荷叶有的己枯黄,有的还嫩绿着。

西屋正展着齐白石画笺展。“纸短情长、诗情画意”,旧日的文人,用精美的画笺,带给亲朋好友的那份情意是多么的温暖而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