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新闻 >> 正文 >> 正文

戏曲表演程式的形成与种类秦声戏语

来源:锣鼓 时间:2024/8/6
戏曲表演的程式是什么呢?是戏曲演员塑造舞台形象的一种技术手段,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在戏曲舞台上,没有程式就没有了戏曲的表演艺术。任何一种程式动作,又都是有一定的生活依据的。比如戏曲舞台上开门、关门,上楼、下楼的表演程式,就都是从实际生活中的动作提炼出来的;雨天,在泥泞的路上行走,不小心就会滑倒,于是在戏曲舞台上就有了“滑步”的程式动作;古代的交通工具是马和车,反映在戏曲舞台上就有了“趟马”和“跑车”。经过历代艺人的提炼,许多程式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艺术表演的标准。走边在过去的程式动作中没有乘汽车、骑自行车、坐飞机,现在的演员可以创造出这些方面的程式。程式来源于生活,又不是简单地把生活中的动作照搬到舞台上,而是前辈艺人对古人生活加以提炼、加工、夸张和美化的结果,它比生活的本身要更加鲜明、更加典型。趟马除了对实际生活动作进行直接的提炼、模拟和美化之外,还有一些程式,看上去距离生活较远,其概括生活的内容就比较曲折。如水袖、翎子、帽翅、甩发等程式的运用,是为了表达人物感情变化时的一种传神的,舞蹈化了的动作。戏曲程式在其形成的过程中,还广泛地吸取了武术、杂技、民间舞蹈、绘画、雕塑、以至飞禽走兽的形状和神态,用来丰富自己的表演手段。程砚秋先生说:“这套程式并不是某几个人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千百年来历经我们祖先——前辈艺人,从不断的舞台实践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千锤百炼,逐渐创造出来的。”程式动作中的“走边”,就是老艺人根据夜间行走的生活,设计出来的一套动作。后来又经过众多艺人的不断丰富,加进了自己的想象,按戏曲的艺术规律去美化,日久天长,就把这套东西规格化,形成了表现夜间行进的通用的程式动作。起霸再如“起霸”这套舞蹈动作,原是为了表现楚霸王出征前的“整盔”、“勒甲”等披挂的动作,后来便成了武将临战时整装待发的的规格了,这是几代艺人在创造具体形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老艺人讲:程式动作要“练死了,演活了”。所谓“练死了”,就是说戏曲演员必须严格掌握戏曲表演的程式动作,才能在舞台上依靠扎实的功底儿、娴熟的程式技巧来表现生活、塑造形象,否则,根本就上不了戏曲舞台,更谈不上表现人物了;所谓“演活了”,也就是说“一套程式、万千性格”,演员不能在台上死搬程式,那不是真正的艺术,而应该积极、灵活地运用程式,在新的生活、新的人物面前不断地突破原有的程式,创造出新的表演程式来。戏曲表演的唱、念、做、打,都有一定的程式。戏曲的唱分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类。戏曲的唱在腔调、板式、曲牌和锣鼓方面都有程式。演员在演唱时,对发声、吐字、归韵、用气、行腔、润腔等技巧也都有严格的规范。优秀的戏曲演员,能把唱声和唱情紧密地结合起来。念戏曲有“千斤白,四两唱”的谚诀,说明了念白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戏曲念白对四声、五音、咬字、归韵、尖团字和上口字都有严格的规范。戏曲演员要有“嘴里的功夫”,念白不允许“倒字”(念出来的字四声混淆),也不能“吃字”(咬字、归韵不清楚)。念白还要富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做到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字字入耳,和戏曲的唱相和谐。做功是指戏曲演员的表情和形体动作。为了便于了解,可以大致归类如下:1、生活动作的程式——如开关门,上下马,上下楼,上下轿,进出窑,穿针引线,看书写信,喝酒睡觉等。2、表达情感、情绪变化的程式——如三笑(哈哈,哈哈,啊哈哈……),哭头,气椅,揉肚子,醉酒,疯癫等。3、舞蹈性更强的程式——如山膀,云手,各种台步,各种手势,走边,起霸,趟马等。4、运用道具和服饰的程式——如扇子,手帕,雨伞,剑穗,喷火,甩发,翎子,帽翅,髯口,水袖,大带等。包括武打中的“把子功”和“毯子功”的程式。不同行当的角色,其运用程式的分寸、劲头也有不同。如“花脸要撑,武生要绷,老生要弓,小生要紧,花旦要松”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5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