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年轻人学,我就继承了下来,打到自己打不动为止,有人学了我就教。”马仲义出生于年,曾在政务公司工作,年退休后学起了打鼓,如今已经是汉滨区汉水文化艺术团的一名鼓乐师傅。
据了解,马仲义的父亲是一名非遗传承人,早年经办一家艺术团,马仲义跟随父亲,在一群老师傅们锣鼓声中长大。“那时对打鼓就有接触,听的多了,鼓点就记了下来。”马仲义回忆道,然而自己那时并未选择和父亲一样,而是选择了工作。直至年退休后,才开始正式学习打鼓。
“有一群人能聚在一群,敲敲打打也热闹,没啥烦心事儿,而且现在没有多少年轻人学打鼓,我就想把这个鼓点传下去。”据马仲义介绍,自己所打的鼓点是陕南采莲船用的花鼓子鼓点,由于各个地区有差异,鼓点也不同,而城区内的鼓点目前只有这一种,自己学习鼓点的时候,教授的师傅已经80多岁了,就连马仲义也忘了他的名字。
在许多人看来,打鼓无非是用手敲槌,但马仲义讲出了其中的门道:“打鼓不能用手臂,要用手腕,而且两只手用的劲要一样,还要在鼓上定一个点,每一锤都要打在这个点上。”据马仲义介绍,过去练鼓都是用铁棒前面绑着鞋底子进行练习,自己刚开始练习打鼓,用两根直径12mm钢筋进行练习,练了两年多,两只手的劲才达到同步,敲起来不飘。“也是因为太难了,所以现在年轻人没多少人学。”马仲义感慨道:“我最大的愿望还是希望有人能把这个鼓点传承下去。”
据马仲义介绍,除了花鼓戏鼓点,自己平常打的最多的就是《喜庆锣鼓》,过年期间最为常见,需要唢呐、笛子、锵等多种乐器配合,前奏一起,现场年味气氛瞬间拉满,观众的心情就会被迅速调动起来。马仲义讲道:“打鼓不是一个人的事儿,自己练好了没用,还需要其他乐器的配合,鼓点就相当于指挥棒,所以需要长期的磨合。”
除了打鼓,马仲义还负责起了小品、台词的编写,近年来安康民俗展演中比较常见的三句半、快板儿、创文表演等,对于马仲义来说都能轻松胜任,曾经知青下乡在宣传队工作的马仲义,深知推陈出新的道理。“要用传统的形式承载新鲜的内容,做到守故创新,老百姓才能听得懂、才能接受得了。”马仲义说道。
据马仲义介绍,以八岔戏情节为例,以前表演时讲述的是在改革开放后,农民手里有钱了,一家人推着车进城买衣服的趣事儿,如今情节已经变成了乡村振兴时期,农村山青了、水绿了、枝头挂满了果子,农民推着车幸福的上山采收。
“当时他退休后,整个人一天不是看书就是抑郁着,念叨着人老了老了。”马仲义的爱人王女士说道:“自从慢慢练了鼓,有了事儿做,有了人陪,整个人都阳光了,这一打就是十年,只要他喜欢,儿女不操心就好。”
据了解,王女士正是那台上采莲船表演中的摇婆,或许正是缘分,年,王女士在抢救非遗的活动中与马仲义相识相伴,多年后的今天,一人在台上表演,一人在台下打鼓,一招一式、一腔一调直抵人心。
华商报记者程斌编辑吴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