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来人口较多,每逢过年,都会有大批人离去在你的印象里,广东过年是不是这样▲深圳深南大道加上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广东,似乎少了一份年味原本过年还能逛逛花市,因为外滩的“踩踏事件”,这些人多聚集的活动也被取消了这样的新年,一点年味都没有,我还不如不过呢!过年没年味?去这里就对了!中国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最受重视的一个节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中国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了。但广东的一些地区,仍坚持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习俗,过着令人羡慕又年味十足的新年。潮汕人烧香信佛,所以过年自然也会与神明脱离不开关系,如果没有这些元素,那么潮汕的年味将会大打折扣。英歌舞在潮汕地区,尤其是在潮阳的农村,到了农事活动的时候,为了祭祀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就会有英歌舞的表演;春节期间的“迎老爷”,秋收后的庆功或者祭祀民俗活动,英歌舞也是保留的节目。村民认为跳英歌能把妖魔鬼怪、歪风邪气驱赶净尽,以正压邪,确保平安。所以,一些大型建筑的奠基、办公大楼落成、大桥通车、学校庆典仪式举行时,都免不了要请英歌队大舞一番。在乡村,百姓们只要听到英歌声,就要在门口作好了迎接准备。英歌队来了,户主就鸣炮邀请,这时英歌队就得进入院内,在院内表演一番。人们认为,经过英歌队舞过的房屋,能永保平安。迎老爷在潮汕的各个乡镇中,都有村民自资建立的神庙,这些神庙供奉着“老爷”,每逢特殊节日,村里的人就会进庙拜神,祈求平安。摄影/AShA_Hu潮汕人称神仙为老爷,每年年初,潮汕地区都有迎老爷的风俗。村里的年轻人会抬着八抬大桥,抬着“老爷”走遍村子的大街小巷。其阵仗之浩大,队伍包括标手(扛标旗),牌手(举牌),轿夫,乐手组成。潮汕人信奉神明,“迎老爷”是为祈求风调雨顺,全村平安。若能有幸摸一下“老爷”,相传能将带来的好运延续一整年。在迎老爷的日子,要演戏酬神。老爷出巡的仪仗队伍,由标旗、彩景、醒狮、歌舞、大锣鼓、潮乐队各个并不固定的部分组成,尽管由于社区具体情况不同,仪仗队的规模可能差别甚大,但都充分展示了观赏和娱乐的性质。“迎老爷”也叫“劳热”,在潮州方言中,“劳热”代替了热闹一词,春节前后,人们用游神赛会的形式庆祝丰收年,表达了对新年新气象祈求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这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民俗活动一直深受潮州人的热捧。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回娘家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家庭赌博春节期间,大家都休息,兜里也有点钱。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围着赌博。其中更多的是“家庭赌场”,一家老小往往围聚一桌,由家长做庄,其他人押注,赌个天翻地覆,但最终是“肥水不流别家田”,因而有的是欢乐,没有真正赌博时的紧张和担心。(小赌怡情,建议大家还是不要赌博哦)说到潮汕,不得不提到它的美食。每逢过年,有几道必吃的食物,如果没吃到,仿佛这个年都白过了。粿粿在潮汕地区非常常见,如粿条、粿汁,但有些“特殊”的粿却只会在节日中出现。潮汕民间习俗,凡时年八节,几乎家家产户都要做红桃粿、酵粿、白饭桃。红桃粿、酵粿做完后,要放在祖宗灵位前祭拜,白饭桃则只是拿来吃,那是因为潮州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如意、好意头的象征,而酵粿在制作过程需要发酵,故取其“发”的好意义。粿肉粿肉是潮汕的传统美食,吃起来外酥里嫩。据说要成为合格的潮汕媳妇,必须要学会做出好吃又漂亮的粿肉。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制成的食品潮州人都称之为粿。如果在粉里掺上肉馅,用腐皮包住卷起来,就叫“粿肉”。七样菜七样菜(七样菜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民俗。在潮汕平原,正月初七吃七样菜的习俗由来已久。每逢这天,人们将七种蔬菜放在一起烹调,取个好意头。所谓七样菜,其实不是一道菜,而是一道用七种蔬菜混合做成的青菜。把白萝卜,厚合,葱,蒜,韭菜,芹菜,春菜,各采集一小撮,洗净,放于加油的热鼎爆炒而成,食之有各种味道,甜、涩、苦、香、辣,好像生活的各种滋味,开春先尝个遍,新的一年也就不会遭受磨难挫折,万事畅通如意,心想而成。潮汕七样羹的寓意分别是:合家平安(厚瓣(潮汕音:合)菜)、大发财(大芥菜)、春来发芽(春菜)、勤劳致富(芹菜)、飞龙在天(飞龙菜/菠菜)、聪敏精算(葱蒜)、长长久久(韭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