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新闻 >> 正文 >> 正文

儿歌戚谈儿歌须有形象戚万凯

来源:锣鼓 时间:2025/7/16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www.xxzywj.com/m/

儿歌须有形象

文学必须有形象。儿歌属于文学,也须有形象,不能将儿歌理解成顺口溜,当然,儿歌也要求合辙押韵。

笔者发现有一些学生写儿歌不注意形象,说些政治术语、大话套话,影响儿歌质量。为此,我作了修改。试举几例:

请看《祖国妈妈名叫啥》原稿:

祖国妈妈名叫啥?/举世闻名称中华。/如今走上特色路,/科学发展人人夸。

修改如下:

祖国妈妈名叫啥?/祖国妈妈叫中华。/你知道,我知道,/就连知了也“知道”。

我将第二句“举世闻名称中华”改成通俗明白的“祖国妈妈叫中华”,后两句用了一个昆虫“知了”来表达中国人人皆知的事实:“你知道,我知道,就连知了也‘知道’”,不但有形象,而且增加了儿歌趣味。

《祖国“妈妈”听见了》原稿如下:

鸟儿叫,花枝俏,/欢庆锣鼓使劲敲。/“妈妈”六十华诞到,/全国儿孙乐陶陶。/破纪录,创新高,/齐向‘妈妈’把喜报。

修改如下:

鸟儿叫,花枝俏,/欢庆锣鼓使劲敲。祖国“妈妈”听见了,笑得大海起波涛。

我只保留了前两句,因为后面的内容空洞无物不形象,“破纪录,创新高”不是儿童语言,不形象也不好理解。我顺着作者前两句的思路和形象,改成了“祖国‘妈妈’听见了,笑得大海起波涛”,使儿歌完整连贯,并活了起来,有形象和动感。

《谁也没有妈妈美》原稿:

祖国“妈妈”六十岁,/风华正茂样儿美。/身穿彩色花花衣,/各族儿女齐描绘。

修改如下:

祖国妈妈六十岁,/谁也没有妈妈美。/身穿一件花花衣,/孔雀见了也羞愧。

儿歌的形象和亮点是“身穿彩色花花衣”,但作者并没有围绕和发展下去,而是抽象地用了“风华正茂”、“描绘”等书面语。我将儿歌修改成“祖国妈妈六十岁,谁也没有妈妈美。身穿一件花花衣,孔雀见了也羞愧”,用“孔雀见了也羞愧”说明祖国妈妈的美丽,对“谁也没有妈妈美”一句也是一个形象的例证。

《各族儿女来相会》原稿是:

祖国妈妈六十岁,/各族人民来相会。/回首六十年以前,/住的矮房土堆堆。/如今矮房变高楼,/神舟系列满天飞。/建设和谐大家庭,祖国明天会更美!

儿歌的毛病除“建设和谐大家庭”等大话外,就是形象没有集中在“来相会”这一场景上。于是,我改成了欢乐场面:

祖国妈妈六十岁,/各族儿女来相会。/你唱歌,我跳舞,/白鸽气球满天飞。/拉手跳起圆圈舞,/祝福祖国更加美!

这几句,其实就是国庆阅兵场面的真实写照,只要善于发现并概括,就不难写出来。

(戚万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6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