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南漳阴锣鼓活人打锣鼓,唱给死人听,省级非

来源:锣鼓 时间:2022/8/26

打锣鼓是中国各地区都有的传统习俗,然而和其他地方的锣鼓习俗不同,南漳有两种极为特别的锣鼓。一种是用来人们田间劳作消除疲劳的薅草锣鼓,也称阳锣鼓;另一种是用于丧葬中祭祀亡灵的阴锣鼓,也称阴锣鼓,既是南漳特有的神秘文化,也是整个荆山地区丧葬文化的一大特色。

然而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极左思想的冲击,这种锣鼓文化和其他民间传统被判定为“封建迷信活动”,从而被销毁禁止,险些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经过无数专家学者的努力发掘,这种民间文化才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年,南漳阴锣鼓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点点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阴锣鼓起源于楚文化,古时候,楚人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非常崇拜祖先,迷信祭祀活动。但凡丧事必有巫乐巫舞巫音,这种巫音逐渐演变成丧歌,配合整套“约定俗成”的丧葬形式,超度死者亡灵,安抚家属心情,起到了“昭孝息民、抚国家、定百姓”的作用(《国语·楚语下》)。至今,阴锣鼓的歌词还是以劝孝劝善为主要内容。

从阴锣鼓诞生出现开始,其歌词内容、唱腔、唱调和程式上就在不断演变,被刻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由于南漳县大部分地区位于山林之间,交通的不便限制了阴锣鼓的流行范围,主要集中在南漳县长坪、板桥、巡检、肖堰等乡镇,虽然都是以祭祀已故长辈的亡灵为目的,以歌伴亡灵为形式,但不同的地区即便只隔着一条河,歌词内容也大为不同。

但不管怎么样,荆山阴锣鼓的程序是固定的,不管位于哪个地区,都必须按固定程序进行。一般来说,阴锣鼓通常唱两个通宵(荆山地区习俗,人死之后第三天下葬)在棺柩停放两夜,通宵达旦地闹丧,唱孝歌(也叫丧歌),表达生者对死者的痛惜不舍之情。每晚程序也基本一样,不过第一夜主要是唱散歌,各项程式也都进行,但只是象征性地完成流程。而作为死者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刻(第三天早上下葬),第二夜的程式严格进行,一点也不得马虎。若是有人捣乱,轻则痛骂驱逐,重者直接被主家狠狠揍一顿。

阴锣鼓的程序有:开歌路、唱散歌、转鼓、小还阳、谢棺酒、过五关、奉孝、唱书、还阳、封棺。而其他的流程,例如绕棺,出丧则不唱歌敲锣鼓,由阴阳先生负责主持仪式。期间,锣鼓匠休息。而轮到锣鼓匠师傅上场的时候,一个个分外卖力,使出了全身解数。在没有任何扩音设施的时代,嗓门洪亮,中气十足是锣鼓师傅基本要求,如果唱腔再委婉动人,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格外受到村民们的尊敬。

鉴于完整的阴锣鼓过于繁琐冗长,在这里仅仅以南漳长坪为例,说说当地开路歌的歌词。希望对热衷研究地方神秘文化的朋友有所帮助,同时提醒大家在还是要抛弃其中的封建糟粕,摒弃迷信思想,品读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唱歌,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仪式开始之初,锣鼓师傅首先打一遍闹台,而后由孝家请的歌师头开歌路。所谓开歌路,就是为一夜的孝歌起个歌头。开歌路有两种开法,即大开、小开。大开就是锣鼓师在打罢牌子后原地不动,就在棺前朗诵几句开场诗歌,如:“日吉辰良,天地开张,金炉焚香,金鼓铿锵,列位请坐,我开歌场。”接着锣鼓师击锣鼓乐“猛虎下山”,两人轮番唱《请五方》、《十请神仙》《十开歌》。

歌头

今日来在孝家府,得罪满场歌师傅,孝家请我开歌路。

一二三四加上五,金木水火加上土,

东西南北四诸侯,天上地下神仙府,

开个长的到夜尽,开个短的不到头,

不长不短正相当,歌郎下凡开了张,

叫声孝子烧柱香,我要开口请五方,

请五方

请五方来请五方,东南西北和中央,

各路神仙聚孝堂。

一请东方甲乙木,二请南方丙丁火,

三请西方庚辛金,四请北方壬癸水,

五请中央戊巳土,孝家身居九龙口,

两边坐的众诸侯,一堂香火乾坤久。

十请神仙

众位歌师听开怀,奉请诸神度亡来,

我唱十请神仙来。

诸路神仙都请来,你不来我请你来,

一请青天水府,二请日月三光,

三请当坊土地,四请本县城隍,

五请雷公电母,六请四海龙王,

七请齐天大圣,八请八大金刚,

九请九天玄女,十请十殿阎王。

诸位神仙请下界,护送亡者早回来。

十开

今日来到孝府来,叫声师傅听开怀,

听我唱个小十开。

一开家堂香火,二开司炉灶君,

三开城隍土地,四开庙里诸神,

五开五方神祗,六开六家神将,

七开齐天大圣,八开元始天尊,

九开天兵天将,十开十二门人,

开天天有八卦,开地地有五方,

开人人有魂和魄,开完是一缕亳光。

更多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