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文字原创/尽色
含蓄的人都一样,不含蓄的,各有各的不一样。
昨天夜里,平台运营官发来私信,问“立冬吃点啥好”;早上打开手机,“节气控”们已经发来立冬的“问候”;还是保和堂博士含蓄,昨天就留言说,要和我“欢送秋天”……
不过,保和堂的含蓄我没看出啥名堂。是要请我吃饭的意思吗?
其实,锣鼓听声,说话听音,他们的言行都指向一个问题:“你说每逢节气撸一篇的呢?”好吧,自己吹过的牛,还得自己牵回来。
对于吃货来说,立冬不仅仅代表由此进入了冬天,更为烂漫的是,这一天随便怎么吃都行,减肥都不用考虑。因为,冬季进补就此拉开了帷幕。“立冬补冬,要补嘴空”嘛。
因为漫天的美食,立冬就是个五彩缤纷的日子。
其实,立冬本来是一个挺肃杀的节气。因为,立冬表示秋季就此终结,万物归藏。而且,这天过后,日照时间将日渐缩短,气温也将持续走低,这是一年中气温下降最快的时节。从立冬开始,到立春前结束,将是一个寒冷漫长的冬季。
更心寒的是“又过一年”的心境:“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又是一年寒岁至,更深月落满河星”。
但是,人们却把这天过得非常欢乐。
就比如保和堂所说的“欢送秋天”,读了大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之感。不仅如此,古人把这天过得非常有人情味,足以温暖时寒。
还记得《诗经》里的那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吗?别以为古人就此没有了下文,其实是部“连续剧”呢:九月把裁制寒衣的工作交给了妇女,到了十月,就要过“寒衣节”,送寒衣了。
《礼记·月令》说立冬之际,“是月也,天子始裘”。天子吃饱了穿暖了,也是不敢忘了百姓的。晋代崔豹在《古今注》中提到,汉文帝在立冬这天,赐宫中有功之人及百官御寒的棉袄,同时,下令百官走基层,向孤寡老人和贫苦者发放护头的“通戴”,称为“温帽”。
这样送寒衣的举动,作为“迎冬”的一部分,被载入史册,如今读来也感温暖。
那么,另“一部分”是什么呢,在吃货眼里,自然只有吃啦。进入冬季,阳气深藏,自古就有要多吃核桃、红枣、桂圆、草鱼、狗肉、羊肉、鸡肉、虾等食物的习俗,在调味上,还要多用些辛辣之物。
这样说,不大能记住。
平台上问我吃啥的运营官,我估计是南方人,因为北方人说到节气吃啥,都是饺子,不仅“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其他节气,罕有不吃饺子的。“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嘛。对此,南北争议就一直不断。
你别说,这次北方人胜利了,立冬日真该吃饺子。
在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还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那么,出典在哪里呢?据说还与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的倡导有关。说得“有鼻子有耳的”的。
那一年,张仲景悬壶济世云游天下后,回到了故乡,此时正值南阳伤寒流行,医圣以“娇耳”医治乡民冻伤的耳朵。所谓娇耳,全名叫“祛寒娇耳汤”。
娇耳很像今天的饺子或大馄饨,皮薄馅美,馅料营养。你看,那热气腾腾的一大碗,吧嗒吧嗒地嚼半天,吸溜吸溜地把汤喝完,一定会满头大汗。一身的寒气,就此散尽,怎一个畅快了得!难怪说“吃了饺子病不发”!
流传到今天,虽更加口语化地称为饺子,但从良药到美食,汤汤水水,点点滴滴,都透露出古人“食药一体”的智慧。
其实,立冬这天,南方人也有吃饺子的习俗。尤其要吃南瓜饺子。
金秋十月,南瓜转成了橘色,瓜香四溢,正是一年中品尝的最佳时节。我一位朋友,昨天晚上就开始忙活南瓜饺子了,从蒸煮、碾泥,到加入牛奶、蜂蜜等,忙得一丝不苟。我们习惯吃咸鲜的饺子,南方的南瓜馅的饺子,另一番香甜,隔屏就让人口水长流。
这一刻,南北两地达成了默契。
我远在天津的朋友,此时也在张罗饺子。她们住在河东水西地区,都心有灵犀地包起了“倭瓜饺子”。是的,他们立冬日也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
倭瓜又称番瓜、饭瓜,其实就是南方人所说的南瓜。夏天采摘下来的南瓜,经过长时间糖化,在立冬这天做成饺子馅,味道是最好的。还有些朋友,更青睐自然变成橘色的南瓜,他们苦等到立冬日来尝鲜……
李白曾在《立冬》一诗中写道:“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我怀疑,这一刻令他眼花的不是墨花月白,而是一笸箩、一匾子的白花花的饺子啊。
在我家乡附近的苏锡常一带,立冬时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吃团子”。团子就是大汤圆,用这个时节刚打下来的秋粮,包出来的团子,口感那叫一个美。
昨天晚上,有位朋友收到了苏州亲戚寄来的海鲜,那是太仓浏河港附近打捞的带鱼、燕子鱼,清蒸吃最能吃出食物的甘美,把寄来的鱼圆对半切开,雪白的鱼圆在霜打过的青菜的衬托下,满满的秋天的味道……
这是和金秋最后的道别。
在镇江的东乡,这个立冬的日子,肯定少不了一碗羊汤。撒上蒜花和胡椒粉,浓稠的羊汤,足以抵挡整个冬季的严寒。整个东乡的居民,都是吃羊肉的好手,他们深谙吃羊肉时,要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以起到清凉、去火的作用。
这一碗羊汤下去,这一季来喝羊汤的食客们,已经在奔往东乡的路上了。
立冬这天,怎么吃都不为过。劳作了一年的人们,要在这一天休息一下,晚上要多吃一些丰盛的食物,全家全家围坐,其乐融融……
民谚还说:“立冬进补,开春打虎”,这一天,中国全民进补,同时,也是对来年的眺望。
文字原创
感谢转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