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乡村文化振兴丨威风锣鼓声声响奏响文化

来源:锣鼓 时间:2025/4/8
郑华国 http://www.znlvye.com/bbtj/wjbx/108.html
03:00

“隆咚隆咚,隆咚锵……”一声声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敲响了寂静的乡村夜晚,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威风锣鼓在果里镇精彩上演。只见队员们动作舒展、步伐矫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艺引起了围观群众的一阵阵热烈呼应。

果里镇村民毕庆铃:王玉国老师辅导得很好,关心我们,手把手教。打鼓是最快乐的一件事了,我每天都来,没落一晚上。

今年以来,桓台县文化馆不断加强基层文化配送力度,依托“萤火计划”基层文化服务,大力实施文惠乡村工程,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根据镇村特点特色,自今夏起,县文化馆派驻文化骨干培训老师,走进果里镇,通过统筹组织、培训辅导、深入建设等方式,成立“威风”锣鼓队,重点吸纳全镇4个村的百余名文艺爱好者积极参与。队伍添置了锣、鼓、镲等器材,配备了统一的服装、道具,通过精心培育,打造出一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并频频惊艳亮相于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自锣鼓队组建开始,桓台县文化馆业务培训老师就紧锣密鼓地选队长、带队员、练曲谱。今年8月初,四个村的四支队伍开始了各自的锣鼓培训和演练,11月在老师的多次演排指导中,完成了四组队伍的整合。

桓台县文化馆文化志愿者王玉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通过锣鼓,让村民们有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汇聚在一起,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锣鼓声声响,振兴有力量。果里镇威风锣鼓队特色文化队伍的成立,重彩描绘了乡村文艺创新和文化传承的新篇章。威风锣鼓传承了民俗文化,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下一步,桓台县文化馆将继续统筹文艺资源,以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为特色,继续走进乡镇、社区,使广大基层群众、文艺爱好者、文艺骨干能得到多方位、多层次的文化艺术培训,种下“文化”种子,让群众文化遍地开花。

果里镇党委委员耿艳华:最初的打算,就是给各个村一个展示的舞台。在这一个片区,四个村,成立了百十人的锣鼓队,最初的效果就是团结,让这个片凝聚力更加强了,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魄。下一步,我们将以村鼓为契机,打造果里镇的文化符号,为文化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桓台融媒记者石龙迪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