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400年闽剧走出剧场天地宽

来源:锣鼓 时间:2025/7/27
北京中科白癜风怎么样 https://m.39.net/pf/a_5154125.html

在街头、景区实景演出,拍短视频、电影,古老非遗活态传承

年闽剧走出剧场天地宽

市民们津津有味地观看台上的《白蛇传》选段。

闽剧与夜市,你能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吗?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唱腔悠扬。上个周末,光明港附近的夜市灯光如昼,人流如织,在夜市一隅新搭建的舞台上,闽剧传统戏《荔枝换绛桃·投荔》选段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人们一边品尝夜市美食,一边欣赏闽剧表演,非遗闽剧与充满市井烟火气的夜市,碰撞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不仅在夜市,在西湖公园湖面舞台、在仓山林森公馆、在三坊七巷省非遗博览苑、在闽江之心群艺舞台……一出出闽剧经典折子戏走出剧场,走进市井民间。在天地之间的广阔舞台上,拥有多年历史传承的闽剧,在新时代注入了创新活力,犹如领异标新二月花,绽放新蕊、生机勃发……

《白蛇传》中的许仙走近观众发问。

走出剧场

天地之间舞台宽

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剧作为一种大众艺术,源自民间,从诞生之日起,庞大的观众群体是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头活水。进入新时代,除了老戏迷,闽剧是否还能吸引新戏迷和年轻观众呢?

在闽剧起源之地福州,闽剧艺人们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既然源自民间,那就回到民间。闽剧与夜市,看似毫不搭界,却在这样的思路下“结合”在一起,这个奇思妙想,真的碰撞出了不可思议的火花!

这就上演了开篇的那一幕,22日晚,光明港附近的夜市,刷爆抖音、小红书的网红美食阵阵飘香,令人垂涎,而同在夜市,闽剧传统折子戏《荔枝换绛桃·投荔》选段正在上演,舞台上衣袂飘飘、鼓乐齐鸣,引得众人争相观看。稍后上演的闽剧情景剧《白蛇传》,还编创了能让观众参与的“桥段”,只见“小青”走进台下的观众人群,揪住一位长相英俊的青年的衣襟问:“你就是那位眉目如画的许生吗,我姐姐找你找得好辛苦啊……”这一幕逗乐了其他观众,掌声笑声不断。

闽剧也在西湖公园湖面上演。9月16日、17日晚上,西湖公园姐妹亭前的湖面上,舞台凌水而建,沉浸式闽剧实景演出在这里举行。演出开始,一个艄公撑着木筏自西湖远处而来,木筏上载着由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青年演员郑宁扮演的闽剧始祖曹学佺。“曹先生,小女子这厢有礼了……”木筏靠近舞台,一名年轻演员与闽剧始祖曹学佺穿越时空的相遇,拉开了当晚如梦似幻的水上闽剧演出的序幕。

“居然能在西湖看到闽剧实景演出,这让我联想到苏州著名的夜游网师园,真的太棒了!”当晚在现场观看演出的附近居民严先生赞不绝口。

进景区、进社区、进乡村……闽剧离观众越来越近,“粉丝群”也在不断壮大。“我们持续开展闽剧公益性演出、‘周周有戏’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每年达余场,不断满足市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市文旅局艺文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断推动闽剧回到民间,到群众中演出,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闽剧,这门艺术才能保持活力,代代相传。

演员们到夜市摊点前巡游。

“触屏”“触电”

创新求变引流量

国庆假期,三坊七巷里的非遗展示馆古厝戏台,锣鼓奏响,闽剧演员嘹亮开嗓,耍帕、戴花、照镜……诙谐幽默的闽剧经典折子戏《招姐做新妇》正在上演,引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

“你们是第一次看闽剧么?”记者看到观众中有好几个年轻人,不禁好奇地问道。

“当然不是第一次,我们都是通过刷短视频喜欢上了闽剧,后来就经常到剧院、景区还有社区追闽剧,哪里有演出,我们就追着看。”

短视频时代,闽剧也学会触屏上网,许多闽剧明星演员都开设了抖音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