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咱们合肥本土剧种——庐剧
你了解多少?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声腔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的,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最后定名为庐剧。庐剧的传统剧目分本戏、折戏和花腔小戏几种,本戏以爱情、公案等为主要内容,折戏是从本戏中抽出的精彩部分,花腔小戏以小喜剧和闹剧为主。较有影响的庐剧剧目包括《彩楼配》、《药茶记》、《天宝图》、《柴斧记》、《借罗衣》、《打芦花》、《讨学钱》、《休丁香》、《雪梅观画》、《放鹦哥》、《卖线纱》等。庐剧在安徽因地域不同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上路以六安为中心,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带有山区特色,称为“山腔”;下路以芜湖为中心,音乐清丽婉转,细腻平和,显出水乡风味,称为“水腔”;中路以合肥为中心,音乐兼有上路、下路的特色,明快朴实,自然清新。庐剧唱腔分主调、花腔两大类,主调是本戏和折戏的主要唱腔,既可叙事,也可抒情,适合表现复杂的情感;花腔多为民间小调,轻松活泼,常用于小戏。庐剧唱腔板式丰富,落板常有帮腔,满台齐唱,称为“吆台”。传统的庐剧没有管弦乐伴奏,只用锣鼓进行起奏、间奏和伴奏,俗称“满台锣鼓半台戏”。早期庐剧的表演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地方小调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动作一般不配合剧情。演出多为幕表制,基本没有固定的台词,多采用临时串词、套词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庐剧在表演艺术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庐剧具有很强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及性,它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调、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的音乐,表演上吸收了鄂东的“花鼓戏”、“端公戏”、“嗨子戏”等的手法,不少剧目中融汇进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观念和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庐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01
发展历史
起源
庐剧起源无史料可考,后根据盲艺人李儒瑶所传的一部明朝《涂氏宗谱》和自己的演唱,获得业界专家认定,至此,庐剧的发源地定在大别山区的霍山县。
发展
庐剧最初形成戏曲化是在清嘉庆年间(年前后)。与霍山的小戏形成时间相符。当时已有职业班社流动演出。初期的庐剧,是以安庆市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门歌(门头词)和民间花篮舞、花鼓灯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三小戏。其演出剧目《卖兰花》的唱腔,就是淮河一带流行的花鼓灯调,《打桑》一剧唱的则是大别山流行的打花石调。当时的演出大多采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绕篱笆子、绕门转子、一条龙、剪子股、荷叶翻身等,与淮河一带的花鼓灯相似。庐剧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流行于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带的嗨子戏影响,后来又吸收、融化了湖北花鼓戏和淮河一带的端公(男巫)戏等剧种的部分剧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断丰富起来,如:端公调唱腔和《休丁香》、《张相公打嫁妆》等剧目来自端公戏;《讨学钱》、《采茶》等戏来自湖北花鼓戏;黄梅快板(又称行路调)唱腔来自皖南花鼓戏。庐剧班社早期不满10人,只能在农村草台演出,剧目是《点大麦》、《游春》、《洪武放马》、《雪梅教子》等生活小戏和折子戏。辛亥革命前后,曾一度和徽戏合班演出,称为四平带折班(四平指徽戏,折指庐剧小戏)。到了30年代,部分班社进入芜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与京剧合班,称为乱弹班。因此,在剧目和表演方面亦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
年,在安徽省巢湖市发现一刻的石碑。碑的上方刻有正堂陈示四个大字。碑文约字,是当年在巢县任知县的陈炳所颁示的禁约。禁约计为四条,第二条即提到倒七戏。这块石碑的发现,不但证明了倒七戏这一剧种名称在多年前已经出现,而且对其产生年代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线索:即倒七戏这一剧种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年前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
性质
旧时庐剧班社大都是半职业性的(即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唱戏),长期流动于乡村集市。演出时一般不上舞台,只打地摊子。一般演员都缺乏功底,只要有副好嗓子,会些辙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倾向。所演剧目,多以二小戏、三小戏为主。唱腔多是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不用丝弦,三五人凑个班子即可演出,谓之两打三唱。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后来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还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制。庐剧从前无女艺人,旦角多由年轻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庐剧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角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在倒七戏兴旺发达时期,每演出于各地,即吸收当地流行的戏曲或民间艺术来丰富自己。有的班社还时断时续地与徽班、京戏班合作,先由徽班、京戏班演出正戏,然后续演庐剧小戏,这种做法叫四平带折班或乱弹班。与徽、京戏的合班演出,使倒七戏演员在唱、做、念的表演和锣鼓伴奏上都有了新的不同的演变。而较有水平的倒七戏班不断入城演出,由于要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习惯,艺术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02
艺术特点
唱腔
庐剧的表演,乡土气息较浓,特别是花腔小戏,唱腔来自民歌,边歌边舞,生动活泼。与徽戏和京剧一度合班之后,多方吸收,丰富了表演程式。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主调是折戏和本戏的主要唱腔,有旦和小生唱的二凉、寒腔、三七;老生唱的正调、哀调;老旦唱的正调、哀调;老生、老旦唱的端公调;丑与彩旦唱的丑调;以及神鬼出场用的神调、鬼对子等。主要唱腔又有寻板(类似导板)、抹拐(类似扫头)、伸腔、连词、切板、大小过台等变化。落板时常用帮腔,满台齐唱,称为邀台(或吆台)。花腔多为民歌小调,常用于三小戏,活泼健康,有40多种,大多专戏专用。庐剧分皖西、皖中和皖东三路,各有不同的艺术特色。西路唱腔高亢,假声较多,称为山腔;东路婉转抒情,称为水腔;中路明快朴实,介乎两路之间。
庐剧的唱腔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唱腔中不断出现用假声演唱的旋律,称做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帮腔吆台,即当舞台上的演员唱到一定的时候,由场面和后台的演员齐声帮唱,高亢辽阔,烘托剧情,渲染舞台气氛。其乡土味很浓,风格明朗。
表演
庐剧的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打击乐很丰富,几乎是一种戏一套锣鼓经,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锣鼓声中进行的。唱时,一般都站着唱,随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动作,大的舞蹈动作都是唱完一段后,随着打击乐器的伴奏舞蹈起来。舞蹈吸收民间花鼓灯、早船舞等形式,花样翻新,姿态优美。庐剧从编剧到导演,从作曲到舞美的设置无一不与兄弟剧种相同。至于演员的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与其他剧种也没有根本区别。要说有区别主要是声腔。庐剧唱腔主要来源于民间,古庐州有门歌、秧歌、莲花落、搭汗巾等民间小调,大别山有山歌,巢湖地区有著名的巢湖民歌。庐剧的唱腔就是根据这些民歌和小调加以提炼、升华、改良而来的,比较朴实,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韵味也十足。庐剧流行区的观众对这种唱腔爱听、爱唱,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很贴近。
行当
庐剧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后来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还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制。庐剧从前无女艺人,旦角多由年轻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庐剧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角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
乐器
年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伴奏音乐由原来的只以锣鼓伴奏改为丝弦伴奏,并增加了部分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03
流派艺术
流行地区
庐剧在安徽因地域不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即3个流派。
上路即西路,流行在皖西的六安、霍山、金寨等一带,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具有山区特色。
下路即东路,流行于皖南的芜湖、繁昌、宣城等一带,音乐清秀婉转,细腻平和,具有水乡特色。
中路以合肥、巢县为中心,音乐兼有上路、下路两地特色。由于它的流行区域是在皖中古庐州一带。
另外,寿县、淮南等一带称之为北路。
代表人物
王本银,(-)小名小锁子,艺名小庄锁、王三俏、王老本,庐剧演员,扮旦角,原籍肥东县关家庙(现名永安乡)。他在庐剧艺术改革有开创意义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的演出中,扮演祝公远一角,获得好评。之后在塑造《罗汉钱》中的张木匠、《讨学钱》中的老先生,而蜚声庐剧界。
丁玉兰,庐剧女演员。安徽肥东人。出身艺人家庭。幼年随父学戏,十二岁拜师学庐剧。工青衣、花旦。曾在皖中一带演出。年参加合肥市平民剧社。建国后,历任皖北地方戏实验剧场、安徽省庐剧团演员,合肥市庐剧团演员、副团长、名誉团长。擅演剧有《休丁香》《秦雪梅观画》《玉簪记》《双丝带》等。
孙邦栋,安徽合肥人。全国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庐剧届小生行当的标志性人物,年参加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合肥市庐剧团艺术指导、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合肥市文联委员。
黄冰,年12月考入合肥市庐剧团,任演员,专演小生,年任合肥市庐剧院副院长,年任安徽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安徽省庐剧研究会副会长。
04
代表剧目
庐剧的传统剧目分花腔小戏、折戏、本戏三类。统计共有个。
●花腔小戏
花腔小戏多为二小戏、三小戏,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情趣和爱情为主要内容,也有一些讽刺喜剧和闹剧,如《卖线纱》《卖杂货》《放鹦哥》《上竹山》《借妻》《打长工》《骂鸡》《采茶》等60多出。此外还有部分反映清末人民斗争生活临时编演的剧目,如揭露鸦片鬼丑态的《打烟灯》,反映农民投奔太平军的《下广东》等。
●折戏
折戏多为本戏中抽出的戏胆(具有独立性的精彩部分),如《张四姐闹东京》中的《捣松》、《梁祝》中的《闯帘》、《蓝衫记》中的《张太和休妻》、《三元记》中的《教子》等。有些虽然来自徽戏、京剧或其他剧种,但通过庐剧艺人长期在农村演出,剧中人的性格、感情、语言,都从主要观众──农民的角度出发,加以重新塑造、丰富、深化,因而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折戏,一类是独立存在的,故事完整,有头有尾;一类是由本戏中抽出来的,可以单独演出,又可连在一起演出,计有《花园扎枪》《侯美容降香》《观画》《山伯闯帘》《英台打枣》等78出。
●本戏
本戏以家庭悲欢离合、爱情、公案为主要内容,除本剧种独有的《柴斧记》、《手巾记》、《干旱记》、《河神》等外,大都移植改编明清传奇、鼓词和其他剧种的剧目,如《彩楼配》、《琵琶记》、《药茶记》、《孟姜女》、《天宝图》等。本戏(包括连台本戏)计有《休丁香》《秦雪梅》《薛凤英》《合同记》《白玉带》《卖花记》《乌金记》《双丝带》《花绒记》等。
作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庐剧,是历史的产物,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变革,庐剧有过辉煌的鼎盛时期,涌现过不少优秀的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孙邦栋、王本银、鲍志远等,进入新的时期,面对着新的挑战,保护庐剧、宣传庐剧、传承庐剧是大势所趋,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渴望,实现庐剧振兴,传承和发展庐剧,特别是对民间庐剧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需要调动政府、社会、演出团体三方面的积极性,采取特殊的措施,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发展庐剧,营造振兴庐剧的良好氛围,繁荣文化的社会风气,把传承庐剧落实到实处。
来源:文艺合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