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图片 >> 正文 >> 正文

湖北枝江栽秧锣鼓传承农耕文化抗灾扶贫记

来源:锣鼓 时间:2023/3/18
北京哪个雀斑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7/8598817.html

湖北省枝江市今年上半年持续抓好抗疫,6、7月因持续的降雨而全力抓好抗灾。枝江市曹廷杰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曹礼圣精心策划,在抗疫、抗灾中传承农耕文化,运用栽秧锣鼓提振士气,组织力量义务为顾家店镇高殿寺村贫困户插秧,免费提供肥料,此情此景,印刻在乡亲们心中。刘卫东摄

栽秧锣鼓,是流行于江汉平原农村插秧时的传统民俗演绎形式,过去在三峡东大门——枝江比较盛行,表演水平很高。“男:东家门口一棵树;女:姐儿栽秧呼直呼(快);男:情姐载秧我打鼓;合:载个克蚂(青蛙)来晒肚”。刘卫东摄

据有关资料记载,栽秧锣鼓产生于明代前,诗人唐志谆曾作诗云:“石城烟霭净朝暾,鸡犬人家桑柘繁;天上星槎来夏口,云中江树接荆门,郢中白雪不可和,庐家莫愁犹有村;趁闲正喜看殊俗,打鼓插秧杨柳根”。“男:东家门口一园麻;女:树上知了往上爬;男:叫声今儿好东家;合:各位客们要喝茶”。刘卫东摄

栽秧锣鼓唱于栽秧季节,一般由两位歌师一人持锣,一人持鼓。唱腔停歇用锣鼓填充过门。在集中展演时,有大鼓、锣、钹、钩锣、码锣、唢呐、大号等乐手登场。栽秧的人刚下田时,歌手、乐师在田埂上打唱,等栽秧人到田中间后,歌手、乐师便随着插秧者进入田中,面对栽秧人打唱,会唱歌的插秧人也参与,调式为徵调式,歌词大部分选自古书、古戏。刘卫东摄

栽秧锣鼓主要是消除栽秧人的疲劳和杂念,让栽秧人集中精力,提高栽秧的工效。栽秧锣鼓,现已列入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东家门口一田瓜;姐儿栽秧呼拉拉(快);姐儿栽秧锣鼓打;载个仙女来散花”。刘卫东摄

在劳作的过程中,搿(扯)秧的男士与栽秧的女士时而调侃煽情,时而嘻嘻打俏,时而对歌搞笑,展现着农耕文化的魅力。刘卫东摄

在枝江产稻区原来还流行“泥仓子”,马家店以西叫“泥囤子”,用竹篾、荆条等编织成的或用席箔等围成的存放粮食等农产品的器物叫粮囤。“仓子”、“囤子”都用来存放稻谷。栽秧的人们将吉祥的泥巴抹在身上,名为“泥仓子”或“泥囤子”。在建国前,多为泥"老板的仓子"或“泥囤子”,即在"东道"请人栽秧快要完工时,人们将泥巴抹在"东道主"身上,以此向"东道主"祝贺,所裁的秧苗生长一帆风顺,直到收获满仓,五谷丰登。刘卫东摄

后来"泥仓子"或“泥囤子”演变为对栽秧落后者的“惩罚”,栽秧快的将栽秧慢的人封在田里,叫“放壕子”,然后开始“泥仓子”或“泥囤子”。人们不分男女老少,相互间掷泥巴,嬉闹,直至成为"泥人",皆大欢喜。这种习俗表现了人们劳作时的欢欣和对丰收的祈望。刘卫东摄

栽秧达人在栽秧锣鼓的伴奏下,在开心和谐的气氛中,留下了倩影。刘卫东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