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门头沟
有着“民间戏剧的活化石”之称的
柏峪燕歌戏是诞生并流传于
京西柏峪村的地方戏曲剧种
始于宋元,兴于明清
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于年成为北京市级
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独具风格的柏峪燕歌戏
柏峪燕歌戏自成风格,与元曲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且具有浓郁的当地特色。其主要的伴奏乐器被当地人称为“四弦”,与普通的四胡不同;题材上无事不记、无事不唱、剧目丰富、雅俗兼备;随着当地环境和人口的不断变化、流动,渐渐与当地的语音、民歌、小调融汇结合,形成了其和京剧、梆子戏不一样的特色唱腔——燕歌戏的九腔十八调,既有高亢清亮之腔,又有婉转低徊之曲,融南北之韵,故有南腔北调之称。
近年来,老艺人的相继离世、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疏离、现存艺人老龄化严重等种种问题,导致燕歌戏的传承与发展陷入困境。面对燕歌戏发展停滞不前的现状,柏峪燕歌戏剧团不断创作新剧目、积极参加区里的各类文化活动,以保持燕歌戏的生命力;斋堂镇、柏峪村更是牵头举办了“柏峪燕歌戏文化艺术节”,开展了燕歌戏古装巡游、戏剧文化学术论坛、燕歌戏专场演出等等活动。斋堂镇、柏峪村的相关领导以及热爱燕歌戏的柏峪村民们,都在为燕歌戏的传承和发展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努力。
▲柏峪燕歌戏演出剧照
我区文化馆在下基层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柏峪村想要做鼓乐节目的需求后,高度重视,立即组织起一支专业团队,到柏峪村进行调研,结合本村的文化需求和柏峪燕歌戏所面临的困境,最终决定在燕歌戏的基础上,结合打击乐的特点,打造一部既符合时代特色和现代人审美、欣赏习惯,又能展现出燕歌戏的特色,且极具观赏性、适合村民们进行表演的鼓乐类节目——“燕歌戏·鼓”。该节目以燕歌戏中的打击乐器为主,辅以燕歌戏的身段、唱腔、节奏等表演元素,节目成型后效果好,且易于村民们传习。在有了初步的节目构想后,团队的老师们开始对节目进行精心细致的策划。
创新发展再现活力
首先,搜集了燕歌戏的戏谱、唱腔,并由团队里中央民族乐团、中国戏曲学院的专业老师将打击乐的特点和燕歌戏的戏曲元素进行融合、重塑,制作出以打击乐形式为骨架、燕歌戏韵味和特色为灵魂的新的鼓谱;再邀请著名的音乐制作人根据鼓谱,进行“燕歌戏·鼓”节目的音乐创作;同时,专业的舞蹈老师进行动作的编排,使其在表演动作上既能够展现出鼓的威武雄壮,又能体现出燕歌戏的戏曲韵味。
鼓谱的制作和动作的编排完成后,由专业老师到柏峪村教村民们如何打鼓。虽然柏峪剧团的团员们,对于敲锣打鼓并不陌生,尤其是剧团里负责武场的各位团员,更是天天鼓槌不离手。但新的“燕歌戏·鼓”并非团员们天天唱的燕歌戏里面的锣鼓,全新设计的乐器,更专业的击打、表演方式、节奏动作,这对于村民们来说是一个完全崭新的事物,要从零开始学起。刚开始排练时,村民们面对这样创新的节目形式和道具,甚至连如何正确拿握鼓锤都要学习,柏峪村的村民普遍年龄偏大,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较慢,肢体的表演等方面也比较困难。文化馆专业团队的老师们结合村民们的实际情况和接受程度,不断调整,边教边改,最终达到了易于村民们接受,教学、舞台效果统一的表演内容。
“燕歌戏·鼓”主要展现的是燕歌戏中打击乐器的气势和韵味,是一部音乐表演类作品,除了击鼓的动作表演,打鼓的乐音是整个节目的核心。为达到最好的效果,文化馆请专家对节目的音响、道具、服装都进行了全新、独特的设计。在音乐上加入来自柏峪燕歌戏剧团戏曲演员的人声哼唱,不仅中和了鼓声的刚劲和生硬,增添了“燕歌戏·鼓”节目的柔美和趣味,更凸显了燕歌戏本身的韵味;道具中不仅有战鼓、大鼓、扁鼓、镗鼓、镲、钹、铙等戏曲中常见的乐器,还对其进行了改良,在鼓面上加一层可拆卸膜,使鼓声在保证气势磅礴、浑厚有力的同时,又不刺耳,可以适应不同演出场所对声音的要求,保证每一次演出的节目品质;在演出服装和道具鼓外形的设计上,注重戏曲元素的添加,以达到鼓与戏的完美融合;同时还设计了“燕歌戏·鼓”的节目Logo,作为节目的独特标识,后续更是可以用于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制作。
在门头沟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斋堂镇、柏峪村的全力配合下,经过一次次对节目的细致打磨,文化馆专业团队对节目细节精心、独特的设计、对村民们细心的指导,现在“燕歌戏·鼓”这个节目已经从村民们的文化需求和最初的构想,落地成了一个“拿得出手、上得了台、经得起品”的优秀作品。柏峪村民们通过这种气势磅礴的表演形式展现了柏峪村欣欣向荣的精神面貌,更表达了对燕歌戏深深的热爱之心、对燕歌戏传承和发展的美好愿景。
燕歌袅袅百年流芳,鼓声雷雷再铸辉煌。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传承和保护,更在于守正创新。“燕歌戏·鼓”用新的表演形式去演绎传统燕歌戏的韵味,在深度挖掘区内传统文化要素的同时,借助新颖、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节目形式彰显出燕歌戏的特点和魅力,吸引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