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图片 >> 正文 >> 正文

非遗广东锣鼓合奏十番音乐番禺十

来源:锣鼓 时间:2023/6/12

十番音乐又称“十班”、“五对”等,因用丝、竹、革、木、金制作的10件乐器演奏而得名。这种音乐轻松活泼,节奏感强,音律和谐,悦耳动听,在我国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广为流传。

十番曲调大多来源于民间小调和哗牌(唢呐曲),同时也从戏曲、曲艺及歌曲曲调中吸取了不少养分,其演奏形式有坐奏、行奏、舞奏之分,演奏时一般由掌板者充当指挥。

佛山十番

佛山十番是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分布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佛山镇方圆五六公里的范围内,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

据老艺人口传,大约二百年前佛山十番由安徽、江浙一带传入当地。原有锣鼓合奏的“素十番”和丝竹锣鼓合奏的“混十番”两种形式,现仅存“素十番”一种,与苏南十番锣鼓关系密切。

佛山十番中保留有元代南北曲曲牌,在流传过程中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吸收了飞钹演奏和本地八音锣鼓的常用乐器,形成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器乐形式。

特色乐器

佛山十番最大的特色是轻薄小钹不按常规碰击,演奏者一手执钹冠,一手甩动穿上绳子的另一钹擦击,10人8人同时表演各种花式,呈现出很强的可舞性和可观性,故有“飞钹”之称。这种飞钹表演目前在国内独一无二。

二锣大钹

翘心锣

高边锣

飞钹

十番鼓和群鼓

佛山十番作为喜庆锣鼓乐,多在端午、七夕、中秋等民间节日及神诞、“出秋色”(又叫“秋景”)活动中演奏。目前有完整录音和乐谱记录的佛山十番曲牌共有两套,一套是“明星影映”的《挂牌》、《长锣》、《碎锦》,一套是茶基村的《耍金钱》、《合鼓引》、《套鼓起》、《长锣》。

佛山十番自成一格,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民俗学研究价值,同时还可以为苏南十番锣鼓的流变研究提供重要材料。

佛山十番已于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