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图片 >> 正文 >> 正文

正月十五耍社火唱秧歌

来源:锣鼓 时间:2024/9/22
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s://m-mip.39.net/nk/mip_5131644.html

家乡虽然不是那么山清水秀,也没有什么特殊好的条件,只是那里是幼年生长的地方,那里有少些小伙伴,那里有宗族至亲,那里有相同而熟悉的语言和生活习惯,那里有温馨憨厚的人情。所以在家乡自然扎下了根深蒂固的根,凝结成深厚的感情,格外令人怀念。也因此才产生热爱自己的家乡,进而热爱自己的国家。

五台山峰

回忆过去。可是总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家乡的一切:家乡的人、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风物、家乡的生活,特别是家乡的亲人值得令人留恋怀念。

少小离家老大回。于是怀乡念旧之情,时常盘旋于脑际,尤其对幼年生长之故乡一切,对慈母严父之恩爱,更多怀念。追忆往事,虽似历历在目,唯有若干情事,因年久记忆不确,印象已经模糊,深感有就记忆所及,尽早记述备忘之必要。对己,可借此重温旧梦,以纪念父老先辈,对子女后代,可资了解祖先故人之繁衍生息,艰难发展,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先人,热爱民族,热爱国家之情。

五台县城

出生在五台县童年时期的家乡生活,几乎跟数百年至千余年前的农业社会生活形态相同。以后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就逐渐转变了。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改革开放30年,家乡生活方式的大变革,生活质量大有改善,可以说空前的既大而快。原来的生活情调和气氛逐渐消失,所有的生活情景已不复存在。所以,就此点而言,对过去的一切,实有记述的必要。对于同乡之自幼在外者,或是年轻的乡阊一代,对祖籍的家乡,因很少与之接触,可谓全无印象。对籍贯相同的人,虽谊属同乡,亦仅名义上之相同而已,与非同乡之外人,并无不同,当然也就难以发生同乡之感情。为了让未曾涉足家乡之同乡,能了解较多之家乡过往情况,尤其是日常生活情形,进而能促进在外同乡间之情谊加深与团结,亦为成为“追忆”历史:

正月十五耍社火

正月十五耍社火唱秧歌

家乡每年正月十五要闹红火,从十四开始到十六结束,十五是正日子,有社火、有秧歌、有高跷、跑船……。其它娱乐,因地区不同或村镇传统技艺,有自行组成之各种表演:拿阁、老背少,渔翁戏蚌,大头和尚戏栖翠。但大多穿插于前述之高跷中作适当表满。惟社火、秧歌可独立成场,普遍而广泛。何谓“社火”,俗称燃社火”,杨玉林老先生曾授予村人,当年每乡有社火乃以攘灾祈福。以后随演变成一种文娱形式,祭祀拜神则居次之,记得家乡社火有两种:一为小社火,又名拳棍社火,表演各种拳术,并作刀枪剑戟之开打,有的并耍风葫芦(风铃)、滚铁叉、耍“流星”、穿“刀山”等特技表演。

每年正月十五日各村送社火,即到各村献演,除个别小村外,大村均有社火演出。因而各种社火争相夺魁接受奖品。社火越来越好,内容丰富,形式翻新。河边、大建安、张家庄、新堡村、永兴村等村庄的社火是有名的。家乡永兴村,专门聘请过河北正定、阜平的艺师在秋冬农闲时来村里培训青年人。阜平艺农林全福,耍得一手好“铁叉”,村里专门请他全家移居永兴村。张家庄马六女奶张三,会耍“流星”,也动员他来丈人村定居。这也算是“引进人才”,增加品位,壮大力量。这样,村里涌现出了一批刀、叉、棍、棒全面的人才。传艺几代人,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慢慢失传,社火也就为高跷、街头剧(腰鼓、霸王鞭)、舞台戏曲所取代。有一个时期,永兴村在外学生放假返乡,带回好剧本,组织起来排练演出,优秀节目有《好女儿》、《害人不浅》等。

那时最热心的组织者与参与者,还有乡友马廷、白养田、马存余等数十余人。村里有点文化的能人,如杨世荣就适应时事需求,编些简短的小戏,由返乡学生演唱,很受老百姓喜爱。有时还要到附近有传统关系的村里演出。

值得记载的是,社火的表演十分精彩引人,每班约有20~30人,广场表演。首先是举行入场仪式,叫跑场,然后武术表演,最后是拉场,也叫“饮马”,不知其意。入场时,配以“八音会”吹奏,曲牌“大得胜”,雄壮豪放,由座子旗引领(上书社火名和村名),十分壮观。每年社火都有自己的名称,一般是取传统戏曲名。永兴村社火,就取过“八叉庙”、“九龙杯”、“金沙滩”。根据内容确定人物,如黄天霸、杨六郎等,多数是兵士,看村里的财力制作古装,比较简单。到东冶会演后,用一两天时间分别到有交往的村舍礼演。家乡瑶池村,向以制作度量衡器著称,手艺人长年走口外,腊月回来过年,故民间有“瑶池里家养娃一阵子”之谣,出门人学的一手好武艺,瑶池村不大人不多,但他村的社火之技艺特好,为邻村上下最有名。

另一种社火叫“大马社”,人们通常叫“大班子社火”。全部做戏剧之中武将打扮。前列有儿童新扮之对子马数人,其余均为成人,全副盔甲,背后并插有靠旗,俱持有适当兵器,表演古代之作战故事。小社火注重实际之技术,有似现在功夫之表演,大马社则注重服装仪态之表现,同样配以锣鼓敲打和八音吹奏助阵,表演按一定格律反复转场。两种社火在表演时均不出言吐语,也可以算是一种哑剧。吾乡著名大班社火历数南大兴村,他们的“金沙滩”饰演杨家、辽家人物众多,所以需要大批行头,据说该村以入股形式成立董事会管理行头、铜器,经久使用而不衰。

高跷表演

家乡秧歌之演唱,亦在春节后正月间,集中于元宵节。秧歌属于民歌,演唱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高跷,概在白天表演,由年轻男子装扮成各种男女角色,所踩的木跷,高约二尺,不似有的地方表演跳板凳特技,或踩用六七尺的高跷,休息时可坐在墙头或房檐。另一种是跑船,又叫跑旱船,均在夜间表演,也要扮成男女角色,多有扮成白蛇传中白蛇、黑蛇、许仙与法海和尚等。民间艺人制作跑船,打扮演员,别有一番心计。演员每人腰间挂以纸糊之船,而船面却在衣襟之下,衣襟与船面间置以盘腿坐之裤与鞋袜,如是有似坐在船上。船前后有薄彩色纸所糊之灯碗,内燃蜡烛以用照明。船旁有人扮作船夫,持浆作摇船状,船随之前后摇晃,以似在水中荡漾。

跑旱船

无论由高跷或跑船的演唱,概在戏台前或任何空旷的广场空地,观众在周围围成圆圈。演唱时须有一位叫作“派秧歌”的,相当于现在表演节目的主持人,在演唱前分派演唱者并介绍歌名。此人多为村中能人,相当机智。在锣鼓停止后,先就当时的情景现编唱几句不伤大雅而又能逗人发笑的歌词,接着在锣鼓作“咚不隆咚锵”的过门后,随由担任演唱者走出表演或独唱、或合唱、或对唱,唱时无伴奏,只在每唱完一首歌,或在适当的段落后,由锣鼓作或长或短的演奏,以作缓冲。所唱内容多男女传统情思之词,更多分四季、五更、十二月兴叹、走西口、刮野免、五歌放羊、十二月花开等,多为叙述旧时青年男女亲情悲欢离合,少有陈词烂调者。

何谓“秧歌”,多年费解。从同乡会赵清福先生寄赠乡友续光清编著的《家乡生活追忆》一书,方获知:“秧歌,顾名思义,应为插秧时所唱之歌”。但依然不解,因为秧歌多流行于北方黄河流域,且远及山海关外及塞北一带,这一方种植小麦、高粱、玉米,很少有稻谷。然而,光清兄解释:前河北定县平教会,单在定县就收集到定县秧歌两厚册,数十万言。据该县故老相传,秋歌是宋时苏东坡所创。东坡曾任定州州守,关心民苦,常出巡田陇间。定州庄稼以麦子为主,但亦有少量稻谷田,见农夫插足于淤泥中,分插稻秧,辛苦过于种麦,因随口编些文辞浅白命意深远之歌曲,教农人劳作时所唱,既可抒发幽情,亦可消除困乏,于是传播远近,演成北方流行民歌。光清说,此虽无成文可资证实,但决不是臆说。(根据有关资料编辑,配图/胡立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