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宿豫区第二届特色非遗项目展演
在宿豫区文化馆举行
《锣鼓喧天盛会开》
刚获得市级非遗项目不久的泰康锣鼓率先登台,拉开了本次展演的大幕。泰康锣鼓是一种锣鼓表演形式,源头可追溯到清朝末年。主要演奏乐器有大鼓、小铛、大锣、小锣、大镲、梆子等,表演形式上以打击为主。最突出的特点是阵容庞大、声势浩大,有排山倒海、气吞山河之势。《龙腾盛世》
作为市级非遗项目的顺河舞龙,一出场便大放异彩,随着音乐响起,队员们一个接着一个,举着长杆跟着龙头奔跑,时而上下翻腾、左右盘旋,时而倒地平舞、蜿蜒遨游,引得现场观众纷纷拿起手机拍照。《文明新风带头人》《诚十条》
一个人,一面鼓,两块月牙板。伴随着清脆的鼓点,作为苏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葛修彬,唱起了《文明新风带头人》《诚十条》,实现了新时代精神文化建设和地方传统文化相结合。目前苏北大鼓正以运河书场、乡村书场、非遗进基层巡演等形式不断传承发展。《家和万事兴》《四个大妈说低保》《五只小船》
有“百曲”之称的省级非遗项目淮红戏压轴出场,演出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厚,表演质朴细致。淮红戏原名“清音”,俗称“旱船调”,因汇集民歌、小调近百种,又有“百曲”之称。唱本多是民间故事、传说编撰而成,是非常纯朴的民间艺术。-非遗薪火有传承-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从6月1日起,为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宿豫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分别组织淮红戏、剪纸、泥塑、跑驴等传承人走进全区中小学,开展各类技艺表演教学活动,推进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发展。在顺河中心小学、曹集中心学校的剪纸传承基地,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剪纸技巧,一把剪刀,剪出中华古韵今风。剪纸,在宿豫正以崭新的姿态拥抱未来。在宿迁技师学院的面塑传承基地,面塑第四代传承人高恩奎老师,正和同学们一起通过压、按、点等手法,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作品。作为宿迁民间传统手工艺术的泥塑,已经融入到宿豫区豫新小学的课堂里。学生们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激发了他们学习、传承、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热情,从而使泥塑艺术在年轻一代中得到传承和发展。除此之外,在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还开展了“流动展览”进校园、“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市级传承人张用来、江苏省第二批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李翔宇给同学们上了主题课,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了宿豫的红色文化。-非遗成果耀宿豫-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近年来,宿豫区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全区非遗保护传承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区级非遗专职保护机构,出台专项非遗保护传承扶持政策,推进非遗保护体系建设,其中省级项目4项、市级29项、区级11项,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27人、区级84人,依托学校、文化站、景区等场所建设各类传承基地25处。
·宿豫区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活动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契机,搭建平台,广泛开展民俗汇演、非遗集市、乡村书场等大型主题展演活动,不定期组织丁嘴跑驴、大兴旱船、泰康锣鼓等地方传统音乐舞蹈类项目进景区、街道、村居、社区开展展演、巡游,让群众近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全新的光彩。“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
保护,让非遗遍地开花;
传承,让非遗百花齐放;
弘扬,让非遗花繁果硕。
审核:蒋宁
审稿:王伟娣
编辑:苏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