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近七旬的大爷,把英歌舞和太极拳“玩”出了新花样。
英歌舞和太极拳是两件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但在王群英看来,在人体灵与肉的结合上,两者具有恰到好处的结合点与艺术美。
挥舞着手中的英歌棒,王群英舞起太极拳。两根英歌棒在他手中灵活翻转,时不时发出清脆的敲击声。行云流水间,王群英已然陶醉其中。
“潮汕英歌太极棒”——这是王群英历时两年多编排的新型健身项目,是对潮汕传统文化的创新展现。
让他更高兴的是,这个项目在12月1日参加年汕头首届海丝武术文化节中夺得集体项目金奖。他说,获奖表示一种肯定,接下来,他将不遗余力地继续完善“潮汕英歌太极棒”套路,让它更“接地气”,活跃在更多市民群众的文体生活中。
●南方日报记者张伟炜
年少即与太极拳结缘
健谈、爽朗,这是王群英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今年66岁的他,行为举止完全不像一个老年人。这与王群英的三重身份分不开——他是中国武术七段、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曾屡次在国内外武术大赛中获得金牌。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太极拳。”回忆起年少时光,王群英颇有感慨。当时他才13岁,家住汕头市中山公园附近。有一次,奶奶带他到中山公园散步,碰到一群人正在打太极拳。在好奇心驱使下,王群英“抛下”奶奶跑到健身人群跟前,独自在一旁看了很久。
自那以后,王群英经常拉着奶奶到公园散步,而实际上却是去“偷看”“偷学”太极拳。“当时我觉得太极拳太有意思了,很想学。”王群英说,当时人群里有一位被爸妈带来一起练习的同龄人,为了有机会学习太极拳,他主动跟这名同龄人交好。正巧现场有一名太极拳师傅,看到王群英颇有学习的热情和灵气,便热心辅导他,使王群英在太极拳上受到启蒙。
“可能很多人认为,一名小孩子练习太极拳只是小打小闹,不过,师傅教得严,我也学得认真。那段时光至今想来仍十分珍贵。”王群英称。
英歌舞让他深感震撼
那么,王群英与英歌舞又是如何结缘的?
在读初中二年级时,汕头市文教系统举办文艺学习班。学习班结束后,文教系统在各个中学挑选成为文教系统文艺宣传队的人选,为汕头的文艺活动培养文艺演员。
王群英坦言自己当选是“不知是哪里来的运气”,文艺宣传队的面试官在当时就已经相中他。后来他才得知,原来他在学校经常参加文艺活动,身体协调性很不错,面试官从他身上看到了成为舞蹈演员的潜质。
被文艺宣传队相中后,王群英一边读书一边跟着队里的老师学习基本功,甚至到外演出。勤奋好学的他,舞蹈水平也获得极大提高。高中毕业后,王群英被录取成为汕头地区(当时汕头的别称)文工团的一名舞蹈演员。“只要是我感兴趣的,我就想亲身体验一番,因此我自己也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王群英说。
在汕头地区文工团学习生活中,王群英接触到了潮汕英歌舞。他坦言,这一舞种并不好掌握,初学时经常被手中的英歌棒敲到头部,好在有舞蹈的基本功,王群英很快掌握了英歌舞的要领。当时,他曾参加由卓世雄老师执导的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创作的英歌舞《合垅歌》的排练和演出,深觉震撼,而这也为他后来创作“潮汕英歌太极棒”提供了启示。
历经两年创作“潮汕英歌太极棒”
年离开文工团后,王群英被分配到汕头市文化系统工作。多年的办公室坐班让他身材肥胖起来,抵抗力也下降,感冒时不时趁虚而入。这让王群英重燃“打太极健身”的热情。
“年,我师从著名武术家曾乃梁老师,向他学习太极拳,后来又自己学习了形意拳、八卦掌等,受益匪浅,常年的鼻窦炎也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好了起来。”王群英说。
年,王群英从文化系统岗位上退休后,便萌发起“将英歌舞和太极拳融合在一起”这一大胆的想法。为此,他也多次请教他的太极拳老师以及潮阳后溪英歌舞传承人,并得到他们的肯定与指导。每一天,太极拳刚柔并济与形神兼备的招式、英歌舞热情奔放与刚毅果敢的动作总是浮现在王群英的脑海,挥之不去。年春天,王群英开始“造拳”。他打算创作一套新型健身项目。
不仅如此,王群英还考虑将潮州大锣鼓古朴典雅和雄壮悠扬的旋律加进来,为此,他还邀请了国家一级作曲家、潮州音乐省级传承人王培瑜作曲,让这个新型健身项目也拥有自己独特的背景音乐。他的想法均得到专家们的肯定。
经过两年多的酝酿与创作,一种名为“潮汕英歌太极棒”的新型健身项目横空出世。近期,“潮汕英歌太极棒”表演获得了年汕头首届海丝武术文化节集体项目金奖,迅速引起了汕头市各界人士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