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cuàn)坛戏”,学名“傩戏”,流传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境内,属于高度濒危民俗戏曲,已被列为市级民俗文化保护单位。“傩戏”实为古人逐鬼之行为。表演者佩戴“黄金四目”之面具,执戈扬盾,驱除瘟疫、鬼神时表演的一种祭祀性的仪式戏,古人称之为“傩祭”。有专门的演出剧本、服饰、道具。伴奏乐器为锣鼓、唱腔为民间灯戏曲牌、伴奏的拉弦乐器为竹制的胖筒筒。(摄影/王汝滨)
端公用来收鬼怪消灾的法宝工具,就是“师刀”。就好像是一个铁圈圈穿上许多大大小小的钥匙一样,摇起来哗哗地响。(摄影/王汝滨)
用木雕的“土地爷”面具据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面壳子”傩戏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摄影/王汝滨)
“刀梯”由二十多把锋利的大刀组成,刀锋朝上,锋利无比。爨坛戏的功底由家族传承,一般学习十几年才能单独表演。练习过刀桥、过火石的时候割伤、烫伤脚是常事。(摄影/王汝滨)
端公先生们围着刀架,口中念念有词,围绕道具三圈后,法师赤脚上阵,在“土地爷”的陪同下,口里诵读这咒语行走在刀刃之上。(摄影/叶君)
在经过开坛、开洞,表演后,进行闭坛送神。(摄影/叶君)
民间端公称爨坛分“正坛”和“耍坛”,二者内容极不相同。“正坛”为娱神戏,做法事为主;“耍坛”为娱人戏,以娱乐为主,就是唱灯,耍傩傩、送财等。(摄影/叶君)
耍坛,俗称灯戏,音乐比较丰富,多是山歌、小调、叙事歌曲、劳动歌曲等。唱一段曲子,有时还在说唱中加入对唱和帮腔,台上台下应和,就像东北"二人转"。(摄影/叶君)
南江县梅岭村“爨坛”戏班人员,目前南江仅有3位传承人,其中两位已年逾70岁。(摄影/叶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