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年间吴自牧《梦梁录》(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即今天杭州城市风貌的著作),在卷20《百戏技艺》一文中。从事这一民间艺术的艺人,为说唱曲艺之人。他们拖儿带女,在临安(杭州)城街坊桥巷之处,从事说唱表演(百戏技艺),为的是“求觅铺席宅舍钱酒之赀”,看来与卖艺的乞丐相差无几了。
当时的花鼓,应该是源自唐代的三杖鼓。到了明代又称三棒鼓,就是用三根棒子上下击鼓。
到了元朝末年,花鼓成了吴王张士诚宫内的娱乐工具。“吹玉竽,击花鼓,十万貔貅介胄雄,三千粉黛眼花主。”(他手下官员张宪《李天下》一诗)诗文中记录了花鼓这一乐器。
明初,曾经为吴王张士诚享用过的花鼓,被江浙移民带到凤阳。每当来自凤阳的移民春祈秋报,或在农事节日里酬神还愿时,花鼓便是凤阳人祈求神灵,娱乐百姓的文化工具。后来随着凤阳十年九荒,大批凤阳人外逃,花鼓这一民间娱乐工具变成了乞讨工具,出现在凤阳人外出乞讨卖唱之中。
洪武二年()九月,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的朱元璋,决定在家乡凤阳建都。由于元末社会动乱,战争频繁,凤阳土地荒芜,人烟稀少,民生凋敝,为了充实帝乡中都城的人口,朱元璋下令从全国南北两地(主要是江浙一带)移民于凤阳。共计移民50多万,凤阳成为典型的人口重建式移民区。不料,事与愿违,洪武八年四月,朱元璋突然下令停建中都。这对数十万的移民来说打击很大,如果说当初他们对今后的生活还一丝希望的话,就是他们可以以大明国都的居民而自诩。然而随着中都的停建,这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因为当地的居民是皇帝的乡亲,他们为皇帝看守皇陵,享受永远不向政府缴纳钱粮的特权,而移民仅仅只是享受三年不用缴纳的待遇,三年后,他们成了承担一切赋税劳役的工具。更让移民们难堪的是由于区域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心态文化的压抑,就是人们俗称的故土难移。因此离开凤阳,返回老家成了他们最大的愿望。大部分移民对朱元璋的政策是抵制的,明朝政府采取法律的形式,禁止移民返乡,这样更加了增添了移民的痛苦。
年5月初,朱元璋驾崩。靠朱元璋龙兴之地而繁荣一时的凤阳,一旦失去皇权的庇护,随着天灾,人祸,便逐渐显露出本来的贫穷面目。
当时的天灾据统计,在明朝年中,凤阳府发生水灾多次,旱灾70多次,地震95次,蝗虫灾害20多次,冰雹,冰雪等10多次,饥荒,瘟疫40多次,大火灾3次,合计多次。史书上记载凤阳十年九荒,一点也夸张。
其次的人灾。凤阳是帝乡龙兴之地,明朝政府在这里设立了众多的官衙。官员军卫人数众多,仅次于北京和南京,造成了重大的资源浪费。
自明朝正统年间()年起,大批在凤阳的移民,在上述天灾,人祸的逼迫下,开始大规模外逃。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以江南移民为主的凤阳人组织了一支逃亡大军,在我国大江南北流浪乞讨,终于用他们的血泪创造了一个闻名中外的民间艺术——凤阳花鼓。
最初凤阳花鼓又称锣鼓,当时演唱形式是打一通锣鼓,唱一段曲子。花鼓的模样,最初在明末画家顾见龙所画的花鼓图里可知。图中,一女子腰里背着两头鼓,双手各持一鼓棒击鼓,其状如同今日打鼓,另有一男子手打小锣。
到了清代,花鼓在文人诗文中多有出现,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记载更为形象:鼓形细腰,若古之搏拊然。从中可以得知花鼓造型。花鼓为小鼓,上面有彩绘。乾隆年间编的《缀白裘》中收有花鼓一出,并有花鼓图一副。这幅图告诉我们,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仍是一鼓一锣,但花鼓演奏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变成手拿花鼓演奏,这种变化,和当今的双条鼓演奏形式相近。
近年来凤阳花鼓的形态依旧是一鼓一锣。由于凤阳花鼓这一民间艺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艺术逐渐成熟。花鼓由身背逐渐演变成手拿,而且鼓的形状逐渐变小。最有特点的是鼓条。鼓条用竹子根制作,表现出江南移民文化在凤阳的遗存特征。
如今的凤阳花鼓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誉为东方芭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