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特色之乡:文化之乡与文化内涵》作者:肖东发;袁凤东。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名满天下文化之乡
萧县书画,不仅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步得到提高,并且获得了“国画之乡”的美誉,蜚声于海内外。
阅读链接
吴作樟,字文洁,号云邻,萧县城西古尚村人。自幼攻习书画,陶冶百家,富有开拓精神。他曾经客居从弟吴作哲的杭州府署,巧遇扬州书画巨擘郑板桥。郑板桥为试其书画才干,故作高傲,激其书兴。吴作樟于醉后作擘窠大字,气派非凡,郑板桥深为叹服。后来,他又在金陵为两庙宇书下“大雄宝殿”和“金陵佛寺”两副匾额,字径蕴尺,庄严肃穆,观者无不叫绝。
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路经徐州,遍访当地书法名家。偶见吴作樟所书一笔“虎”和一笔“寿”字,极为赏识,评之为“苍、壮、劲、圆”。
曲艺之乡——南阳
南阳,位于我国东端的大型盆地“南阳盆地”中,头枕伏牛,足蹬江汉,东依桐柏,西扼秦岭。历史上,南阳是古“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汉代时,南阳是全国最大冶铁中心,东汉时期曾作为陪都。
“科圣”张衡、“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等一些历史名人多是出自或发迹于这里;因此地又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发迹之所,故又有“南都”、“帝乡”之称。
南阳曲艺形式多样,素有“书山曲海”、“曲艺之乡”之称,大调曲子、三弦书、鼓词、槐书、锣鼓曲、善书、故事植根深远;河南坠子、评书广为流传;另有渔鼓、蛤蟆嗡、莲花落以及相声、山东快书、竹板书等形式。各曲种曲书共计约部或篇。
宛梆是生长并流行在南阳的地方戏,最早称为南阳调、老梆子、南阳梆子,形成于明末,完臻于清代,有多年的历史。因南阳简称为宛,后改名为“宛梆”。
宛梆曲调丰富,唱腔激昂,其声腔高亢豪放,男声用大本嗓,给人以粗犷、豪迈、奔放、明朗的感觉。特别是女声唱腔的高八度呕音花腔,清亮委婉,配之主弦发出的“唧唧”声,犹如鸟鸣,是其声腔主要特色,堪称一绝。
大调曲子,原称“鼓子曲”,是南阳地区主要曲种,源于明、清俗曲,初兴于开封市,清乾隆年间传入南阳后,逐渐形成不同于开封鼓子调的曲种。后因河南曲剧俗称“小调曲子”,鼓子曲改称“大调曲子”。
大调曲子音乐结构为曲牌连缀体。因每一连套形式常以鼓字头开始,鼓子尾收煞,故名鼓子曲。大调曲子现存曲牌多种,大致分为常用鼓子杂牌、小昆牌、大牌子和部分非常常用曲牌。此外,还有板头曲数十首。
大调曲子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古筝、琵琶为辅,手板、八角鼓击节。专业曲艺团队出现之后,加入二胡、大提琴、阮等。传统的演唱形式均为坐唱,后改以站唱,其后又出现了对唱、群唱及带有表演的弹唱形式。
大调曲子现存曲目近1个。取材十分广泛,有历史故事“三国”、“水浒”,有古典名著“红楼”、“西厢记”以及民间传说《白蛇传》、《梁祝》等,也有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安安送米》、《李豁子离婚》等,较古老的传统曲目《王大娘钉缸》、《尼姑思凡》、《目连救母》等。
三弦书,全称“三弦铰子书”,又称“铰子书”,早期称“板书”。因用三弦、铰子伴奏得名。音乐大致分铰子腔、鼓子腔两大类。据传,年前后,方城、南阳等地已有演唱活动。
清嘉庆、道光年间,以社旗、方城、南阳为中心,流行于除西部山区之外的南阳辖区各地。清末是三弦书的鼎盛时期,艺人足迹遍及河南全省及湖北、山西、陕西、安徽等地,乃至东北、内蒙古部分地区。演唱风格分东路、中路、西路3个流派。
鼓词,又称“鼓儿哼”、“鼓儿词”、“犁铧大鼓”等。一人演唱,左手击两块铜板,右手击鼓,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旋律性不强,多似说似唱。传统的曲目内容比较丰富,长篇大书有《包公案》、《十字坡》等50多部。
锣鼓曲因用锣鼓伴奏得名,又称“地灯曲”,是用民歌连缀说唱故事的形式。曲调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山歌、田歌、号子。有四六句、哭五更等60多种。曲目多以劳动生活及爱情故事为内容。如《小寡妇上坟》、《石榴烧火》、《打牙牌》、《吴三保游春》等。
槐书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新野县堰镇堰村。基本曲调只有4个乐句。其中的“垛子句”是叙事的主要载体。伴奏乐器原只有一个小锣和一个堂鼓,后增加了八角鼓及丝竹乐器,并变单口、双口为多口演唱,唱腔音乐得以较大丰富。
此外,湖北天门、四川岳池也具有“中国曲艺之乡”的美誉。
天门地处鄂中腹地江汉平原,文化底蕴丰厚,艺术表演形式和流派繁多,然而,最具地方特色的还数曲艺,有“中国曲艺之乡”的称号。
天门曲艺种类较多,历史悠久,富地方特色,其演唱风格和表现手法自成流派,主要曲种有天沔小曲、天门渔鼓、天门歌腔、天门说唱、三棒鼓、莲花落、道情、碟子小曲、天门善书等。这些曲种大多发源于明清时期,最早的在宋代。其曲艺音乐旋律优美,曲调丰富,演唱不拘一格,表演形式轻快活泼,富于变化,散发出鲜明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天沔小曲又名碟子小曲,亦称“内河小曲”,由汉水流域的天门、沔阳、汉阳、潜江一带的俚歌俗曲演变而来。
天沔小曲流传于江汉平原,其中尤以天门、仙桃最为流行,故别称为“天沔小曲”。因天门、沔阳是古云梦泽腹地,洪水泛滥,每遇水灾,百姓外出逃荒,敲碟子、唱小曲便成了人们外出谋生的一种手段。
演唱的形式简便灵活,不论稻场、街头、院落、茶楼酒肆均可表演。表演形式可一人敲碟演唱,也可以配上丝弦二人或多人演唱。所演唱的曲牌多为江汉平原的俚歌俗曲。
天门说唱,亦称天门锣鼓说唱,是流行于天门及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新品种。在演唱形式上,一般为甲乙二人演唱,一男一女或两男,也可由一人演唱。
二人演唱时,甲站立左边兼打鼓,书鼓由鼓架支撑;击镲,用小京镲横置于鼓架左侧;敲锣,锣挂于鼓架右侧;乙站立右边手持“三星”相配合。三星多用铜铃、铴锣、马锣由铁架支撑组成,亦称为“星得皇”。
表演时,以说为主,以唱为辅,句式结构无严格要求,但语言要求用方言土语,并大致押韵,说白、唱词要形象生动、风趣诙谐、通俗易懂。伴奏一般以唢呐为主奏乐器,配以二胡、扬琴、琵琶、竹笛等,有的增加大提琴。近来也有加用电声和铜管乐器的。
天门渔鼓,传产生于清嘉庆年间。过去的渔鼓演唱形式主要是沿街卖唱,茶楼座唱和红白喜事赶酒。有单口唱、对口唱和唱皮影戏3种演唱形式。天门渔鼓是盛行于天门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
渔鼓,起源于唐代,俗称“道情”或“道情筒子腔”。流转至今的渔鼓曲牌中,即有“道士腔”、“还魂腔”、“观音调”等。天门渔鼓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可溯到乾嘉“盛世”。天门渔鼓曲目有《武松赶会》、《拷棚案》、《包公案》。后来天门渔鼓最常见的演唱形式是与皮影配合,为皮影戏伴唱。
三棒鼓,也是3根铜钱棍。传唐时已有,当时叫三杖鼓,由一人颈挂扁鼓,手抡3根小木杖,三杖轮次击鼓,并以一杖轮流抛掷空中。边舞边击边唱。唱词多为三五一七句,即各句字数为五、五、七、五。
三棒鼓传到湖北天门后,融入当地花灯锣鼓、田歌等,边舞边唱,有的甚至融武术、杂耍、魔术于其间,花样很多,因而流布很广,有的还传到国外。据《天门县志》记载,同治年间,天门艺人陈登洲携儿带女靠唱渔鼓,打三棒鼓到了乌克兰一带。
阅读链接
岳池,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华蓥山西麓,渠江与嘉陵江汇合处。作为千年鱼米之乡的岳池,自古便有“川东粮仓”之称,因盛产水稻,享有“银岳池”之美誉,故别称“银城”。岳池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个曲艺之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