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中秋国庆节假日大量游客到来之前,南锣鼓巷通过改造实现焕新。9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看到,南锣鼓巷已实现卫生环境、街区氛围的整体提升,为双节期间游客体验提供保障。不过,记者观察发现,商家在执行新规时,由于门店面积有限,面临着一定落地难度。如何维护好游客体验与商家经营之间的平衡?分析指出,特色步行街的打造更重要的是文化内涵,如何做出独特内容、避免千篇一律是运营方应该考虑的重点。
游客体验提升
自9月1日全面取消窗口售卖餐食之后,南锣鼓巷已焕然一新。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看到,目前,南锣鼓巷的商家已几乎全面关闭朝向街区的售卖窗口,有商家在窗口贴出“屋内点餐”的标语;奶茶店、点心店等面积较小的店面将柜台往店内挪了一定距离,并在门前挂上珠帘,引导顾客在店内点餐。
同时,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发现,有门店改造后在场内增设了用于堂食的桌椅。以位于南锣鼓巷步行街北端的“牛街老爆肚满”为例,8月底,记者走访看到门店仅为柜台售卖,商品以爆肚、生煎包等小吃为主,顾客购买后只能取走在街上停留就餐,或是边走边吃。目前,改造后的“牛街老爆肚满”在门店右侧增加了一排桌椅,有不少游客选择在店内就餐。
据了解,8月29日,北京发布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