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飞舞,火龙腾飞。
黑得没有一丝杂质的夜空,寒冷的风仿佛在宣告: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棒槌重重地落在鼓面上,66岁的况福全拿着龙头把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和同伴们举起手中的龙把子,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优雅地穿梭在夜空之中,多度的铁水脱离勺子的那一刻起,就化身为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随着新年的愿景撒向美好的人间。
在九龙坡区含谷镇工作了22年的宣传委员李仕平,年年看着含谷火龙的变化,感慨很深:以前大家觉得时代在发展,舞龙就该被淘汰,这些年才知道,越是发展,传统的东西越该被保留下来。
29日这天晚上,由当地机关、村居、企业组成的威风锣鼓队、军鼓队、连箫队、花车队、女子舞龙队、龙舞飘带队、男子龙舞队等15支队伍、多人浩浩荡荡地在场镇主干道上巡游,整个空气里飘满了浓浓的年味,热闹非凡。
据了解,年、年连续两年,央视等中央媒体把镜头聚焦到含谷火龙身上,最长的一次播出了3分钟之久,能从无到有地玩好含谷火龙,和一群热爱舞龙的老人息息相关,况福全就是其中之一,为此,他还荣登了九龙坡区“九龙好人”榜。
况福全每天都要去的文化活动中心
“重生”的含谷火龙
在古桥上寻找龙的来源
1月29日上午8点,66岁的况福全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修补彩排时弄坏的龙身,去表演场地看看舞龙队伍的站队,再过不到12个小时,一年一度的含谷火龙舞就要拉开序幕了。
含谷火龙的渊源有多久?这位66岁土生土长的含谷人也说不清楚,只记得爷爷那一辈曾经说,含谷当地就有舞龙的习惯。
几十年的时间里,含谷火龙也曾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况福全的心里就在期盼着:啥时候,舞龙的过年习俗才能再回到自己身边。
年,政府决定把含谷火龙这项传统项目再次捡起来,希望有技能的人都能站出来,为含谷火龙的“重生”,贡献自己的想法。
况福全说,灵感就来源于含谷镇上有两座古桥。
石桥上的龙头便是含谷火龙的起源
据了解,这两座古桥的历史在百多年以上,况福全带着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探寻两座古桥,“这就是我们含谷火龙的来源,你看,它和其他的龙,真的不一样。”
第一座石桥,况师傅说不出来它的名字,这座桥宽约两米,横跨在梁滩河上,四个拱的造型让这座古桥显得威风凛凛,朝着上游方向的桥身一侧,雕刻了两条龙,这两条龙的造型相似,嘴里都含着龙珠,不过仔细一看,龙的鼻子和额头都特别饱满和宽大,相比其他地方龙须粼粼的石龙,这两条龙显得非常“温驯”。
从小就迷恋龙的况福全,常常看着石龙头发呆。
第二座石桥上也刻有石龙,但因为年久失修龙头已经不见了踪影,却见龙尾竖立在桥身之上。
“我们当时造龙,灵感就是从这里来的。”饱满的额头、宽大的鼻子,含谷的龙形态就有了。
其中一座石桥上偶有人经过,龙头不知何时不见了踪影。
时间流逝,石桥也渐渐老去。
自学扎龙、舞龙
用齿轮让龙“活过来”
要想舞龙,扎龙就是基础,有了形态的含谷龙,下一步就是把它们变成“活物”。
竹子是当地土生的植物,有了竹子,拿来柴刀,况师傅把竹子划成一片一片的篾条,然后,用铁丝将篾条固定起来,形成龙头的形状,龙头与舞把子之间的连接,最为复杂,既要经得起舞龙者的舞动,又要让龙头活灵活现能够左右转动。
况师傅开始动起脑筋来,“如果可以做一个齿轮,让龙头既能转动,又能相对固定,对于舞龙来说,龙头可就活了。”有了这个想法,大家一起开始动手。最终,固定龙头的设计成功了。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种设计是由钢丝、齿轮和钢板连接的,钢丝围成的外框和篾条编织的外框大小一致,舞龙的把子穿过齿轮,通达龙头的顶部,舞龙的人只要朝着一个方向旋转,龙头就能活灵活现。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注意到,整个龙身包含龙头和身子,共计9个把子,也就是需要9个人来舞动,而在前面引导龙身舞动的龙珠就更加活灵活现了,举起龙珠的把子,只要朝着一个方向旋转,龙珠身上的花边就能“翩翩起舞”,与龙形成一致的舞姿。
观察测试龙珠
“自己扎的龙好处是成本比较低,就算是坏了,咱们也能修。”况师傅对这门手艺还是很有自信的。
然后就买来各种彩色的布料,给龙做“衣服”,“衣服”看起来简单,缝起来却不容易,龙是有角的,在一张纸上画好角,就要裁剪下相应的布料,把两面缝制好以后,再把棉花一点一点地填充进去,这样才能立得起来。
最忙的时候,以况福全为代表的核心舞龙人只能负责扎龙,画龙的技术全部交给镇里的文化干部,所以,龙身上红色和黄色为主,因为年轻人觉得,红色和黄色更能代表幸运的颜色。
表演前修复龙头
如何才能舞好龙
从黄鳝身上找灵感
第一年的舞龙,况师傅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当时的场景。
“群龙乱舞吧,大家也不知道怎么舞才好看。”况师傅说,一旦舞过了,龙头就会和地面接触,被地面擦破龙头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村民们看了笑着说:“看起笨重得很,哪里是舞龙嘛,蛇应该都比这个姿态好看。”
话虽不好听,但却反映了第一次舞龙的失败,况师傅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并不甘心辛辛苦苦组建起来的舞龙队伍就这样在笑声中消失。
回到家里,他垂头丧气地和老伴儿谈及此事,“这有啥难,谁也没看到过龙,但总看到过黄鳝的嘛,电视剧里面也有龙啊,你要模仿,不如模仿这些东西。”
老伴儿的话让他茅塞顿开,饭都来不及吃两口,就立刻跑到田里去摸黄鳝。
“那段时间,我就看黄鳝在水里钻来钻去的样子,出水的时候,鼻子先出来,入水以后,身子就像一条缎带一样,特别流畅。”看得多了就开始排练,慢慢地,生硬的龙身开始活络起来,呆板的龙头开始灵光起来,队伍开始变得整齐,那些先前笑话况师傅的乡亲们,也开始主动给他们提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舞一条龙容易,多舞几条是不是更好看?”村民老张的话,让况福全又开始了新的想法。
平时喜欢跳舞的况福全对舞步颇有研究,“人多了,就要讲究出场的节奏,我就想,舞龙是不是也能‘三进三出’,然后配对舞呢?”从图纸到每一个步伐的解析,况师傅说,自己一个地道的农民,没想到钻研起艺术来竟然也能如痴如醉,自然最后编排的舞龙队伍也得到了成功。
修理时必须认真细致,不得马虎。
被高温铁水烫伤
脚底被烫了个大窟窿
年起,含谷镇开始举办第一届春节火龙综艺晚会,这一坚持就是整整22年,自那以后,火龙开始以一种新的姿态登上舞台。
不止是造龙、排练,况福全还是其中的表演者。
起初,龙和铁水的配合并不好,全靠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喜好和琢磨才走到了今天,当度下被溶化的铁水朝着龙身上撒去,豆大的铁水没有经过空气的迅速冷却落到身上,硬是把厚厚的棉衣给烫出一个个巨大的窟窿,最严重的那一次,况福全的脚底被铁水疙瘩烫起了一个大窟窿,半年多时间都没好全。
自那以后,打铁水的方式也在逐步改变,一勺一勺的铁水舀起来以后,朝着天上扬,通过加大在空中流经的线路,最终以可能实现的最低温度跌落在龙身和地上。
“既有了火树银花的效果,又不伤人,两全其美。”说到与铁水的配合,况福全满脸喜悦。
认真查看龙的每一个部位,确保演出质量。
曾被央视报道3分钟
外地游客专程来打卡
年,含谷火龙第一次登陆央视,以3分钟时长的现场报道,把这个大隐隐于野的非遗展现在世人面前。
不远千里从黑龙江赶到重庆看含谷火龙的21岁大学生郑宝亚是第一次来重庆,喜欢重庆的她已经打卡了许多重庆的知名旅游景点,这一次专程赶往含谷看火龙表演。
“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很震撼,其他地方的舞龙都比较纯粹,但是这里加上铁水的舞龙,给人一种新年的氛围,让人感觉到不一样的欢畅。”为了记录这一场景,郑宝亚用手机拍摄和录像两种方式,把整个舞龙现场都记录了下来,“我要带回去给我同学看,明年相约一起来。”
火花飞舞,火龙腾飞。
含谷镇负责人介绍,根据火龙相关资料显示,火龙有着美丽的传说,叶家娃化龙吐火惩恶的故事至今在含谷广为流传。明清时期,每逢稻谷含穗扬花时节,“含谷庙会”盛行,各方百姓云集,含谷火龙等民间文化得以孕育并传承,沿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
如今,舞火龙已不仅是当地过年的传统习俗,更是引领含谷走向更广阔世界的重要精神文化符号,得到许多外地游客的喜欢。
火花飞舞,火龙腾飞。
人物对话:
如今女儿各有出息
喜好舞龙让他显得年轻
况福全说,含谷火龙能有今天,所有人的功劳都不小,包括打铁水的袁万金师傅等等。
况师傅青丝满布,66岁的年龄,显得比较年轻。“耗的时间比较多,几乎年年都要扎新的龙,毕竟每年都有新的队伍加入,做龙就要花很多时间。”况福全说,这门全靠手工的“活路”其实很费时,竹子砍来以后要晒干,然后划成篾片,一点一点地捆绑上去,由于表演效果的需要,每条龙的大小、身子长度,都有比较严格的控制。
前两天的排练,支撑龙头的一块木板断了,来不及修复的况福全只得用铁丝先固定,“下来还得修,要不以后就没法舞了。”
对于况师傅的付出,宣传委员李仕平表达了感激:“况师傅真是把这份工作当作爱好,没得回报,但只要喊他,绝对跑在第一个。”
如今66岁的况福全生活非常幸福,他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大女儿现在是一名中学教师,小女儿在国外上班,到了这个岁数,更有时间来发挥自己的余热,“我就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以后我的女儿、孙儿都能看到,中国最好看的舞龙在我们含谷,在她们爸爸和爷爷这一代人的手里被发扬光大了。”况师傅66岁的脸上洋溢着年轻的笑容。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王渝凤文李野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