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优势 >> 正文 >> 正文

京剧锣鼓定场诗和通名后的锣鼓打法

来源:锣鼓 时间:2022/5/11
北京皮肤病医院地图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615677.html

《早安京剧》系列   所谓[定场诗]就是常见的人物上场后或在打完[引子]归座后所念的四句诗。锣鼓打法上应注意的是,如果是“大锣打上”以[大锣归位]启念的,要在四句的中间即前两句念完后,加打一个[小锣二锣]以为间奏。如《失街亭》诸葛亮所念的[定场诗]:“[大锣归位]忆昔当年在卧龙,万里乾坤掌握中。[小锣二锣]扫尽狼烟归汉统,人曰男儿大英雄。”如果是[小锣归位]开的[定场诗],如《三堂会审》王金龙所念:“[小锣归位]任他皇亲国戚,哪怕侯伯公卿。王子犯法同庶民,具要按律而行。”则四句要连着念下来,两句中间不能再垫打锣鼓。应该说,这是有严格规范的。  [通名]后的锣鼓打法   [通名]即通报姓名。传统戏里,锣鼓打法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正统”思想,所以,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有着明显的区分,在锣鼓打法上体现得也很生动、细致。我们先来看两个大锣的通名锣鼓:其一,《失街亭》中在汉丞相诸葛亮通名后打的锣鼓是一个节奏感非常稳重、感觉非常大气的[大锣住头],从乐感上便能令观众感受到人物的特殊身份。而如《六月雪》中在七品县令通名后打的锣鼓就不再是[大锣住头]了,而是改打[仓台]这样一个特定的锣鼓,感觉上便轻飘了很多。对比之下,能够令人清晰地感到两者在分量上的不同。   再说说小锣的通名锣鼓。上面提到在大锣的通名锣鼓中用[大锣住头],而[小锣住头]则一般不用做通名锣鼓。常见的小锣的通名锣鼓有两个:一是相当于[大锣住头]意义的[台大],如《宇宙锋》中秦丞相赵高通名后即打此锣鼓;此外,对于一般平民百姓角色则在通名后不打任何锣鼓,缘于“不够身份”,显得十分平淡、简朴,如《击鼓骂曹》的狂士祢衡、《捉放曹》的吕伯奢等便是如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