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花鼓戏,一般也称常德喀喀戏,是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主要在沅水、澧水流域和湘北鄂南毗邻地区流行,如常德全区、湘西、怀化的部分城镇,湖北南部的公安、松慈、鹤峰等地。
早在清嘉庆年间,常德府各地新春灯节时,就已经产生了“采茶灯曲”的演唱活动,起初演出多为“二小戏”(小丑、小旦)和“三小戏”剧目(小生、小旦、小丑)。
最初,常德花鼓戏以打锣腔为主,在演唱形式上,是一唱众和,不托管弦,锣鼓帮腔;在演出形式上,开始是丑角、旦角唱着打锣腔和小调,并进行简单的载歌载舞故事表演,后来四川梁山调传入,并与当地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戏曲音乐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了特色的常德花鼓戏声腔正宫调。此外,在此基曲调的可塑性、大筒振腔保调功能渐渐也替换了打锣腔,声腔内含的板式变化以及情绪表现上的潜力,伴随着大本戏的上演而得到充分发挥。因音乐表现手段的不断丰富,表演程式的逐步完善,常德花鼓戏也从丑、旦歌舞演唱型的生活小戏,成为一种行当较齐、声腔较丰富的完整、定型的戏曲形式。
常德花鼓戏的主要舞台语言为常德官话,不过因其长期在广大农村演出,除“半台班”受汉戏影响比较注重舞台语言外,大多数的乡班多带有当地方言土话。也因这种语言差异和各地不同传统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的渗透,尤其受地方大戏剧目的影响,使得常德花鼓戏在剧目、唱腔等方面,形成了与沅水、澧水两种不同的“路子”。
常德花鼓戏的音乐有正调、打锣腔、小调以及湖南花鼓戏高腔四大类。它的正调以正宫调为主,通过板式、旋律、调式等变化,形成了适用于不同行当、不同情绪的七字调、悦调、阴调、新正宫调、大起板、二流、三流等派生曲调群,再结合情调古朴、旋律独特的悲腔潼关调,丑角腔老鸦调和西调之后构成了正宫调声腔系统。
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996.html